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648阅读:1567来源:国知局
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有效解决单腔乳胶管进行负压吸引时,由于没有空气流入通道,周围组织在乳胶管开口因负压堵塞,使持续吸引基本无效的问题,结构是,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的前端向内1cm处各开有一个相对应的侧孔,两侧孔对口粘合或缝合在一起,构成两乳胶管的管腔相通结构,第二乳胶管上以第一侧孔为中心处的周壁开有第二乳胶管的第二侧孔,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并排装入第三乳胶管内,第三乳胶管与第二乳胶管侧孔相对应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第三乳胶管侧孔,第三乳胶管两端密封将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与第三乳胶管固定在一起,构成三腔套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操作使用,效果好。
【专利说明】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在腹腔手术后放置在腹腔液体容易积聚的区域,用于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一种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

【背景技术】
[0002]腹部大手术如胃、肠、肝胆、胰腺等手术过程中,由于组织创伤较大、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损伤,术后创面渗血和组织液渗出较多,坏死组织和血凝块等积聚容易形成感染灶。腹部术后多需要引流出腹腔积聚液体避免感染,同时观察腹腔手术后出血、空腔脏器瘘等意外情况。传统的腹部手术后引流方法为采用的单个医用乳胶管引流管引流,将引流管一端引出腹腔后接引流袋,靠腹腔内压力自然引流渗出液体。乳胶管引流管内胆汁、血块及坏死组织经常会引起机械性堵塞,所以经常需要进行经乳胶管冲洗。当液体反复从乳胶管冲洗进入腹腔时,由于乳胶管被堵塞,液体流出通道不畅,而且冲入与流出不同步的情况下,在乳胶内的血块泥砂和脓性物有可能被重复冲腹腔,容易出现腹腔感染。当术后腹腔内出现较多渗液、坏死组织,还经常使用单腔的乳胶管进行负压吸引时,由于没有空气流入通道,周围组织在乳胶管开口因负压堵塞,使持续吸引基本无效。因此,如何解决腹部术后的弓I流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可有效解决单腔乳胶管进行负压吸引时,由于没有空气流入通道,周围组织在乳胶管开口因负压堵塞,使持续吸引基本无效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和第三乳胶管,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的前端(即左端或伸入腹腔内的一端)向内Icm处各开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乳胶管侧孔、第二乳胶管的第一侧孔,两侧孔对口粘合或缝合在一起,构成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的管腔相通结构,第一乳胶管的直径小于第二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上以第一侧孔为中心处的周壁开有若干个第二乳胶管的第二侧孔,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并排装入第三乳胶管内,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两端伸出第三乳胶管,第三乳胶管与第二乳胶管侧孔相对应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第三乳胶管侧孔,第三乳胶管两端密封将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与第三乳胶管固定在一起,构成三腔套管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操作使用,效果好,用于手术室常用引流管即可现场制作;由于三管之间有孔道可交通,故空气进入后可形成较强的气流,即可顺利地将术后拟引流区域的血凝块、坏死组织和粘稠脓液抽出,而不易在引流过程中堵塞管腔;同时可以通过第一乳胶管注入生理盐水或抗菌素盐水进行冲洗,可减轻机体受内毒素、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损害,迅速缓解症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乳胶管的结构主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乳胶管的结构主视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乳胶管的结构主视图。
[001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示图(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2]由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乳胶管(又称A管)、第二乳胶管(又称B管)和第三乳胶管(又称C管),第一乳胶管1、第二乳胶管2的前端(即左端或伸入腹腔内的一端)向内Icm处各开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乳胶管侧孔4a、第二乳胶管的第一侧孔4b,两侧孔对口粘合或缝合在一起,构成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的管腔相通结构4,第一乳胶管的直径小于第二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上以第一侧孔为中心处的周壁开有若干个第二乳胶管的第二侧孔5,第一乳胶管1、第二乳胶管2并排装入第三乳胶管3内,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两端伸出第三乳胶管,第三乳胶管与第二乳胶管侧孔5相对应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第三乳胶管侧孔6,第三乳胶管两端密封将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与第三乳胶管固定在一起,构成三腔套管结构。
[0013]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乳胶管外直径为3mm,长50cm,壁厚0.8mm ;第二乳胶管外直径为1mm,长50cm,壁厚0.8mm ;第三乳胶管外直径12 mm,壁厚0.2mm,长度小于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所述的第二乳胶管侧壁上的第二侧孔5为3-5个,第三乳胶管侧孔6为3-5个。
[001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在开腹手术中需使用引流时,将三腔套管的开孔端放入拟引流区域,另一端从腹壁开孔引出并固定于皮肤。术后从第二乳胶管腹壁外侧一端接负压吸引抽吸,第一乳胶管可以作为进气管道保持负压通畅,也可以作为冲洗管打入冲洗液体,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当仅用手术室常用引流管即可现场制作;由于三管之间有孔道可交通,故空气进入后可形成较强的气流,即可顺利地将术后拟引流区域的血凝块、坏死组织和粘稠脓液抽出,而不易在引流过程中堵塞管腔;同时可以通过第一乳胶管注入生理盐水或抗菌素盐水进行冲洗,可减轻机体受内毒素、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损害,迅速缓解症状。
[0015]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腹部手术后,放置在腹腔液体容易积聚的区域,用于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冲洗引流套管,由两根大小不同的普通医用乳胶管,并行套入一根薄壁乳胶引流管中构成。两根普通医用引流用乳胶管(分别称为A管和B管),外径3mm和1mm各一,壁厚约0.8mm,长均为50cm,在两管一端距末端Icm处,各开一个侧孔,将此两孔口对口缝合使两管相通,B管再以该侧孔为中点向两侧各增开侧孔3-5个。一根薄壁医用乳胶引流管(称为C管),长50cm,外径12mm,壁厚约0.2mm,在C管一端开侧孔3-5个。然后将A、B两管套入一根C管中,使各管开孔区域在同一端。在开腹手术中需使用引流时,将三腔套管的开孔端放入拟引流区域,另一端从腹壁开孔引出并固定于皮肤。术后从B管腹壁外侧一端接负压吸引抽吸,A管可以作为进气管道保持负压通畅,也可以作为冲洗管打入冲洗液体。
[0016]腹部手术时组织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腹腔内组织液渗出、渗血、坏死组织等积聚形成感染。若术后需要引流出腹腔积聚液体避免感染,同时需要观察腹腔内术后出血可能,即考虑放置双腔冲洗引流套管,实施术后主动负压引流。术中将三腔冲洗引流套管有孔一端放置在腹腔内需要引流的部位,另一端在腹壁戳口引出并固定于腹壁。术后通过腹壁外乳胶管行低流量负压引流(0.1 — 0.2 kPa),将腹腔内积聚液体和坏死物引流至体外,并视情况冲洗引流管。可有效解决腹腔手术后拟引流区域的血凝块、坏死组织和粘稠脓液抽出,而不易在引流过程中堵塞管腔,有效防止在乳胶内的血块泥砂和脓性物有可能被重复冲腹腔,容易出现腹腔感染的问题,有效克服了当术后腹腔内出现较多渗液、坏死组织,还经常使用单腔的乳胶管进行负压吸引时,由于没有空气流入通道,周围组织在乳胶管开口因负压堵塞,使持续吸引基本无效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A管注入生理盐水或抗菌素盐水进行冲洗,可减轻机体受内毒素、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损害,迅速缓解症状,非常有利于患者康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包括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和第三乳胶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乳胶管(I)、第二乳胶管(2)的前端向内Icm处各开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乳胶管侧孔(4a)、第二乳胶管的第一侧孔(4b),两侧孔对口粘合或缝合在一起,构成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的管腔相通结构(4),第一乳胶管的直径小于第二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上以第一侧孔为中心处的周壁开有若干个第二乳胶管的第二侧孔(5),第一乳胶管(I)、第二乳胶管(2)并排装入第三乳胶管(3)内,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两端伸出第三乳胶管,第三乳胶管与第二乳胶管侧孔(5)相对应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第三乳胶管侧孔(6),第三乳胶管两端密封将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与第三乳胶管固定在一起,构成三腔套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乳胶管外直径为3mm,长50cm,壁厚0.8mm ;第二乳胶管外直径为1mm,长50cm,壁厚0.8mm ;第三乳胶管外直径12 mm,壁厚0.2mm,长度小于第一乳胶管、第二乳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手术后冲洗引流的三腔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乳胶管侧壁上的第二侧孔(5)为3-5个,第三乳胶管侧孔(6)为3-5个。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4050636SQ20142039576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向珂, 骆助林, 程龙, 田伏洲 申请人:向珂, 骆助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