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包括手柄、拉杆和震动棒,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沿手柄的轴向移动,所述拉杆包括拉杆壳体和容置在拉杆壳体内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为行李箱拉杆,所述拉杆组件设置在推杆的下方且可在推杆的驱动下沿拉杆的长度方向伸缩。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紧凑、牢固,易于生产和装配,而且将行李箱拉杆融入到按摩棒产品结构上后,通过行李箱拉杆的伸缩即可实现产品整体长度的改变,并通过可拆设计可将手柄和震动棒从拉杆上分离,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使用,使用更为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
【背景技术】
[0002]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它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开口的周围,支撑着盆腔和腹腔器官,还会协同作用于膀胱、肠和性功能。因此,盆底肌肉和性功能、排尿功能等都有密切联系。盆底肌一旦发生松弛,盆腔和腹腔内的器官就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性功能和排尿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0003]为了预防或治疗盆底肌松弛,现有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练习提肛运动、14周盆底肌肉训练法等,但这些方法耗时耗力,动作复杂不易掌握,且效果缓慢不明显,很难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针对上述情况,目前有人采用按摩棒直接对盆底肌进行按摩的做法,这种做法只需人手操作按摩棒对盆底肌进行按摩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直接按摩的效果更佳,能够起到快速、高效地锻炼盆底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盆底肌松弛的效果。但现有的按摩棒的长度无法改变,不方便操作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包括手柄、拉杆和震动棒,所述手柄和震动棒分设于所述拉杆的两端且分别与拉杆的端部可拆连接;
[0007]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发射线路板和推杆,所述手柄壳体的顶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按钮,所述发射线路板和推杆容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所述推杆可沿手柄的轴向移动,所述手柄壳体顶部的按钮与推杆的顶端接触,所述手柄壳体侧面的按钮与发射线路板电连接;
[0008]所述拉杆包括拉杆壳体和容置在拉杆壳体内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为行李箱拉杆,所述拉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方且可在推杆的驱动下沿拉杆的长度方向伸缩;
[0009]所述震动棒呈J形,所述震动棒包括震动棒壳体、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所述震动棒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所述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容置在所述震动棒壳体内,所述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壳体和拉杆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娃胶套。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壳体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拉杆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 L形凹槽,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凸柱与第一 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可拆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棒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 L形凹槽,所述拉杆壳体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震动棒通过第二凸柱与第二 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可拆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和顶盖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自攻螺钉紧固装配在一起,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固定在上壳体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由金属杆和分设在金属杆上下两端的两个塑胶件组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拉杆组件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棒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震动马达为二个以上不同型号的震动马达。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结构简单紧凑、牢固,易于生产和装配;
[0020]2、将行李箱拉杆融入到按摩棒产品结构上,通过行李箱拉杆的伸缩实现产品整体长度的改变,并通过可拆设计可将手柄和震动棒从拉杆上分离,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使用,使用更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拉杆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与震动棒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标号说明:
[0025]1、手柄;2、拉杆;3、震动棒;10、手柄壳体;
[0026]11、推杆;100、按钮;101、按钮;20、拉杆壳体;
[0027]21、拉杆组件;30、震动棒壳体;31、震动马达;
[0028]32、接收线路板;33、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将行李箱拉杆融入到按摩棒产品结构上,通过行李箱拉杆的伸缩实现产品整体长度的改变,并通过可拆设计可将手柄和震动棒从拉杆上分离,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使用,使用更为方便。
[003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包括手柄1、拉杆2和震动棒3,所述手柄I和震动棒3分设于所述拉杆2的两端且分别与拉杆2的端部可拆连接;
[0032]所述手柄I包括手柄壳体10、发射线路板和推杆11,所述手柄壳体10的顶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按钮100和按钮101,所述发射线路板和推杆11容置于所述手柄壳体10内,所述推杆11可沿手柄I的轴向移动,所述手柄壳体10顶部的按钮100与推杆11的顶端接触,所述手柄壳体10侧面的按钮101与发射线路板电连接;
[0033]所述拉杆2包括拉杆壳体20和容置在拉杆壳体20内的拉杆组件21,所述拉杆组件21为行李箱拉杆,所述拉杆组件21设置在所述推杆11的下方且可在推杆11的驱动下沿拉杆2的长度方向伸缩;
[0034]所述震动棒3呈J形,所述震动棒3包括震动棒壳体30、震动马达31和接收线路板32,所述震动棒壳体30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33,所述震动马达31和接收线路板32容置在所述震动棒壳体30内,所述震动马达31和接收线路板32电连接。
[00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6]工作时,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I上的按钮101发出工作指令,发射线路板接收到工作指令后发射控制信号给接收线路板32,由接收线路板32控制震动棒3内的震动马达31震动,震动棒3开始按摩。当需要调节按摩棒的长度时,操作者可通过按压手柄I顶部的按钮100,驱动推杆11沿手柄I的轴向移动,进而推动拉杆组件21沿拉杆2的长度方向伸缩,实现产品整体长度的改变。进一步的,所述手柄I和震动棒3可分别从拉杆2上拆分下来,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使用,使用更为方便。
[0037]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产品使用舒适度和保护产品内部结构,所述手柄壳体10和拉杆壳体20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
[0038]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和使用,所述手柄壳体10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拉杆壳体20的顶端开设有第一 L形凹槽,所述手柄I通过第一凸柱与第一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2可拆连接。所述震动棒壳体3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 L形凹槽,所述拉杆壳体20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震动棒3通过第二凸柱与第二 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2可拆连接。拆装时,通过扭转手柄1,即可将手柄从拉杆2上卸下,通过扭转震动棒3,即可将震动棒3从拉杆2上卸下。另外,手柄I和震动棒3还可以通过第一凸柱和第二 L形凹槽的配合直接装配成一体使用。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壳体10优选由上壳体、下壳体和顶盖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材质优选为塑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自攻螺钉紧固装配在一起,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固定在上壳体上。
[0040]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推杆11优选由金属杆和分设在金属杆上下两端的两个塑胶件组成。
[004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壳体20优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材质优选为塑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拉杆组件21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0042]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震动棒壳体30优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004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震动马达31优选为二个以上不同型号的震动马达,这样可通过设置不同档位的按钮101,实现不同的按摩强度,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不仅结构简单紧凑、牢固,易于生产和装配,而且将行李箱拉杆融入到按摩棒产品结构上后,通过行李箱拉杆的伸缩即可实现产品整体长度的改变,并通过可拆设计可将手柄和震动棒从拉杆上分离,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使用,使用更为方便。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拉杆和震动棒,所述手柄和震动棒分设于所述拉杆的两端且分别与拉杆的端部可拆连接; 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发射线路板和推杆,所述手柄壳体的顶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按钮,所述发射线路板和推杆容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所述推杆可沿手柄的轴向移动,所述手柄壳体顶部的按钮与推杆的顶端接触,所述手柄壳体侧面的按钮与发射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拉杆包括拉杆壳体和容置在拉杆壳体内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为行李箱拉杆,所述拉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方且可在推杆的驱动下沿拉杆的长度方向伸缩; 所述震动棒呈J形,所述震动棒包括震动棒壳体、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所述震动棒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所述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容置在所述震动棒壳体内,所述震动马达和接收线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和拉杆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拉杆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 L形凹槽,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凸柱与第一 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 L形凹槽,所述拉杆壳体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震动棒通过第二凸柱与第二 L形凹槽的配合与拉杆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和顶盖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自攻螺钉紧固装配在一起,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固定在上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由金属杆和分设在金属杆上下两端的两个塑胶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拉杆组件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形震动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马达为二个以上不同型号的震动马达。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3829276SQ20142020110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俞平 申请人: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