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美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84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隐形美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隐形美鼻器,包括呈杆状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一端用于支撑鼻尖内侧的第一支撑部、位于连接部另一端用于支撑鼻翼根部内侧的第二支撑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外侧靠近第二支撑部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形成用于支撑鼻翼的弧形支撑构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呈圆形,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外部均套接有软胶护套。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适配鼻腔内部形状,并且设置具有弹性的软胶护套,降低了隐形美鼻器两端的硬度,提高了隐形美鼻器的舒适性。
【专利说明】隐形美鼻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美鼻器。

【背景技术】
[0003]美鼻器是一种美容常用器械,其用于对鼻子进行塑形,用以纠正鼻形。传统的美鼻器是利用夹持鼻根部的方式对鼻子进行矫形,这种美鼻器是佩戴于鼻子外部,利用弹性结构夹持鼻根,其使用时不够美观,外出使用不够方便,并且采用夹持的方式,鼻根受力较大,舒适性较差。
[0004]为了改善现有外部塑形美鼻器的缺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内置式美鼻器,也叫俏鼻器或隐形美鼻器,由于采用内置矫形的方式,其具有美观、随时使用的优点,然而,现有的内置式美鼻器由于结构不合理,其舒适度较差,甚至在使用时会出现疼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舒适性高的隐形美鼻器。
[0006]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之技术方案如下:
[0007]隐形美鼻器,包括呈杆状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一端用于支撑鼻尖内侧的第一支撑部、位于连接部另一端用于支撑鼻翼根部内侧的第二支撑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外侧靠近第二支撑部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形成用于支撑鼻翼的弧形支撑构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呈圆形,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外部均套接有软胶护套。
[0008]连接部呈弧形杆状结构,凸起部位于连接部弧形外凸的一侧。
[0009]连接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凸起部一体成型。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适配鼻腔内部形状,并且设置具有弹性的软胶护套,降低了隐形美鼻器两端的硬度,提高了隐形美鼻器的舒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形美鼻器的立体图;
[0013]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14]图中:1、连接部;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凸起部;5、软胶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隐形美鼻器包括呈杆状的连接部1、位于连接部I 一端用于支撑鼻尖内侧的第一支撑部2、位于连接部I另一端用于支撑鼻翼根部内侧的第二支撑部3、以及位于连接部I外侧靠近第二支撑部3的凸起部4,凸起部4的外侧成圆弧形,其用于支撑鼻翼,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均呈圆形,且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外部均套接有软胶护套5。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隐形美鼻器在使用时,将隐形美鼻器至于鼻腔内,利用圆形的第一支撑部2支撑鼻尖内侧的部分,将圆形的第二支撑部3至于鼻翼根部内侧,使凸起部4位于外侧(即贴靠顶压鼻翼的一侧),由于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均呈圆形,其能够很好的适配鼻腔内部形状,并且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外部的软胶护套5具有一定的弹性,降低了隐形美鼻器两端的硬度,与鼻腔内部皮肤接触后,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0018]连接部I呈弧形杆状结构,凸起部4位于连接部I弧形外凸的一侧,将连接部I设置为弧形,其能够更好的适配鼻翼的形状并撑起鼻翼,利于鼻翼的矫形。
[0019]连接部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和凸起部4可选用食品级塑料材质,并采用注塑或其他工艺一体成型。
[002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隐形美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杆状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一端用于支撑鼻尖内侧的第一支撑部、位于连接部另一端用于支撑鼻翼根部内侧的第二支撑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外侧靠近第二支撑部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形成用于支撑鼻翼的弧形支撑构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呈圆形,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外部均套接有软胶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美鼻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呈弧形杆状结构,凸起部位于连接部弧形外凸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美鼻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凸起部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A61F5/08GK204092296SQ20142055800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念文 申请人:李念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