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586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给药器,包括给药管、助推杆及推入套管,所述给药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前管的前端开设给药口,所述前管的内腔填充有药膏;所述助推杆的外径与所述前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助推杆置于所述给药管的后管内;所述推入套管的外径与所述后管的内径相匹配;给药时,所述推入套管从给药管的后端推入,带动所述助推杆向所述给药管的前端移动,挤压所述药膏自所述给药口挤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药膏预置于给药管内,通过推动推入套管和助推杆将药膏连续地送入内阴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推入套管作为给药管的外套一物多用,给药器包装后长度尺寸小,便于携带,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给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介入人体的器具领域,具体涉及给药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有助于妇科炎症的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阴道清洗器进行辅助治疗及给 药操作。现有的阴道清洗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通过挤压弹性助推瓶进行药物喷洒,但弹性 助推瓶由于体积大、内部结构存在多层褶皱,因此,不易携带,特别是在使用及保存的过程 中易造成内部的细菌残留,从而提高了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上述清洗器在使用时,需 要将药物先灌装入清洗器中,才可进行清洗操作,因此,操作复杂,同时易造成喷洒面偏移, 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膏预置于给药管内的给药器,可作为 阴道清洗器使用,药膏被连续地送入内阴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推入套管作为给药管 的外套可以一物多用,便于携带、降低成本。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给药器,包括给药管、助推杆及推 入套管,所述给药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前管的前端开设给药口,所述前管的内腔填充有 药膏;
[0005] 所述助推杆的外径与所述前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助推杆置于所述给药管的后管 内;
[0006] 所述推入套管的外径与所述后管的内径相匹配;
[0007] 给药时,所述推入套管从给药管的后端推入,带动所述助推杆向所述前管的给药 口移动,挤压所述药膏自所述给药口挤出。
[0008] 其中,上述的给药器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封装于所述后管的开口端;
[0009] 所述封盖与所述后管的开口端螺纹固定连接。
[0010] 其中,所述前管的外径小于后管的外径,所述推入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前管的外径 相匹配,使所述推入套管套装于所述前管的外侧。
[0011] 其中,所述推入套管的内腔与所述给药口的对应位置上固定连接封药柱,当所述 推入套管套装于所述前管的外侧时,使所述封药柱封堵于所述给药口上。
[0012] 其中,所述助推杆的长度大于前管内腔的轴向长度。
[0013] 其中,所述助推杆和推入套管均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0014] 进一步,还包括,助推片;所述助推片与所述后管的开口处固定连接。
[0015] 进一步,所述封盖的边缘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舌片。
[0016] 优选地,所述前管为橡胶软管。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上述方案中,可以将药膏预置于给药管内,通过推动推入套管和助推杆将药膏连 续地送入内阴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推入套管作为给药管的外套一物多用,给药器包 装后长度尺寸小,便于携带,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一包装、销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实施例一给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前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推入套管;10、封药柱;
[0025] 2、给药管;20、前管;200、给药口;21、后管;22、助推片;
[0026] 3、助推杆;
[0027] 4、封盖;40、弧形舌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 1-4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9]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给药器不便于连续送入清洗液、药膏等,包装尺寸过长等 问题,提供给药器。
[003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给药管2为多组件结构,包括,柱形 的给药管2、助推杆3及推入套管1。其中,给药管2的整体结构包括前管20及后管21两 部分。前管20的前端开设03?5mm的圆孔形给药口 200。在前管20的内腔中,填充药膏, 该药膏的膏体应具有一定的凝结性,即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从给药口 200中流出。柱 形助推杆3的外径与前管20的内径相匹配,放置于后管21的内腔中,长度与后管21的内 腔长度相匹配。推入套管1的外径与后管21的内径相匹配,在未使用时可配套于前管20 的外侧,从而保持前管20在使用过程中的洁净性。上述给药管2主体、助推杆3及推入套 管1可采用如聚丙烯等PP,K4912等医疗专用料,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给予制作,为保持较 好的可视性,推入套管1可采用透明材料给予制作。为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在一种优选方 案中,前管20为橡胶软管材料或在前管20的外侧附着0. 5?Imm的橡胶或硅胶软层。上 述管壁厚度可优选为1?2mm。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管2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扣装于前 管20外侧的推入套管1取下,将给药管2的前管20向内推入阴道中,并使给药口 200停留 于子宫颈位置上。之后,将其推入套管1从后管21的开口处推入,使其带动助推杆3向前 管20移动,从而将灌装于前管20内的药物从给药口 200中挤出,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颈 上。最后,当药物挤出后,将整个给药管2整体中阴道中取出,完成给药。因此,提高了直接 给药的准确性,并降低了使用者在实施时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可用性。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便于对给药器中的药物进行封存,避免外接 污染,在给药器的一端还固定圆形与封盖4,封盖4封装于所述后管21的开口端。在一种优 选方式中,封盖4与后管21的开口端可选用螺纹固定连接的方式,从而使封盖4的开启更 为简便。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封盖4的边缘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舌片40。从而提高了封 盖4从后管21的开口端取下的简便性。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使给药管2在推入阴道时,使使用者更为舒 适,其给药管2的前管20的外径小于后管21的外径,推入套管1的内径与所述前管20的 外径相匹配,从而使推入套管1更易套装于前管20的外侧。其前管20的外径缩进幅度为 1?2mm。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便于给药管2在阴道中滑动,给药管2 的前管20端部的形状为球面形状。
[0033] 为避免给药管2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其给药管2的前管20中的灌封药物溢出, 造成污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推入套管1的内腔底部与给药口 200的对应 位置上固定连接封药柱10,当推入套管1套装于前管20的外侧时,使封药柱10封堵于所述 给药口 200上。从而起到对灌封药物进行密封的作用。
[0034] 为使本给药管2在推药操作中更为简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助推 杆3的长度大于前管20内腔的轴向长度。其助推杆3和推入套管1均为一端开口的管状 结构。因此,使助推杆3更易滑动至前管20的底部,降低了药物的管内残留,提高了药物的 利用率。
[0035] 为实现单手操作给药操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后管21的开口处 边缘固定环形助推片22。从而使单手操作更为简便。
[0036]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药膏预置于给药管内,通过推动推入套管和助推杆将药膏连续 地送入内阴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推入套管作为给药管的外套一物多用,给药器包装 后长度尺寸小,便于携带,降低成本。
[0037]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 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管、助推杆及推入套管,所述给药管包括前管和后 管,所述前管的前端开设给药口,所述前管的内腔填充有药膏; 所述助推杆的外径与所述前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助推杆置于所述给药管的后管内; 所述推入套管的外径与所述后管的内径相匹配; 给药时,所述推入套管从给药管的后端推入,带动所述助推杆向所述前管的给药口移 动,挤压所述药膏自所述给药口挤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封装于所述后 管的开口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与所述后管的开口端螺纹固 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的外径小于后管的外径, 所述推入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前管的外径相匹配,使所述推入套管套装于所述前管的外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套管的内腔与所述给药口的 对应位置上固定连接封药柱,当所述推入套管套装于所述前管的外侧时,使所述封药柱封 堵于所述给药口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杆的长度大于前管内腔的 轴向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杆和推入套管均为一端开口 的管状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推片;所述助推片与所述后 管的开口处固定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边缘包括一体成型的弧 形舌片。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为橡胶软管。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4121584SQ2014204972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孙宝亭 申请人:天津倍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