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抱头火丹的乳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77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抱头火丹初起恶寒发热,继而在头面部皮肤出现红斑,焮热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放手即复原状,常迅速向周围蔓延。稍高于正常皮面。有时一面消退,一面发展,经过5、6日后患部皮色由鲜红转为暗红,发生膜屑逐渐痊愈。舌红,苔腻,脉浮数。现代医学对此症的治疗一般使用抗菌药。但由于近年来滥用抗菌药,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增加了毒副作用和治疗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抱头火丹的乳膏。它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祛邪的功能,治疗抱头火丹效果好。能达到涂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羚羊角、金银花、白僵蚕、蝉蜕、紫花地丁、牵牛子6种原料药构成。

本发明制剂有关药物成份主要功能与配制。

本发明中的羚羊角,性味咸,寒。含角质蛋白,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等。清热镇痉,清肝熄风,解毒消肿。主治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

本发明中的金银花,性味甘,寒。含银花甙,木犀草素,肌醇,皂甙等。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痈疽,疥癣,恶疮,肿毒,热毒血痢,肺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

本发明中的白僵蚕,性味咸、辛,平。含脂肪,蛋白质,草酸铵等。祛风湿,镇惊,化风痰。主治惊痫,中风抽搐,头痛,咽喉肿痛,失音,风痰,瘰疬等。

本发明中的蝉蜕,性味咸,甘,寒。含甲壳质,异黄质喋呤,赤喋呤等。散风热,透疹,退翳,风疹皮肤发痒,麻疹未透,惊痫。

本发明中的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含甙类,黄酮类,蜡等。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疡,瘰疬恶疮。

本发明中的牵牛子,性味苦,辛,寒,有毒。含牵牛子甙,蛋白质,糖类,脂肪,色素等。泻水,下气,杀虫。主治水肿,喘满,痰饮,便秘,虫积。

抱头火丹的病因病机为血分有热,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或由皮肤粘膜破损感染邪毒而诱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羚羊角2份、金银花20份、白僵蚕18份、蝉蜕15份、紫花地丁25份、牵牛子10份。

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药粉用调和剂按比例制成乳膏外用涂抹患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