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68825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

背景技术:
胃扭转为全胃或部分胃异常扭转致形态发生变换。新生儿胃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脾胃韧带或胃结肠韧带松弛而致胃固定不良。新生儿胃扭转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让患儿摆固定体位:右前倾位。通过右前倾位的体位和重力作用,让患儿的胃回到正常位置。右前倾位是一个被迫体位,右前倾位姿势为:患儿向左侧侧身,右肩部向前倾斜,患儿上半身抬高约45度,头高脚低位。但是患儿无自主能力,需要借助外物帮助患儿摆此体位。目前市面上没有此类的支撑垫,医院都是拿一些被褥、棉垫来给患儿摆此体位,但是固定效果不好,过程中患儿哭吵、躁动,体位很容易改变,而且患儿容易下滑,容易向左侧侧翻,引起窒息,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安抚作用的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抱枕和约束保护带Ⅰ、约束保护带Ⅱ,所述的支撑垫是由横向支撑垫、纵向支撑垫、臀部支撑垫和防止新生儿向左侧侧翻的防侧翻支撑垫构成,所述的纵向支撑垫与横向支撑垫的一侧边连接,防侧翻支撑垫安装在横向支撑垫的另一侧边上,与纵向支撑垫连接的横向支撑垫侧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10°,臀部支撑垫安装在横向支撑垫低端的端部并同时与纵向支撑垫和防侧翻支撑垫连接,抱枕位于防侧翻支撑垫的上方,抱枕的一端与臀部支撑垫连接,所述的约束保护带Ⅰ和约束保护带Ⅱ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抱枕的两侧,约束保护带Ⅰ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垫上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约束保护带Ⅱ的另一端与防侧翻支撑垫上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横向支撑垫支撑面与纵向支撑垫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γ为95~105°,横向支撑垫支撑面与防侧翻支撑垫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β为95~105°,纵向支撑垫支撑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δ为7~13°。防侧翻支撑垫高出与其连接的横向支撑垫侧边的距离H1为15~25cm。横向支撑垫同一侧边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2为10~30cm。所述的纵向支撑垫与横向支撑垫的连接处为圆弧Ⅰ过渡,圆弧Ⅰ半径R1为30~60mm。所述的防侧翻支撑垫与横向支撑垫的连接处为圆弧Ⅱ过渡,圆弧Ⅱ半径R2为30~60mm。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专为新生儿摆右前倾体位设计的固定支撑垫,横向支撑垫与纵向支撑垫形成向左倾斜的结构,使患儿向左侧侧卧,右肩向前倾斜,利于患儿摆出右前倾体位,且横向支撑垫一侧边是往水平面下方倾斜的设计,能够保证头高脚低。本发明是一个固定的结构,摆体位时,只要将患儿放入,就可以摆出右前倾的体位,再通过约束保护带的固定,过程中无论患儿如何吵闹,体位都不会改变,固定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2、本发明还设置有抱枕,起到安慰患儿的作用,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少患儿的哭闹。同时抱枕是固定在臀部支撑垫上的,抱枕与防侧翻支撑垫、约束保护带Ⅰ、约束保护带Ⅱ能够有效防止患儿侧翻,消除了患儿向左侧侧翻,引起窒息的安全隐患。3、横向支撑垫低端设置有臀部支撑垫,用于支撑患儿臀部,患儿不会下滑,解决了因患儿下滑体位改变的问题。4、通过约束保护带Ⅰ、约束保护带Ⅱ能够调节松紧度,能够适合于不同体型大小的新生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立体图。图2:本发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右视图。图3:本发明支撑垫右视图(未画出臀部支撑垫)。图4:本发明支撑垫立体图。图中:1-横向支撑垫,2-纵向支撑垫,3-约束保护带Ⅰ,4-抱枕,5-臀部支撑垫,6-约束保护带Ⅱ,7-防侧翻支撑垫。A-供患儿右脚伸出的区域,B-供患儿左脚伸出的区域,C-供患儿右手伸出的区域,D-供患儿左手伸出的区域,E-患儿头部放置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如图1-图4所示,包括支撑垫、抱枕4和约束保护带Ⅰ3、约束保护带Ⅱ6,所述的支撑垫是由横向支撑垫1、纵向支撑垫2、臀部支撑垫5和防止新生儿向左侧侧翻的防侧翻支撑垫7构成,所述的纵向支撑垫2与横向支撑垫1的一侧边连接,防侧翻支撑垫7安装在横向支撑垫1的另一侧边上,与纵向支撑垫2连接的横向支撑垫侧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10°,优选6~8°,臀部支撑垫5安装在横向支撑垫低端的端部并同时与纵向支撑垫2和防侧翻支撑垫7连接,抱枕4位于防侧翻支撑垫7的上方,抱枕的后端与臀部支撑垫5连接,抱枕的前端向横向支撑垫1的高端处延伸,所述的约束保护带Ⅰ3和约束保护带Ⅱ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抱枕中部的两侧,约束保护带Ⅰ3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垫2上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约束保护带Ⅱ6的另一端与防侧翻支撑垫7上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横向支撑垫1支撑面与纵向支撑垫2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γ为95~105°,优选98~101°,横向支撑垫1支撑面与防侧翻支撑垫7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β为95~105°,优选96~98°,纵向支撑垫2支撑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δ为7~13°,优选9~10°。所述的防侧翻支撑垫7高出与其连接的横向支撑垫1侧边的距离H1为15~25cm,优选20cm。横向支撑垫1同一侧边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2为10~30cm,优选18~22c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横向支撑垫一侧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横向支撑垫1支撑面与纵向支撑垫2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γ、横向支撑垫1支撑面与防侧翻支撑垫7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β、纵向支撑垫2支撑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δ、防侧翻支撑垫7高出与其连接的横向支撑垫1侧边的距离H1、横向支撑垫1同一侧边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2的具体数值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只要能够保证新生儿摆出右前倾体位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支撑垫2与横向支撑垫1的连接处为圆弧Ⅰ过渡,圆弧Ⅰ半径R1为30~60mm,优选R1为40~50mm。所述的防侧翻支撑垫7与横向支撑垫1的连接处为圆弧Ⅱ过渡,圆弧Ⅱ半径R2为30~60mm,优选R2为40~50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圆弧Ⅰ半径R1、圆弧Ⅱ半径R2的数值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也可以不设置圆弧Ⅰ、圆弧Ⅱ,只是使用效果欠佳。本发明可以采用柔软的棉质材料制作,可以采用其他柔软的材料制作。使用过程:先打开约束保护带Ⅰ3、约束保护带Ⅱ6,将患儿放入支撑垫中,患儿的头部放置在横向支撑垫1高端的端部附近(即图1中标注的患儿头部放置的位置E处或是其附近),患儿左侧身体位于横向支撑垫1上,患儿右肩向左倾斜,背部通过纵向支撑垫2支撑,患儿的右脚从供患儿右脚伸出的区域A中伸出,靠在抱枕4上,患儿的左脚从供患儿左脚伸出的区域B中伸出,靠在抱枕4或是防侧翻支撑垫7上,患儿的右手从供患儿右手伸出的区域C中伸出,环抱在抱枕4上,患儿的左手从供患儿左手伸出的区域D中伸出,环抱在抱枕4或是放置在防侧翻支撑垫7上,然后根据患儿的体型大小调节好约束保护带Ⅰ3、约束保护带Ⅱ6的松紧度,将约束保护带Ⅰ3、约束保护带Ⅱ6的另一端通过子母贴分别固定在纵向支撑垫2和防侧翻支撑垫7上。下面通过一些试用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