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377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它是由以下药材制备成:柴胡12份、黄芩12份、葛根12份、大黄9份、枳实12份、制半夏10份、白芍12份、党参12份、大枣10枚、黄连9份、川椒9份、乌梅18份、生山楂20份、槟榔20份、细辛5份、干姜6份、黄柏10份、苦楝皮12份、使君子12份、鹤虱12份、鼹鼠12份、石花菜12份、省藤12份、中华蹄盖蕨12份、茵陈12份、白花鬼针草12份、山莨菪9份、焦栀子12份、肉桂9份、附子5份、铁钉菜12份、水松12份、金铃子9份、元胡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胆道蛔虫症。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的药物较多,多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胆道蛔虫症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0-15份、黄芩10-15份、葛根10-15份、大黄6-10份、枳实10-15份、制半夏8-12份、白芍10-15份、党参10-15份、大枣8-12枚、黄连6-10份、川椒6-10份、乌梅15-20份、生山楂18-22份、槟榔18-22份、细辛3-6份、干姜5_9份、黄柏8_12份、苦楝皮10-15份、使君子10-15份、鹤虱10-15份、鼹鼠10-15份、石花菜10-15份、省藤10-15份、中华蹄盖蕨10-15份、茵陈10-15份、白花鬼针草10-15份、山莨菪6_10份、焦桅子10-15份、肉桂6_12份、附子3-6份、铁钉菜10-15份、水松10-15份、金铃子6_10份、元胡8_12份。
[0006]所述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2份、黄芩12份、葛根12份、大黄9份、枳实12份、制半夏10份、白芍12份、党参12份、大枣10枚、黄连9份、川椒9份、乌梅18份、生山楂20份、槟榔20份、细辛5份、干姜6份、黄柏10份、苦楝皮12份、使君子12份、鹤虱12份、鼹鼠12份、石花菜12份、省藤12份、中华蹄盖蕨12份、茵陈12份、白花鬼针草12份、山莨菪9份、焦桅子12份、肉桂9份、附子5份、铁钉菜12份、水松12份、金铃子9份、元胡10份。
[0007]所述的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由所述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08]用法及用量:本发明的中药以汤剂为主,每日I付,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I次,5天为I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也可将其制成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具有驱蛔、解痉、止痛、利胆的功效,实现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胆道蛔虫症有效率9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1]具体实施例1
[0012]I)、汤剂的制备方法:称取柴胡12克、黄芩12克、葛根12克、大黄9克、枳实12克、制半夏10克、白芍12克、党参12克、大枣10枚、黄连9克、川椒9克、乌梅18克、生山楂20克、槟榔20克、细辛5克、干姜6克、黄柏10克、苦楝皮12克、使君子12克、鹤虱12克、鼹鼠12克、石花菜12克、省藤12克、中华蹄盖蕨12克、茵陈12克、白花鬼针草12克、山莨菪9克、焦桅子12克、肉桂9克、附子5克、铁钉菜12克、水松12克、金铃子9克、元胡10克。用传统的煎药方法,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I小时,用武火煮沸以后再用中火煮20-30分钟,把药汁倒出,再放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后中火煎煮15-20分,倒出药汁,2次药汁混合后分2份,早晚各一次服用。
[0013]2)、胶囊剂的制备方法:称取柴胡12克、黄芩12克、葛根12克、大黄9克、枳实12克、制半夏10克、白芍12克、党参12克、大枣10枚、黄连9克、川椒9克、乌梅18克、生山楂20克、槟榔20克、细辛5克、干姜6克、黄柏10克、苦楝皮12克、使君子12克、鹤虱12克、鼹鼠12克、石花菜12克、省藤12克、中华蹄盖蕨12克、茵陈12克、白花鬼针草12克、山莨菪9克、焦桅子12克、肉桂9克、附子5克、铁钉菜12克、水松12克、金铃子9克、元胡10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空胶囊中,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14]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5]3)、散剂的制备方法:称取柴胡12克、黄芩12克、葛根12克、大黄9克、枳实12克、制半夏10克、白芍12克、党参12克、大枣10枚、黄连9克、川椒9克、乌梅18克、生山楂20克、槟榔20克、细辛5克、干姜6克、黄柏10克、苦楝皮12克、使君子12克、鹤虱12克、鼹鼠12克、石花菜12克、省藤12克、中华蹄盖蕨12克、茵陈12克、白花鬼针草12克、山莨菪9克、焦桅子12克、肉桂9克、附子5克、铁钉菜12克、水松12克、金铃子9克、元胡10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16]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7]4)、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称取柴胡12克、黄芩12克、葛根12克、大黄9克、枳实12克、制半夏10克、白芍12克、党参12克、大枣10枚、黄连9克、川椒9克、乌梅18克、生山楂20克、槟榔20克、细辛5克、干姜6克、黄柏10克、苦楝皮12克、使君子12克、鹤虱12克、鼹鼠12克、石花菜12克、省藤12克、中华蹄盖蕨12克、茵陈12克、白花鬼针草12克、山莨菪9克、焦桅子12克、肉桂9克、附子5克、铁钉菜12克、水松12克、金铃子9克、元胡10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颗粒剂。
[0018]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9]具体实施例2
[0020]称取柴胡10克、黄芩10克、葛根10克、大黄6克、枳实10克、制半夏8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大枣8枚、黄连6克、川椒6克、乌梅15克、生山楂18克、槟榔18克、细辛3克、干姜5克、黄柏8克、苦楝皮10克、使君子10克、鹤虱10克、鼹鼠10克、石花菜10克、省藤10克、中华蹄盖蕨10克、茵陈10克、白花鬼针草10克、山莨菪6克、焦桅子10克、肉桂6克、附子3克、铁钉菜10克、水松10克、金铃子6克、元胡8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1]具体实施例3
[0022]称取柴胡15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制半夏12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大枣12枚、黄连10克、川椒10克、乌梅20克、生山楂22克、槟榔22克、细辛6克、干姜9克、黄柏12克、苦楝皮15克、使君子15克、鹤虱15克、鼹鼠15克、石花菜15克、省藤15克、中华蹄盖蕨15克、茵陈15克、白花鬼针草15克、山莨菪10克、焦桅子15克、肉桂12克、附子6克、铁钉菜15克、水松15克、金铃子10克、元胡12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3]实验例:
[0024]I)临床资料:本发明共治疗胆道蛔虫症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12-55 岁。
[0025]2)治疗方法:本发明的中药以汤剂为主,每日I付,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I次,5天为I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即可治愈;也可将其制成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6]3)疗效评价标准:
[0027]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0028]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29]未愈:主症未改善,实验室检查未改善。
[0030]4)治疗结果:本发明共治疗胆道蛔虫症患者30例,经过2-5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4例,占80%,好转4例,占13.3%,未愈2例,占6.7%,有效率为93.3%0
[0031]5)典型病例:
[0032]1、李某,男,52岁,胆道蛔虫症,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后好转,服用5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3]2、胡某某,女,25岁,胆道蛔虫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好转,服用3个疗程治愈,3年未复发。
[0034]3、孟某,男,35岁,胆道蛔虫症,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后好转,服用5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5]4、魏某,男,16岁,开始患肠道蛔虫病,自行吃药后,没做相关检查,发展到胆道蛔虫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好转,服用3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6]经过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本发明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属于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毒、副作用小,对治疗胆道蛔虫症具有可靠、安全、显著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0-15份、黄芩10-15份、葛根10-15份、大黄6-10份、枳实10-15份、制半夏8-12份、白芍10-15份、党参10-15份、大枣8-12枚、黄连6-10份、川椒6-10份、乌梅15-20份、生山楂18-22份、槟榔18-22份、细辛3_6份、干姜5_9份、黄柏8_12份、苦楝皮10-15份、使君子10-15份、鹤虱10-15份、鼹鼠10-15份、石花菜10-15份、省藤10-15份、中华蹄盖蕨10-15份、茵陈10-15份、白花鬼针草10-15份、山莨菪6_10份、焦桅子10-15份、肉桂6_12份、附子3-6份、铁钉菜10-15份、水松10-15份、金铃子6_10份、元胡8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2份、黄芩12份、葛根12份、大黄9份、枳实12份、制半夏10份、白芍12份、党参12份、大枣10枚、黄连9份、川椒9份、乌梅18份、生山楂20份、槟榔20份、细辛5份、干姜6份、黄柏10份、苦楝皮12份、使君子12份、鹤風12份、廳鼠12份、石花菜12份、省藤12份、中华蹄盖蕨12份、茵陈12份、白花鬼针草12份、山莨菪9份、焦桅子12份、肉桂9份、附子5份、铁钉菜12份、水松12份、金铃子9份、元胡10份。
3.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文档编号】A61P33/10GK104258346SQ20141053219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宗长兰 申请人:宗长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