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悬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733阅读:1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悬吊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患者手臂的上肢悬吊带,包括主悬吊带和分支带,所述主悬吊带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悬带,用于托住手臂的支撑部,以及第二悬带;所述支撑部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半圆筒状支撑架;所述分支带的一端与所述主悬吊带在支撑部和第二悬带的交界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上肢悬吊带的优点在于:悬吊带使用时不易变形,减少患者手腕处和脖颈处的不适,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约护理时间。
【专利说明】—种上肢悬吊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患者手臂的上肢悬吊带。【背景技术】
[0002]心脏介入治疗在心内科已常态化开展,技术非常成熟,介入患者的术后护理也尤为重要。现在医药常使用的是术后用原始绷带加压包扎桡动脉。采用普通的绷带加压包扎桡动脉存在操作不方便,护士观察不方便,病患不舒适等缺陷。并且使用原始绷带悬吊上肢时,原始绷带易变形,变细,压迫病人的脖颈,使病人感到不适,易出现手腕疼痛,脖子酸痛等问题。
[0003]因此,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约护理时间,同时使病人感到舒适,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患者术后的上肢肿胀感,需要一种可用于心脏介入治疗后护理,加压包扎桡动脉的上肢悬吊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用上肢悬吊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肢悬吊带,包括主悬吊带和分支带,所述主悬吊带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悬带,用于托住手臂的支撑部,以及第二悬带;所述支撑部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半圆筒状支撑架;所述分支带的一端与所述主悬吊带在支撑部和第二悬带的交界处固定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肢悬吊带使用时,患者的手腕部放置于支撑部,通过主悬吊带的第一悬带和第二悬带在脖颈后连接使手臂悬吊,同时,将分支带从患者身前经腋下绕到患者身后,并与第一悬带和第二悬带的连接处连接。支撑部由于内部设有半圆筒状支撑架,可以保持主悬吊带不变形,减少患者术后肢体的肿胀感。而分支带的设计,可以将主悬吊带对后脖颈向前的压力分解出一部分:第一悬带和第二悬带连接后,手臂的重力全部施加在脖颈处并向身前的方向拉扯颈椎;当分支带从腋下绕到患者身后并连接主悬吊带后,手臂的重力一部分向后背方向分解,减少了主悬吊带两端系于患者脖颈后系带变形对脖子的压迫。
[0007]优选的,所述分支带的长度大于第二悬带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悬带、第二悬带和分支带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悬带和分支带通过其端部的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一悬带粘接。
[0009]第一悬带、第二悬带,以及分支带可以通过系扣的方式连接,但该方式操作不方便,安装和解除上臂悬吊带都很费事,因此,可以在第一悬带、第二悬带以及分支带的端部设魔术贴,通过粘贴的方式进行穿戴,使悬吊带的使用更方便和节省时间。
[0010]优选的,所述半圆筒状支撑架的横切面为U形
[0011]本实用新型上肢悬吊带的优点在于:悬吊带不易变形,减少患者手腕处和脖颈处的不适,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约护理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上肢悬吊带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上肢悬吊带结构示意图
[0014]1.主悬吊带2.分支带11.第一悬带12.第二悬带13.支撑部3.半圆筒状支撑架
4.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6]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上肢悬吊带,包括主悬吊带I和分支带2,主悬吊带I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悬带11,用于托住手臂的支撑部13,以及第二悬带12 ;支撑部13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半圆筒状支撑架3 ;分支带13的一端与主悬吊带I在支撑部13和第二悬带12的交界处固定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肢悬吊带使用时,患者的手腕部放置于支撑部,通过主悬吊带的第一悬带和第二悬带在脖颈后连接使手臂悬吊,同时,将分支带从患者身前经腋下绕到患者身后,并与第一悬带和第二悬带的连接处连接。支撑部由于内部设有半圆筒状支撑架,可以保持主悬吊带不变形,减少患者术后肢体的肿胀感。而分支带的设计,可以将主悬吊带对后脖颈向前的压力分解出了一部分,形成两个方向的力,减少了主悬吊带两端系于患者脖颈后系带变形对脖子的压迫。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上肢悬吊带还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主悬吊带I和分支带2,主悬吊带I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悬带11,用于托住手臂的支撑部13,以及第二悬带12 ;支撑部13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半圆筒状支撑架3 ;分支带13的一端与主悬吊带I在支撑部13和第二悬带12的交界处固定连接。分支带2的长度大于第二悬带12的长度。第一悬带U、第二悬带12和分支带2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分别设有魔术贴4,第二悬带12和分支带13通过其端部的魔术贴4分别与所述第一悬带11粘接。在第一悬带、第二悬带以及分支带的端部设魔术贴,通过粘贴的方式进行穿戴,使悬吊带的使用更方便和节省时间。
[0020]本实用新型上肢悬吊带的优点在于:悬吊带不易变形,减少患者手腕处和脖颈处的不适,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约护理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肢悬吊带,包括主悬吊带和分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悬吊带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悬带,用于托住手臂的支撑部,以及第二悬带;所述支撑部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半圆筒状支撑架;所述分支带的一端与所述主悬吊带在支撑部和第二悬带的交界处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带的长度大于第二悬带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带、第二悬带和分支带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悬带和分支带通过其端部的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一悬带粘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筒状支撑架的横切面为U形。
【文档编号】A61F5/40GK203736369SQ20142001009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金燕, 张伟, 吴文, 徐旋, 杨珂, 黄晓燕, 许立智, 王晶, 陈惠 , 薄利雪, 王玉娟, 施雁, 毛雅芬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