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用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9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新型医用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其包括一个袋体及两个形状相同的扩容撑杆;所述的袋体自然状态下呈矩形、内部具有封闭的袋腔,袋体的前部、后部分别设有两个套圈,位于同一面的两个套圈左右对称分布于袋体中上部,位于前部的两个套圈与位于后部的两个套圈前后对称;扩容撑杆呈C形,两端为与套圈配合的插接端,插接端上设有限定套圈位置的套圈座。可根据需要,将扩容撑杆固定于袋体的两侧,由此改变袋体的形状,提高袋体的容量,避免了更换引流袋带来的麻烦,提高医务效率,同时提高了引流袋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扩容撑杆可循环使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新型医用引流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

【背景技术】
[0002]引流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装置,其通常用于临时盛放引流过程中的液体或手术后清洗所用的药液。目前的引流袋的容量是固定的,当待盛放的液体仅稍微超出引流袋标准容量时,也不得不更换另一新的引流袋,一方面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降低了医疗效率,另一方面更换后的引流袋仅盛放了很少量的液体,造成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大其容量,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医务效率及引流袋利用率的新型医用引流袋。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袋体及两个形状相同的扩容撑杆;所述的袋体自然状态下呈矩形、内部具有封闭的袋腔,袋体的前部、后部分别设有两个套圈,位于同一面的两个套圈左右对称分布于袋体中上部,位于前部的两个套圈与位于后部的两个套圈前后对称;扩容撑杆呈C形,两端为与套圈配合的插接端,插接端上设有限定套圈位置的套圈座。
[0005]所述的两个扩容撑杆放置于袋体的两侧,每个扩容撑杆的两插接端分别与前后对称的两套圈插接配合。
[0006]所述的袋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与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液管,袋壁上设有刻度。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扩容撑杆固定于袋体的两侧,由此改变袋体的形状,避免袋体受压力而使两袋壁贴靠,由此提高袋体的容量,从而当液体稍微多出引流袋标准容量时无需更换另一引流袋,避免了更换引流袋带来的麻烦,提高医务效率,同时提高了引流袋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另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扩容撑杆可循环使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引流袋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扩容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临床应用示意图。
[0011]图中,1、排液管,2、袋体,3、套圈,4、进液管,5、排气管,6、扩容撑杆,7、套圈座,8、
插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看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袋体2及两个形状相同的扩容撑杆6 ;所述的袋体2自然状态下呈矩形、内部具有封闭的袋腔,袋体2的上端设有进液管4与排气管5,下端设有排液管1,袋壁上设有刻度,袋体2的前部、后部分别设有两个套圈3,位于同一面的两个套圈3左右对称分布于袋体2中上部,位于前部的两个套圈3与位于后部的两个套圈3前后对称;扩容撑杆6呈C形,两端为与套圈3配合的插接端8,插接端8上设有限定套圈3位置的套圈座7。需要对袋体2进行扩容时,两个扩容撑杆6放置于袋体2的两侧,每个扩容撑杆6的两插接端8分别与前后对称的两套圈3插接配合,由此改变袋体2的形状,避免袋体2受压力而使两袋壁贴靠,由此提高袋体2的容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袋体及两个形状相同的扩容撑杆;所述的袋体自然状态下呈矩形、内部具有封闭的袋腔,袋体的前部、后部分别设有两个套圈,位于同一面的两个套圈左右对称分布于袋体中上部,位于前部的两个套圈与位于后部的两个套圈前后对称;扩容撑杆呈C形,两端为与套圈配合的插接端,插接端上设有限定套圈位置的套圈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扩容撑杆放置于袋体的两侧,每个扩容撑杆的两插接端分别与前后对称的两套圈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与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液管,袋壁上设有刻度。
【文档编号】A61M1/00GK204219464SQ20142015276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梁秀霞 申请人:梁秀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