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44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灸疗沙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灸疗沙发。所述灸疗沙发包括沙发本体、灸疗药包、电子加热元件及温控仪。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抵接所述灸疗药包设置,并对所述灸疗药包加热。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内并与所述温控仪电连接。所述温控仪感应所述灸疗药包表面温度,并根据所述感应温度信号反馈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沙发整合了医疗保健功能。
【专利说明】灸疗沙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沙发。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的沙发通常仅为坐具,功能单一。
[0003]传统的灸疗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对应的穴位上烧灼或熏熨,通过灼热穴下皮肤促进血流、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0004]但传统明火艾灸时,仍存在如下缺陷:
[0005]首先,因导药效率低而防治疾病效率不高;
[0006]其次,在灼烧穴位时,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导致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双重痛苦;
[0007]再者,上述过程往往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治疗,程序繁锁,操作不方便;
[0008]最后,采用明火艾灸既不安全,又污染空气和环境。


【发明内容】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保健用灸疗沙发。
[0010]一种灸疗沙发,包括沙发本体、灸疗药包、电子加热元件及温控仪,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抵接所述灸疗药包设置,并对所述灸疗药包加热,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内并与所述温控仪电连接,所述温控仪感应所述灸疗药包表面温度,并根据所述感应温度信号反馈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工作状态。
[00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温控仪包括温度感应器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一端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抵接所述灸疗药包以感应所述灸疗药包的表面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对应产生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子加热元件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001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灸疗沙发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电连接的传感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感应沙发乘坐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和所述温控仪的电源开关状态。
[001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感应开关的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所述沙发乘坐人信号为红外信号。
[00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感应开关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沙发乘坐人信号为压力信号。
[001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温控仪控制灸疗药包表面工作温度介于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的灸疗药包包括三明治结构的第一贴片、活动粘贴结构及第二贴片。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的疗药包为方形或圆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贴片、第二贴片均包括透气孔,且彼此之间通过活动粘贴结构可拆卸粘接固定。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的疗药包的数量为多个。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的一种较佳实例中,所述的沙发本体包括相接设置的基座、靠背、扶手和沙发垫,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温控仪及灸疗药包对应收容于所述靠背、扶手和沙发垫中的任意部件中。
[0020]本实用新型将灸疗药包与沙发结合,整合了医疗保健功能。沙发乘坐人坐歇于所述灸疗沙发,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均匀加热所述灸疗药包且灼热穴下皮肤促进血流、疏通经络,导药均匀且效率高。
[0021]所述温控仪能够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工作状态,从而控制灸疗药包外表面温度在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解决了明火艾灸容易在人体留下施灸疤痕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明火艾灸产生的灰尘污染空气,排除了明火的安全隐患。
[0022]所述电子加热而非人工烧灼使灸疗程序更加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他人协助即可完成。
[0023]另外,所述灸疗药包能够根据需要分布在沙发本体的不同部位,从而实现沙发乘坐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灸疗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5]图1是灸疗沙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灸疗沙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7]图3是灸疗药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灸疗药包IV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灸疗沙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灸疗沙发I包括沙发本体11、电子加热元件13、温控仪15、感应开关16及灸疗药包17。
[0030]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所述感应开关16及所述灸疗药包17对应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11内。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抵接所述灸疗药包17设置。所述温控仪15同时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及所述感应开关16分别对应电连接。
[0031]所述沙发本体11用以支撑使用者,实现躺坐功能。所述沙发本体11包括基座111、靠背113、扶手115及沙发垫117。所述靠背113设于所述基座111的侧面。所述扶手115的数量是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基座111的二相对侧表面,同时所述靠背113夹设于所述两扶手115之间,所述靠背113与所述扶手115相接设置,并配合所述基座111围成收容空间以方便用户坐歇。所述沙发垫117叠设于所述基座111表面,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0032]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是一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电加热器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端连接市电,另一端是电热敏器件。当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与市电相接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处于工作状态,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11的靠背113内部,并与所述灸疗药包17对应抵接设置,如图1中局部剖视图所示。具体而言,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是加热电阻。
[0033]当然,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及所述灸疗药包17不仅仅局限于设置在所述靠背113内,当然其还可以根据灸疗位置的需要而变更设置在所述扶手115或者所述沙发垫117中,以实现乘坐人身体不同部位灸疗需求。
[0034]请参阅图2,是图1所示灸疗沙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所述温控仪15是一温度控制器。所述温控仪15包括温度控制器151及温度感应器153。所述温度控制器151的一端与所述温度感应器153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15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153抵接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其感应所述灸疗药包17表面工作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151包括信号接收器1511及控制器1513。所述信号接收器1511与所述温度感应器153电连接,其接收所述温度感应器153感应到的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温度信号,从而驱动所述控制器1513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的工作状态。
[0035]具体实施实例中,当所述信号接收器1511接收到所述温度感应器153感应到的所述灸疗药包17表面的温度低于20°C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1513开始驱动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加大热转换效率,从而升高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温度;另一方面,当所述信号接收器1511接收到所述温度感应器153感应到的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温度高于47°C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1513开始驱动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减小热转换效率,从而降低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温度;由此,实现智能控制所述灸疗药包17的表面温度介于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经验证,所述灸疗药包17的工作温度介于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灸疗效果最佳。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而对应设定所述温度感应器153的感应温度范围。
[0036]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感应开关16为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16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感应开关16安装在沙发本体11的收容空间内。当人进入感应范围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所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谱的变化并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接通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和所述温控仪15的电源;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所述开关控制器关闭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和所述温控仪15的电源。
[003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开关16为压力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感应开关16安装在所述靠背113或沙发垫117。当人坐歇于沙发收容空间内或背靠沙发靠背113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所述靠背113或沙发垫117受到的一定的压力并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接通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和所述温控仪15的电源;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所述开关控制器关闭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和所述温控仪15的电源。
[0038]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是所述灸疗药包1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其IV处侧面剖视图,所述灸疗药包17包括三明治结构的三层贴片,第一贴片171、活动粘贴结构175及第二贴片173,所述活动粘贴结构175夹设在所述第一贴片171及第二贴片173之间,可拆卸粘合所述第一贴片171及所述第二贴片173于一体。所述第一贴片171与所述第二贴片173相对间隔设置,提供灸药收容于第一贴片171与第二贴片173之间的空间。所述灸疗药包I7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I3相抵接,所述第一贴片171、第二贴片173均包含透气孔,同为方形或圆形结构。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沙发1,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及所述感应开关16对应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11内。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抵接所述灸疗药包17设置,从而控制所述灸疗药包17表面工作温度。所述温控仪15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对应电连接,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的工作效率。所述感应开关16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和温控仪15的电源开关状态。
[004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灸疗药包17与沙发结合,整合了医疗保健功能。沙发乘坐人坐歇于所述灸疗沙发,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均匀加热所述灸疗药包并灼热穴下皮肤促进血流、疏通经络,导药均匀而效率高;所述温控仪15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灸疗药包17外表面温度在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解决了明火艾灸容易在人体留下施灸疤痕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明火艾灸产生的灰尘污染空气,排除了明火的安全隐患;所述电子加热元件13使灸疗程序更加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他人协助即可完成;所述灸疗药包17能够根据需要分布在所述沙发本体I的不同部位,从而实现沙发乘坐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灸疗需求。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灸疗沙发,包括沙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疗沙发还包括灸疗药包、电子加热元件及温控仪,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抵接所述灸疗药包设置,并对所述灸疗药包加热,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收容于所述沙发本体内并与所述温控仪电连接,所述温控仪感应所述灸疗药包表面温度,并根据所述感应温度信号反馈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包括温度感应器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一端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对应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抵接所述灸疗药包以感应所述灸疗药包表面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对应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疗沙发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电连接的传感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感应沙发乘坐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电子加热元件和所述温控仪的电源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的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所述沙发乘坐人信号为红外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沙发乘坐人信号为压力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控制所述灸疗药包表面工作温度介于20摄氏度至47摄氏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疗药包包括三明治结构的第一贴片、活动粘贴结构及第二贴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疗药包为方形或圆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贴片、第二贴片均包括透气孔,且彼此之间通过活动粘贴结构可拆卸粘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疗药包的数量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沙发本体包括相接设置的基座、靠背、扶手和沙发垫,所述电子加热元件、温控仪及灸疗药包对应收容于所述靠背、扶手或沙发垫中的任意部件中。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988993SQ20142036772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贺祎 申请人:长沙青之源办公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