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44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护肤化妆品所用到的油脂基本可以分以下几种来源:矿物来源、动物来源、合成提炼和植物来源。随着“回归自然”倾向的绿色护肤理念影响和精炼及提取新技术(分子蒸馏、快速色谱技术、反渗透和超零界萃取等)的应用,目前已经可以提供比以前质量更高、价格合理的超精炼天然有机植物油脂。因此,天然有机植物油脂开始作为有机化妆品原料运用到护肤化妆品,并且逐渐深受人们的青睐。而有机化妆品原料的概念是从有机农业延伸而来,前提同样要求其产品所含的植物成分必须源自于有机植物,即在未受过任何有毒物质、转基因成分和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下,不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杀虫剂、抗生素及生长调节剂种植所得到的农作物,而在后续产品加工中,不添加任何人工香料、色素及石油化学产品等成分,所添加的抗氧化剂都必须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制造过程中不能使用动物实验及利用放射线杀菌。对照有机食品市场的快速增长,有机化妆品市场也将经历一场类似的变革。而在含有天然有机植物油脂的护肤化妆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植物油脂变色和变味,避免化妆品产生变质现象并且维持新鲜度与持效性。但是长期使用会给肌肤带来潜在的健康隐患和一定的刺激。而无抗氧化剂是指不添加油溶性抗氧化剂BHA、BHT等,这些油溶性抗氧化剂虽然添加量小,但是还是会给皮肤带来刺激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皮肤保养,越来越关注护肤品的安全性,以及追求天然护肤。有机精华油作为天然有机植物油脂,不会对肌肤造成任何副作用,并且及时修复受损肌肤,同时提供一种新型护肤流程,在洁面爽肤后使用还可以促进乳液、膏霜等护肤产品的吸收,使肌肤保持健康完美状态,满足消费者的护肤理念,同时让消费者主动融入绿色生态。由此可见,有机精华油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在绿色护肤理念热潮的推动下,天然无刺激、安全性高、无抗氧化剂的有机精华油化妆品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组分重量百分比(%)油脂5~40皮肤调理剂3~30植物赋香剂0.05~1抗氧化剂替代物0.1~10润肤剂余量。优选的,所述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组分重量百分比(%)油脂10~35皮肤调理剂4~25植物赋香剂0.1~0.8抗氧化剂替代物0.5~7润肤剂余量。优选的,所述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组分重量百分比(%)油脂15~25皮肤调理剂5~10植物赋香剂0.1~0.5抗氧化剂替代物1~5润肤剂余量。优选的,所述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组分重量百分比(%)油脂15~25皮肤调理剂10~20植物赋香剂0.1~0.5抗氧化剂替代物1~5润肤剂余量。优选的,所述油脂为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氢化橄榄油癸醇酯类、碳酸二辛酯、沙棘果油、油橄榄果油、角鲨烷、辛基十二醇中的三种以上的混合。优选的,所述皮肤调理剂为花椒油、胶石花菜提取物、药蜀葵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药蜀葵根提取物也可以用蜀葵提取物代替,其提取方法可以是用常规的加热70-90℃进行水提。所述胶石花菜提取物为胶石花菜(GELIDIUMCARTILAGINEUM)提取物(英文全名Gelidiumcargilagineum,ext.;Gelidiumcartilagineum,ext.;GELIDIUMCARTILAGINEUM)。优选的,所述植物赋香剂为玫瑰花油、薰衣草花油、甜橙油、香橼果油、迷迭香叶油、香柠檬果油、甜橙果皮油、苦橙果皮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替代物为山梨坦辛酸酯、甘油辛酸酯、甘油癸酸酯(癸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优选的,所述润肤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C14-22醇、甘油硬脂酸酯、花生醇、山嵛醇、鲸蜡硬脂醇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以上组分可以在国际化妆品原料目录中找到或者在市场上购买到,其中95%以上成分来自于欧盟ECOCERT国际生态认证的天然植物成分,10%以上成分为法国生态及有机保养品认证组织(COSMEBIO)认证的天然植物成分。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油脂,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皮肤调理剂,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植物赋香剂、抗氧化剂替代物和润肤剂,搅拌至均匀透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产品不含有人工色素、矿物油或其他石油类产品、香料和传统的抗氧化剂,相较于普通精华油而言,有相当明显的优异肤感,温和无刺激,具有即时紧肤、长效抗皱和保湿的效果。具体实施例为了更好地阐述本
发明内容,下面用若干较佳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不是对本
发明内容进行限制。原理说明为了满足现代女性对化妆品的安全、健康、天然绿色护肤理念的要求以及对护肤功效迅速可见的诉求,本发明使用了植物来源的抗氧化剂替代物,其抗氧化原理是把植物油脂包裹成大油滴不被氧气氧化,再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植物油脂的不饱和酸光照氧化,从而达到长期有效的抗氧化效果。将本发明的产品涂抹皮肤,很快就能看到肌肤细纹淡化的紧实效果。使用一个月,肌肤的含水量会增加,紧实而又弹性,能淡化肌肤细纹;使用两个月,肌肤的状况进一步改善,锁水能力增强,肌肤更有弹性,能明显淡化肌肤细纹。实施例1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胶石花菜提取物和积雪草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玫瑰花油、山梨坦辛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2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花椒油和胶石花菜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薰衣草花油、山梨坦辛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3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花椒油和胶石花菜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苦橙果皮油、山梨坦辛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4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氢化橄榄油癸醇酯类、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药蜀葵根提取物和胶石花菜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香橼果油、甘油辛酸酯和山嵛醇,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5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沙棘果油、氢化橄榄油癸醇酯类、辛基十二醇和碳酸二辛酯,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药蜀葵根提取物和积雪草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香柠檬果油、甘油癸酸酯和花生醇,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6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花椒油和积雪草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甜橙果皮油、山梨坦辛酸酯和鲸蜡硬脂醇,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7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花椒油和药蜀葵根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迷迭香叶油、山梨坦辛酸酯和C14-22醇,搅拌至均匀透明。实施例8一种兼具即时紧肤和长效抗皱及保湿的无抗氧化剂有机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油橄榄果油、沙棘果油、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角鲨烷,常温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花椒油和药蜀葵根提取物,常温搅拌混合透明均匀,作为B相;(3)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透明均匀,再依次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加入甜橙油、山梨坦辛酸酯和甘油硬脂酸酯,搅拌至均匀透明。对比例一种使用未经过天然认证和认可的普通原料,含有抗氧化剂的普通精华油组合物,由以下配方表内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A组分中的橄榄油,作为A相;(2)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B组分中的白池花子油,作为B相;(3)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取C组分中的角鲨烷、抗氧化剂、玫瑰花油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常温搅拌混合均匀,作为C相;(4)常温下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混合至均匀,再将C相加入B相中,搅拌至溶解均匀。验证实验例1稳定性实验以及结果将含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和对比例的精华油组合物产品分别装5瓶,各放48℃,40℃,常温,-15℃和常温光照进行7天,14天,28天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注:(1)正常:精华油回复常温与刚做好的样板对比,没有颜色,气味等的变化;(2)异常:精华油回复常温与刚做好的样板对比,有颜色,气味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的精华油产品的稳定性相对含对比例的精华油产品的稳定性更好。验证实验例2皮肤刺激性实验以60名女性为对象,分别用注射器取0.03ml含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和对比例的精华油组合物产品置于斑试胶带的药室内,立即将置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和对比例的精华油组合物产品的斑试胶带从下部开始纵向贴于左前臂的正常皮肤上,同时逐个轻压药室以驱除空气,并使试验物均匀分布。试验部位做好标记,以便观察。每隔24小时贴肤一次,揭开贴片后半个小时,则按照CTFA指南(1981年)的术语进行了检查。共进行了6次斑贴实验,贴肤结束后的第6天,为了观察迟发反应,进行了追加检查。数据则利用最后一次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皮肤刺激性试验的鉴定标准见下表: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见下表:结果表明,含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的精华油产品相对含对比例的精华油产品的温和性更好。验证实验例3即时紧肤效果验证试验方法为:30名志愿者(20名女性,10名男性,年龄30~45岁),分别将含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和对比例的精华油组合物产品涂抹于眼周部位,不同样品涂抹时间间隔24h以上,涂抹后5min,30min,4h分别感受紧致效果并打分,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5分为最高分,表示有很强的拉紧效果;4分为有较强的拉紧效果;3分为有明显的拉紧效果;2分为有一点拉紧效果;1分为无拉紧效果,取平均值计算最后得分。结果表明,含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的精华油产品相对含对比例的精华油产品的紧肤效果更明显。验证实验例4保湿抗皱效果评价方法为:30名志愿者(20名女性,10名男性,年龄30~45岁),分别将含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和对比例的精华油组合物产品早晚洗脸后涂抹于脸部,使用保湿测试仪测试保湿数据评价保湿和抗皱效果,最后以打分形式体现保湿和抗皱效果,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注:5分(测试数据:85~100.0%)为最高分,表示有很强的保湿和抗皱效果;4分(测试数据:65~85%)为有较强的保湿和抗皱效果;3分(测试数据:55~75%)为有明显的保湿和抗皱效果;2分(测试数据:35~55%)为有一点保湿和抗皱效果;1分(测试数据:0.1~35%)为无保湿和抗皱效果,取平均值计算最后得分。结果表明,含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的精华油产品相对含对比例的精华油产品的保湿和抗皱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本发明相较普通精华油而言,温和无刺激,稳定性更好,具有即时紧肤、长效抗皱和保湿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