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拉力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754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康复锻炼拉力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开胸手术是一种对机体创伤很大的手术,多为一侧开口,伤口疼痛引起手臂肩关节活动受限,容易导致侧肢体运动性失用症和肩关节运动障碍的发生,严重者可引起肺不张,因此,早期进行患侧功能的系统锻炼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临床上通常用的是布制拉力带,能辅助患者坐起躺下,无法进行双上肢的辅助协调运动,其拉力带在反复清洗消毒后患者用力易出现断开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本设计通过铆钉固定在拉环固定盘(2)上有四个旋转环(3),在四个旋转环上又分别连接拉手带(1)和牵引带(5),为确保安全在牵引带(5)与病床栏杆(8)之间加装牵引带金属固定杆(6),并在牵引带金属固定杆(6)上设计了金属环固定,在使用拉环固定盘(2)与拉手带(1)和牵引带(5),形成稳定的双三角型机构,保证其 双臂协调。
【专利说明】康复锻炼拉力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康复用品【技术领域】,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用拉力带。

【背景技术】
[0002]开胸手术是一种对机体创伤很大的手术,多为一侧切口,手术切口损伤肋间神经、肌肉和部分血管。可引起伤口疼痛,手臂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易造成肌肉粘连导致术侧肢体运动性失用症和肩关节运动障碍的发生。同时由于患者惧怕因为咳嗽震动胸腔引起切口疼痛,而不能有效咳嗽排痰,严重者可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0003]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整个机体功能恢复,如促使呼吸加深,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的排除,提高肺活量,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双下肢进行屈伸运动,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开胸术后早期进行正确系统有效的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对其加快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0004]在现有技术中,医院临床上通常用一根布条作为拉力带,辅助患者坐起躺下,无法进行双上肢的辅助协调运动,长短不易调整,且布制拉力带在反复清洗消毒,影响拉力带的使用寿命,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患者用力易出现断开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康复锻炼拉力带,其零件包括两条拉手带(I)、一个拉环固定盘(2)、四个旋转环(3)、四根铆钉(4)、两条牵引带(5)、一个金属固定杆(6)、两条捆绑带(7)、病床栏杆(8);其特征在于:采用双牵引带和双拉手带设计,利用床架固定,并且利用金属固定杆保持合理距离,确保使用方便,捆绑带(7)将金属固定杆(6)两端金属环固定在病床栏杆(8)上,在金属固定杆(6)的金属环固定两根牵引带(5);两根牵引带(5)上固定有两个旋转环(3 ),旋转环(3 )通过铆钉(4)固定在拉环固定盘(2 )上,在拉环固定盘
(2)上的另一端也通铆钉(4)固定两个旋转环(3),利用铆钉(4)为轴,旋转环(3)可旋转,两个旋转环(3)上固定有拉手带(1),拉环固定盘(2)加工有环槽(19),另外在拉环固定盘
(2)上下圆盘打四个过孔(18),用于铆钉(4)安装,在拉环固定盘(2)—侧涂上明显颜色,捆绑带(7)分别缝制有尼龙搭扣,在拉手带(I)缝制固定套,缝制1-5个布套(25),金属固定杆(6)两端分别有四个金属环,其内侧的金属环为一端长,使其金属环与金属固定杆(6)成一定角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07]图2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08]图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图:
[0009]图4本实用新型固定盘(2)及旋转环(3)图:
[0010]图5本实用新型拉环固定盘(3)说明图:
[0011]图6本实用新型拉环固定盘(3)加工说明图
[0012]图7本实用新型牵引带的金属固定杆(6)图:
[0013]图8本实用新型手拉带的捆绑带(7)图:
[0014]图9本实用新型手拉带的牵引带(5)图:
[0015]图10本实用新型的拉手带(I)图:
[0016]图11本实用新型拉手带(I)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8]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牵引带和双拉手带设计,利用床架固定,并且利用金属固定杆保持合理距离,确保使用方便。图2其零件包括:拉手带(I)、拉环固定盘
(2)、旋转环(3)、铆钉(4)、牵引带(5)、金属固定杆(6)、捆绑带(7)、病床栏杆(8)。
[0019]图3进一步描述细节A是牵引带(5)固定在金属固定杆(6)金属环中(9);捆绑带
(7)将金属固定杆(6)两端金属环10固定在病床栏杆(8)上;细节B两根牵引带(5)的固定在一侧两个旋转环(3) 11处;另一端两个旋转环(3)固定拉手带(I)于12处。
[0020]再描述在图4中拉环固定盘(2)13,铆钉(4)14穿过旋转环(3)15,并利用铆钉(4)为轴,旋转环(3)可旋转。
[0021]图5在拉环固定盘(2)的中心线(16)—侧涂上颜色,这是为患者康复提供标示所用。康复锻炼拉力带在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开始时用健康的手,予以协助用力坐起,必要时护士应适当协助坐起完成动作,同时双下肢做屈伸动作,然后再使用拉力带躺下,每次10-20分钟,每日4次。术后第二天开始综合运动包括摆臂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运动。由于患侧上肢用力有限,左右手拉力不等,交叉处枢纽颜色不在一条直线上,提醒患者继续努力,每天能看到上肢力量恢复枢纽处的颜色逐渐接近平齐,对患者是一种鼓励,增强其信心,有利于身体早日康复。当病人起坐自如时开始上肢协同动作,双手十指交叉在头枕部叠力口,两肘开合保持两肘的高度一致,并向后范围展开,同时煽动臂膀运动。整个运动由被动到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量力而行,运动量由小到大,根据病人的耐受力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锻炼时观察患者的血样饱和度以不低于95%为准;所述图5在拉环固定盘(2)的旋转环(3) (16)所被牵拉而带动环固定盘(2)转动,带动拉环固定盘(2)上的颜色转动变化,直观看到左右手拉力是否不等,利用有效锻炼;所述图6固定盘(2)加工环槽(19),另外在固定盘(2)上下圆盘打四个过孔(18)如图所示。
[0022]所述图4、5、6为拉环固定盘(2)、旋转环(3)、铆钉(4)所组成连接装置,位于康复锻炼拉力带手拉带的中心,其两条牵引带(5)三角组成确保康复锻炼拉力带手拉带的稳定性。
[0023]图7为金属固定杆(6)两端分别有四个金属环,金属固定杆(6)外侧两金属环用于捆绑带(7)固定,其靠内侧的金属环为一端长,使其金属环与金属固定杆(6)成一定角度18,这样牵引带(5)得到垂直力。
[0024]图8康复锻炼拉力带手拉带的捆绑带(7)图:在捆绑带(7) (22)与(23)分别缝制有尼龙搭尼龙搭扣。
[0025]图9拉手带(I)在拉手带(I) 一端缝制固定套(24),另一端缝制多个布套(25)提供不同臂长患者使用;图10牵引带(5)两侧缝制固定套(26);图11拉手带(I)缝制多个布套,图中是患者将手拉带(I)套于手腕上,这样确保患者安全。
[0026]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未作说明的细节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康复锻炼拉力带,其零件包括两条拉手带(I)、一个拉环固定盘(2)、四个旋转环(3)、四根铆钉(4)、两条牵引带(5)、一个金属固定杆(6)、两条捆绑带(7)、病床栏杆(8);其特征在于:采用双牵引带和双拉手带设计,利用床架固定,并且利用金属固定杆保持合理距离,确保使用方便,捆绑带(7)将金属固定杆(6)两端金属环固定在病床栏杆(8)上,在金属固定杆(6)的金属环固定两根牵引带(5);两根牵引带(5)上固定有两个旋转环(3),旋转环(3)通过铆钉(4)固定在拉环固定盘(2)上,在拉环固定盘(2)上的另一端也通铆钉(4)固定两个旋转环(3),利用铆钉(4)为轴,旋转环(3)可旋转,两个旋转环(3)上固定有拉手带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锻炼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拉环固定盘(2)加工有环槽(19),另外在拉环固定盘(2)上下圆盘打四个过孔(18),用于铆钉(4)安装,在拉环固定盘(2)—侧涂上明显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锻炼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捆绑带(7)分别缝制有尼龙搭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锻炼拉力带,其特征在于:在拉手带(I)一端缝制固定套,另一端缝制多个布套(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锻炼拉力带,其特征在于:金属固定杆(6)两端分别有四个金属环,其内侧的金属环为一端长,使其金属环与金属固定杆(6)成一定角度。
【文档编号】A61H1/02GK204106495SQ20142047252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卢德华, 王领会 申请人:王领会, 卢德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