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99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附子,补骨脂,白术,独活,枳壳,厚朴,柴胡,党参,茯苓,黄精,当归,熟地,威灵仙,麦冬,石斛,火麻仁,大黄,五灵脂,白花蛇舌草,远志,泽泻,桑寄生,杜仲,赤芍,山药,大腹皮,虎杖,酸枣仁和甘草,由上述药物进行煎煮制得本发明所述的保健药物。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具有解毒祛瘀、清热养阴的功效,从整体出发,重点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治愈后不易复发,如患者进行手术、放化疗治疗,同时服用本发明药物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可预防转移与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专利说明】—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为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可见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本病临床早期70%以上毫无症状,中晚期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消瘦、乏力、代谢障碍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 — 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2 — 3.6:1。胃癌的发生主要与饮食规律和食物有关,也与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
[0003]目前胃癌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西药治疗胃癌的主要是手术治疗配放化疗,但放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相当大,常见的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血尿、白细胞低、脱发等。且很多胃癌患者手术几年后出现了复发,而西医治疗可根本上改善体质、纠正癌细胞易发的体内环境,治疗胃癌更彻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它克服现有药物的不足,可有效治疗胃癌。
[000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0006]附子5 — 15克,补骨脂5 — 15克,白术5 — 15克,独活5 — 15克,枳壳5 — 15克,厚朴5 — 15克,柴胡5 — 15克,党参10 — 20克,茯苓10 — 20克,黄精10 — 20克,当归10 — 20克,熟地10 — 20克,威灵仙10 — 20克,麦冬10 — 20克,石斛10 — 20克,火麻仁10 — 20克,大黄10 — 20克,五灵脂10 — 20克,白花蛇舌草10 — 20克,远志10 —20克,泽泻10 — 20克,桑寄生10 — 20克,杜仲10 — 20克,赤芍10 — 20克,山药15 —25克,大腹皮15 - 25克,虎杖15 — 25克,酸枣仁3 — 8克,甘草3 — 8克。
[0007]优选的,本发明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0008]附子10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赤芍15克,山药20克,大腹皮20克,虎杖20克,酸枣仁5克,甘草6克。
[0009]配制及服用方法:
[0010]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适量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15天为一疗程。
[0011]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12]附子: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蹂甓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13]补骨脂: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
[0014]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15]独活:辛苦,温。入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0016]枳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0017]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驱风镇痛的功效。
[0018]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本品疏达善透,长于疏解肝胆郁热,又能疏肝理气,为治疗肝胆郁热、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要药。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较强的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镇静、镇痛等作用。
[0019]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0020]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0021]黄精: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
[0022]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0023]熟地: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0024]威灵仙: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0025]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0026]石斛:甘淡微咸,寒。入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0027]火麻仁: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疥疮。
[0028]大黄: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0029]五灵脂: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
[0030]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
[0031]远志: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0032]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0033]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风寒湿痹,胎漏血崩。
[0034]杜仲: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浙,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0035]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
[0036]山药:味甘,温。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0037]大腹皮:下气宽中,调中泻肺,和胃气,行水。治脘腹痞胀,通大小肠,健脾开胃,利湿追风,宽肠消肿。
[0038]虎杖:苦,寒,归肝、肺、胆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止咳平喘。本品苦寒降泄,功擅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活血通经止痛。
[0039]酸枣仁: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肝、胆经。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0040]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
[0041]中医认为,胃癌属于“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塞”及“胃反”等范畴。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具有解毒祛瘀、清热养阴的功效,从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治愈后不易复发,如患者进行手术、放化疗治疗,同时服用本发明药物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可预防转移与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0042]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43]一、临床观察
[0044]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6例胃癌患者临床观察,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为46岁-81岁,平均年龄67岁。
[0045]2、诊断标准:
[0046](I)症状:早期上腹部不适,重压感,逐渐出现疼痛或进食发堵甚至呕吐、呕血或便血。
[0047](2)X线胃钡餐造影:出现胃粘膜改变,龛影或软组织影,充盈缺损,胃壁僵硬等。
[0048](3)实验室检查:①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②胃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及免疫学检查。③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以上几点均为阳性发现时,可予以诊断。
[0049]3、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药物,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15天为I个疗程。
[0050]4、疗效评定标准:
[0051]显效:体质增强,肢体有力,腹部不适消失,胃部肿瘤瘤体缩小,其它部位未见新生肿瘤。
[0052]有效:体质增强,胃部肿瘤未见增大,其它部位未见新生肿瘤。
[0053]无效:症状无变化,胃部肿瘤瘤体增大,或其它部位出现新生肿瘤。
[0054]5、治疗结果:显效113例,显效率为:89.7% ;有效7例,有效率为:5.55% ;无效6例,无效率为:4.75%0
[0055]6、毒副作用分析
[0056]观察的126例患者中,服用本发明中药后,无任何毒副作用。
[0057]综上所述,本发明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经临床试验,表明其可有效抑制胃癌发展,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之风险,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遗症之痛苦,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
[0058]二、典型病例
[0059]病例1:刘某某,男,63岁。患者8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按胃炎治疗一段时间后,稍好转。近2个月自觉乏力,体重明显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癌。由于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很大。即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后,胃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各种疼痛症状和恶心厌食等现象得到很大改善;4个疗程后,患者感觉身体像病前一样结实了,体重也增加了。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60]病例2:杨某某,男,69岁。患者胃部病史超过30年,一年前开始胃痛厉害,胃部胀痛,吃饭没有食欲,日渐消瘦。经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因患者身体虚弱不适合手术,便采用本发明药物配合治疗,服药2个疗程药后,患者的病情有很大改善,胃胀、胃痛状况消失。服药4个疗程后,饮食都比较正常了,在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肿瘤消失了,患者又加服一个疗程药以巩固治疗效果,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0061]病例3:隋某某,女,58岁。患者常年老胃病,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最近两年来胃部闷胀,胃痛严重,恶心厌食。经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遂在医院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一年患者感到胃胀痛,经检查胃的吻合口旁又长了一个1.5cmX 1.8cm的肿瘤,诊断为胃癌复发。因患者身体虚弱不适合再次手术,后来开始服药本发明药物配合治疗。服药2个疗程药后,患者的病情有很大改善,胃胀、胃痛状况消失。服药5个疗程后,饮食都比较正常了,在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肿瘤消失了,患者又加服I个疗程药以巩固治疗效果,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62]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
[0063]附子10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赤芍15克,山药20克,大腹皮20克,虎杖20克,酸枣仁5克,甘草6克。
[0064]配制及服用方法:
[0065]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适量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15天为一疗程。
[0066]实施例2:—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
[0067]附子10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5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20克,赤芍20克,山药20克,大腹皮20克,虎杖20克,酸枣仁5克,甘草6克。
[0068]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0069]实施例3:—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
[0070]附子12克,补骨脂12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0克,厚朴12克,柴胡12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赤芍15克,山药20克,大腹皮20克,虎杖20克,酸枣仁6克,甘草6克。
[0071]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0072]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
[0073]附子15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赤芍15克,山药20克,大腹皮15克,虎杖15克,酸枣仁6克,甘草6克。
[0074]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附子5 — 15克,补骨脂5 — 15克,白术5 — 15克,独活5 — 15克,枳壳5 — 15克,厚朴5 - 15克,柴胡5 - 15克,党参10 - 20克,茯苓10 — 20克,黄精10 — 20克,当归10 — 20克,熟地10 - 20克,威灵仙10 - 20克,麦冬10 — 20克,石斛10 — 20克,火麻仁10 — 20克,大黄10 — 20克,五灵脂10 — 20克,白花蛇舌草10 — 20克,远志10 — 20克,泽泻10 — 20克,桑寄生10 — 20克,杜仲10 — 20克,赤芍10 — 20克,山药15 — 25克,大腹皮15 - 25克,虎杖15 - 25克,酸枣仁3 — 8克,甘草3 — 8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附子10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独活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威灵仙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火麻仁15克,大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远志15克,泽泻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赤芍15克,山药20克,大腹皮20克,虎杖20克,酸枣仁5克,甘草6克。
【文档编号】A61K36/8984GK104352803SQ20141060571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夏征梅 申请人:夏征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