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7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5-10g,白牛胆5-10g,牡丹皮10-20g,香樟根5-10g,白苏梗10-15g,三棱5-10g,茜草3-10g,秋海棠根3-9g,丹参5-10g,土木香5-9g,隔山香3-6g,红花5-10g。甜菜根、白牛胆、香樟根、白苏梗开胸顺气,牡丹皮、三棱、茜草、秋海棠根、丹参活血化瘀,土木香、隔山香、红花行气止痛,诸药配伍,相辅相成,促使机体瘀积消散、气血流畅,对以瘀血停积、胸胁胀满、窜痛为主要症状的自发性血胸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自发性血胸,系指非创伤性血胸,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常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咳嗽、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其发病机理可能为:壁层胸膜血管起源于体循环,压力较高,且胸腔内为负压,当胸膜壁层血管或膜粘连带中的血管破损,可造成大量出血。血胸发生后,不仅因为失血而出现贫血征象,且随着胸腔内血液的积聚和压力的增高,使肺萎缩,将纵隔推向健侧,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如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0003]目前治疗自发性血胸通常行胸膜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尽可能抽净积血,依靠西药,副作用大,依赖性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5-10g,白牛胆5-10g,牡丹皮10-20g,香樟根5-10g,白苏梗10-15g,三棱5-10g,茜草3-10g,秋海棠根3_9g,丹参5_10g,土木香5_9g,隔山香3-6g,红花5-10g。
[0006]优选的,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7g,白牛胆8g,牡丹皮15g,香樟根7g,白苏梗12g,三棱10g,菌草7g,秋海棠根5g,丹参7g,土木香5g,隔山香5g,红花8g。
[0007]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08]甜菜根,为藜科植物甜菜的根,甘,平,通经脉,下气,开胸脯,主胞膈胀闷。
[0009]白牛胆,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0010]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0011]香樟根,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辛,温,归肝、脾经,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0012]白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顺气,消食,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四川中药志》:下气宽胸,行里化痰,消食。治胸闷,噎膈反胃及心腹痛。
[0013]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0014]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茎,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0015]秋海棠根,味酸,涩,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池,喉痛。
[0016]丹参,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的根,味苦,性微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胸痹绞痛;心烦;心悸;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肚脾肿大;关节痛;疝气痛;疮肿
[0017]土木香,为菊科植物土木香的根,辛、苦,温,归肝、脾经,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0018]隔山香,辛、苦,微温,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利湿解毒。用于胃痛,腹痛,心绞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疝痛,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闭经,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根,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止咳除痰。治心绞痛,胃痛,慢性咳嗽,毒蛇咬伤。
[0019]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20]甜菜根、白牛胆、香樟根、白苏梗开胸顺气,牡丹皮、三棱、茜草、秋海棠根、丹参活血化瘀,土木香、隔山香、红花行气止痛,诸药配伍,相辅相成,促使机体瘀积消散、气血流畅,对以瘀血停积、胸胁胀满、窜痛为主要症状的自发性血胸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实施例1
[0023]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5g,白牛胆5g,牡丹皮10g,香樟根10g,白苏梗15g,三棱5g,菌草10g,秋海棠根3g,丹参8g, 土木香9g,隔山香3g,红花9g。
[0024]实施例2
[0025]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7g,白牛胆8g,牡丹皮15g,香樟根7g,白苏梗12g,三棱10g,菌草7g,秋海棠根5g,丹参7g, 土木香5g,隔山香5g,红花8g。
[0026]实施例3
[0027]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10g,白牛胆7g,牡丹皮13g,香樟根5g,白苏梗10g,三棱7g,菌草3g,秋海棠根9g,丹参5g, 土木香6g,隔山香4g,红花10go
[0028]实施例4
[0029]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8g,白牛胆10g,牡丹皮20g,香樟根9g,白苏梗13g,三棱8g,菌草8g,秋海棠根7g,丹参10g, 土木香8g,隔山香6g,红花5g。
[0030]临床资料
[0031]一般资料:共收治自发性血胸患者91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26例,年龄15_64岁,平均年龄49岁。
[0032]治疗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7天为一个疗程。
[0033]疗效判断标准:
[0034]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光片显示胸腔积血完全吸收,肺功能正常,随访一年以上未复发;
[0035]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胸腔积血部分吸收,胸痛减轻,肺功能好转;
[0036]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
[0037]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91例患者中治愈79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治愈率86.8%,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
[0038]典型病例1
[0039]曹某某,男,23岁,在户外活动后发现自己右胸出现疼痛,休息1天后情况未见好转,而且人也越来越觉得没力气,胸闷。胸部CT检查显示右侧出现血凝块,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胸痛明显减轻,继续治疗一个疗程胸痛消失,胸部CT复查积血消失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舌甘菜根5-10g,白牛胆5-10g,牡丹皮10-20g,香樟根5-10g,白苏梗10_15g,三棱5-10g,菌草3-10g,秋海棠根3-9g,丹参5-10g,土木香5-9g,隔山香3_6g,红花5_1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自发性血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甜菜根7g,白牛胆8g,牡丹皮15g,香樟根7g,白苏梗12g,三棱1g,菌草7g,秋海棠根5g,丹参7g, 土木香5g,隔山香5g,红花8g。
【文档编号】A61K36/902GK104324294SQ201410642732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关庆民 申请人:关庆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