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409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低音动圈喇叭的纸盆与压力盒构成的封闭空间,和通过导线驱动低音动圈喇叭纸盆、改变封闭空间压力的单片机系统,以及通过压力盒上的连接管座与外耳道相连通的听管,压力盒上开有连通封闭空间与大气的限流通气孔,单片机系统设有工作状态显示器和操作按键。本发明通过单片机系统控制外耳道气压变化对耳膜实施按摩,使耳鸣和鼓膜内陷患者实现康复的保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成本低,是一种适用于耳鸣、鼓膜内陷乃至听力下降等耳疾患者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
【专利说明】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种鸣天鼓智能鼓雖摩仪,具体涉及一种糊单片机控制小型低音 喇叭纸盆,改变准密闭空间的压力,通过类似听诊器的听管使准密闭空间与外耳道相通,通 过空气压力作用于双侧鼓膜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

【背景技术】
[000幻耳鸣是机制不明,病因不清,分类困难的耳疾,耳鸣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单纯 的耳部疾病以及全身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耳鸣。耳鸣的病因多种多样,是一种长期困扰患 者的疾病。在我国,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以及工业噪声污染 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治疗办法众多,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000 3]^现代医学对耳鸣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耳鸣产生的解剖部位听觉损失的频率范围 与耳鸣首调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耳蜗病变区域并不是决定耳鸣音调的唯一因素。耳鸣 是外周和中枢病变共同影响的结果。许多临床现象显示仅中枢病变即可能产生耳鸣,如一 侧耳鸣会逐渐变为双侧耳鸣,且两侧的耳鸣音调相同;切断或破坏耳鸣侧的耳蜗神经,耳鸣 的感觉仍然存在;几乎无听觉的聋耳亦可有耳鸣。不得不承认由于症状的多样性和个案严 重性的差异,导致治疗非常困难。在西方各国,由许多人都饱受耳鸣症的折磨,并且尝试了 无数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和人工耳蜗植入外,还包括掩蔽疗法、习服疗法、激光治疗法、微 波治疗法、助听器、声音治疗等,虽然患者耳鸣都能得到一定缓解,但效果并不理想......。
[0004]传统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督脉贯脊属肾,肾藏精,为 元气之海,与人的生长代谢息息相关。肾的精气充足则髓海充足,听觉灵敏,肾虚则髓海不 足,易致头晕、耳鸣。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以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清肝泻火、 理气开窍、健脾益气之组方的天然植物和矿物质的活性成分治疗耳鸣。2、按摩治疗,直接或 间接按摩特定部位的经络、腧穴,疏通脉络阻塞,平衡阴阳,改善耳部血氧供应,激发听神经 潜能,促进细胞修复再生,治疗耳鸣。
[0005]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保健方法。鸣天鼓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 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枕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 在后世的《河间六书》、《圣济总录》、《修龄要旨》和《养生十六宜》中都有"鸣天鼓"练习的记 载;被称为我国传统健身术的"八段锦"和"易筋经"也都采用了这个方法;现代也有采用此 法治疗耳鸣等疾患研究的报道,有许多耳鸣患者得到医生"鸣天鼓"自我按摩的建议;许多 坚持(鸣天鼓)按摩的患者耳鸣不同程度地得到康复。
[0006] "鸣天鼓"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两手掌心搓热后掩耳,两手食指叠压在中指上,然 后食指用力滑下向脑后枕骨轻轻叩击三十六下;发出像敲鼓一样的声音,有通血脉、激发内 气作用。
[0007] "鸣天鼓"操作方法中所述搓热掌心是为温暖整个耳部有活血通络之功效;掌心掩 耳能隔绝环境噪声,同时掌心与外耳道形成密闭空间,缓慢挤压一舒缓外耳道对耳膜有按 摩作用,轻轻叩击枕骨是通过手掌振动传递到鼓膜使之震颤,同样是达到按摩耳膜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鸣天鼓可以粗略说成是耳膜按摩"。
[0008] 另外,鸣天鼓传统的叩击次数是三十六下,而近代又出现了叩击六十下和 一百二十下的说法;既然认为"鸣天鼓"是按摩,叩击次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重复 次数足够多、按摩时间足够长,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凡是耳鸣患者大多年老体衰,坚 持叩击三十六下已是难以执持,叩击次数继续增多就更是艰难;为充分发挥我国流传已久 的保健方法"鸣天鼓"在通血脉、激发内气作用来治疗耳疾的功效,让年老体衰的耳鸣患者 分享"鸣天鼓"治疗成果,有必要研制一种以鸣天鼓的机理为基础,用单片机作为波形发生 器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用来治疗耳鸣、鼓膜内陷和听力下降等顽固耳疾。
[0009] 鼓膜内陷常常与耳鸣相伴,也属于耳疾中的顽症;治疗鼓膜内陷多采用传统的咽 鼓管吹张术,即:捏鼻鼓气法,可谓是无法之法,也可以看成是对耳膜的按摩;在"鸣天鼓智 能鼓膜按摩仪"编程过程中置入负压脉动波形,使内陷的耳膜逐步恢复正常位置;达到治疗 鼓膜内陷之目的。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通过控制外耳道气压变化对耳膜 实施按摩,使耳鸣和鼓膜内陷患者实现康复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作为耳疾顽症患者 的一种辅助康复治疗手段,以弥补现有保健器械的不足。
[0011]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如下:
[0012] 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内的低音动圈喇叭、压 力盒和单片机,所述低音动圈喇叭的纸盆与压力盒构成一封闭空间,单片机通过导线驱动 低音动圈喇叭;单片机通过调节驱动低音动圈喇叭的电流而改变封闭空间压力,封闭空间 通过压力盒上的连接管座与壳体外的听管相连接,压力盒上还开有使封闭空间与大气相连 通的限流通气孔。
[0013] 所述的单片机还设有工作状态显示器和操作按键,所述显示器和操作按键设置在 壳体的上表面。
[0014] 上述限流通气孔的取值范围是0· 5?3mm,功能是静态时平衡外耳道压力、便于操 控。
[0015] 所述听管与外耳道相接触的耳塞较普通听诊器大一些,用来压迫外耳道周边的穴 位,其最宽处直径不小于9mm。
[0016] 本发明用单片机和一个小型低音动圈喇叭构成一个压力波发生器;低音动圈喇叭 的纸盆与一个柱状(或球状)压力盒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压力盒留有一个0. 5?3mm的限 流通气孔与大气相通,另有类似听诊器的听管直接与两耳外耳道相通。压力平衡孔的作用 是平衡治疗初始状态的压力,防止外耳道残留初始压力。
[0017] 耳膜按摩的生物学途径。压力波作用于耳膜,能转化为生物能,并可引起压觉感 受、痛觉感受以及耳膜周边组织牵拉感受兴奋,这些感觉冲动又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途径, 引起一系列的机能改变。此外,节律性振动,降低了胶质物质的粘稠性,增加了原生质的流 动性,提高了酶的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0018] 本发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0019]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单片机系统控制外耳道气压变化对耳膜实施按摩,使耳鸣、鼓 膜内陷乃至听力下降等耳疾患者实现康复。
[0020]本发明运用单片机作为压力波控制信号源,只需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即可调整压力 盒内的气压,操作精细、准确,可防止失控对耳膜的伤害。
[0021] 本发明压力腔上设有限流通气孔,从根本上避免了外耳道残留压力,确保安全。 [0022] 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成本低,是一种适用于耳鸣、鼓膜内陷乃至 听力下降的耳疾患者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0024]图2是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0025]其中:1、低音动圈喇叭,2、压力盒,3、连接管座,5、单片机,51、工作状态显示器, 52、操作按键,53、导线,6、听管,61、耳塞,7、壳体,A、限流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2,本发明包括由低音动圈喇叭1的纸盆与压力盒2构成的封闭空间,和通 过导线53驱动低音动圈喇叭1的纸盆改变封闭空间压力的单片机5,以及通过压力盒2上 的连接管座3与外耳道相连通的听管6,压力盒2上开有连通封闭空间与大气的限流通气孔 A,单片机5设有工作状态显示器51和操作按键52。
[0027] 所述限流通气孔A的取值1. 5mm,功能是静态时平衡外耳道压力、便于操控。
[0028] 所述听管6与外耳道相接触的耳塞61的外径为9mm,用来压迫外耳道周边的穴位。
[0029] 实施例
[0030] 如图1、2,单片机设液晶显示器一件,按键8只,外形似铜鼓状如图2所示;低频动 圈喇叭1和压力盒2安装在下鼓面上,单片机系统5安装在上鼓面上;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 仪外观不影响其性能,设计时以美观实用为主,兼顾其寓意。
【权利要求】
1. 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7)内的低音动圈喇 叭(1)、压力盒⑵和单片机(5),所述低音动圈喇叭⑴的纸盆与压力盒⑵构成一封闭 空间,单片机( 5)通过导线(53)驱动低音动圈喇叭(1)的纸盆;单片机(5)通过调节驱动 低音动圈喇叭(1)的电流而改变封闭空间压力,封闭空间通过压力盒(2)上的连接管座(3) 与壳体(7)外的听管(6)相连接,压力盒(2)上还开有使封闭空间与大气相连通的限流通 气孔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5)还设有 工作状态显示器(51)和操作按键(52),所述显示器(51)和操作按键(52)设置在壳体(7) 的上表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上述限流通气孔㈧的取 值范围是〇· 5?3_,功能是静态时平衡外耳道压力、便于操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鸣天鼓智能鼓膜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管(6)与外耳道相 接触的耳塞(61)较普通听诊器大一些,用来压迫外耳道周边的穴位,其最宽处直径不小于 9mm 〇
【文档编号】A61H23/04GK104188789SQ20141050499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7日
【发明者】何硕楠, 徐晓荷, 何明旭, 李旭平, 何西荣 申请人:李旭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