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408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原料:山楂、乌梅、绿茶粉碎;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水煎煮,然后过滤;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稠膏;步骤四、取适量聚乙二醇,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混匀得熔融药液;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本发明所述的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填补了绿梅止泻滴丸制剂的空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和消费需求。
【专利说明】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产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绿梅止泻颗粒是一种公知的消食化滞止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病症。滴丸制剂的加工工艺具有加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的优点;此外,滴丸制剂的加工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再次,滴丸制剂的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而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制剂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尚无与绿梅止泻颗粒原料和功效类似的滴丸制剂公开,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和消费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原料:山楂、乌梅、绿茶粉碎;
[0007]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水煎煮,然后过滤;
[0008]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稠膏;
[0009]步骤四、取适量聚乙二醇,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混匀得熔融药液;
[0010]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
1.27。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四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山楂、乌梅、绿茶的质量比为1:1: 1,且所述步骤四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0,且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用于混合的稠膏质量的2.3倍。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5]本发明所述的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为用于消食化滞止泻的绿梅止泻颗粒提供了新的剂型,从而具有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且具有药物稳定性好,崩解迅速,药物溶出度好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优选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在保证绿梅止泻滴丸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少基质聚乙二醇的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滴丸中的含药量,以减少使用者服药的数量,且能够降低浓缩滤液所需的加工时间,并节省能耗,减少加热时间也有利于提闻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0017]具体实施例1
[0018]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原料:333克山楂、333克乌梅、333克绿茶粉碎;
[0020]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4000克水,煎煮2小时,然后过滤,再煎煮2小时,过滤并合并滤液;
[0021]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
[0022]步骤四、取3750克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1000克,混匀得熔融药液;
[0023]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然后洗蜡、干燥即得。
[0024]本具体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0025]对照实施例1
[0026]本对照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除了步骤四中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其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3650克。
[0027]本对照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但是易破碎。
[0028]由此可知,当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2时,聚乙二醇6000的最少用量为3750克。
[0029]具体实施例2
[0030]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将原料:333克山楂、333克乌梅、333克绿茶粉碎;
[0032]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4000克水,煎煮2小时,然后过滤,再煎煮2小时,过滤并合并滤液;
[0033]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6的稠膏;
[0034]步骤四、取2600克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1000克,混匀得熔融药液;
[0035]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然后洗蜡、干燥即得。
[0036]本具体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0037]对照实施例2
[0038]本对照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除了步骤四中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与具体实施例2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具体实施例2相同,其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2500克。
[0039]本对照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但是易破碎。
[0040]由此可知,当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6时,聚乙二醇6000的最少用量为2600克。
[0041]具体实施例3
[0042]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步骤一、将原料:333克山楂、333克乌梅、333克绿茶粉碎;
[0044]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4000克水,煎煮2小时,然后过滤,再煎煮2小时,过滤并合并滤液;
[0045]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7的稠膏;
[0046]步骤四、取2300克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1000克,混匀得熔融药液;
[0047]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然后洗蜡、干燥即得。
[0048]本具体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0049]对照实施例3
[0050]本对照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除了步骤四中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与具体实施例3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具体实施例3相同,其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2200克。
[0051]本对照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不完整、表面有裂纹、且易破碎。
[0052]由此可知,当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7时,聚乙二醇6000的最少用量为2300克。
[0053]具体实施例4
[0054]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步骤一、将原料:333克山楂、333克乌梅、333克绿茶粉碎;
[0056]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4000克水,煎煮2小时,然后过滤,再煎煮2小时,过滤并合并滤液;
[0057]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
[0058]步骤四、取2300克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1000克,混匀得熔融药液;
[0059]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然后洗蜡、干燥即得。
[0060]本具体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0061]对照实施例4
[0062]本对照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除了步骤四中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与具体实施例4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具体实施例4相同,其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2200克。
[0063]本对照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不完整、表面有裂纹、且易破碎。
[0064]由此可知,当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8时,聚乙二醇6000的最少用量为2300克。
[0065]具体实施例5
[0066]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步骤一、将原料:333克山楂、333克乌梅、333克绿茶粉碎;
[0068]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4000克水,煎煮2小时,然后过滤,再煎煮2小时,过滤并合并滤液;
[0069]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32的稠膏;
[0070]步骤四、取2300克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1000克,混匀得熔融药液;
[0071]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然后洗蜡、干燥即得。
[0072]本具体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完整、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0073]对照实施例3
[0074]本对照实施例所述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除了步骤四中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与具体实施例5不同外,其余步骤与具体实施例5相同,其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2200克。
[0075]本对照实施例制得的绿梅止泻滴丸产品外观不完整、表面有裂纹、且易破碎。
[0076]由此可知,当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35时,聚乙二醇6000的最少用量为2300克。
[007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绿梅止泻滴丸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山楂、乌梅、绿茶粉碎; 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的原料加水煎煮,然后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过滤获得的滤液浓缩制成稠膏; 步骤四、取适量聚乙二醇,加热使熔融,加入步骤三获得的稠膏,混匀得熔融药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熔融药液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梅止泻泡腾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浓缩制成的稠膏在50°C时相对密度为1.2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梅止泻泡腾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2中任一所述的绿梅止泻泡腾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山楂、乌梅、绿茶的质量比为1:1: 1,且所述步骤四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0,且用于混合的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为用于混合的稠膏质量的2.3倍。
【文档编号】A61K36/82GK104257892SQ20141053821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声伟, 梁延波, 夏伟丽 申请人: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