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6695阅读:2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唇疱疹属于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于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中医被称为“上火”,好发于口唇、口角,常由感冒、发热、疲劳,睡眠不足、心情抑郁、压力大、紧张焦虑等因素引起,致使免疫力下降,使潜伏于体内的疱疹病毒大量繁殖,导致嘴角起泡而发病。发病开始有灼热感,继而群集水泡、糜烂、结痂,病程约一周左右,可复发。目前常用阿昔洛韦、喷昔洛韦、病毒唑、干扰素等抗病毒药治疗,这些抗病毒药物治单纯疱疹的有效率虽然很高,但是易复发,且已被发现有耐药株发生。因此,研发一种在实践中能够有效治疗口唇疱疹且不易复发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病毒药物治单纯疱疹易复发的问题,提供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能够治疗口唇疱疹,见效快、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选取蛇蜕和明矾作为中药组分,按照如下组分重量百分比:蛇蜕50-80%,明矾20-50%,用芝麻油调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按照如下组分重量百分比:蛇蜕75%,明矾25%,用芝麻油调制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蛇蜕50-80%,明矾20-50%,其制备方法是:将蛇蜕洗净晒干,然后利用洗净晒干后的蛇蜕包裹所需计量的明矾,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烧成灰,加入芝麻油混匀调制黏糊状,即得。

进一步,所述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烧成灰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放在砂锅内以武火加热,待蛇蜕烧完、明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粉末,研细,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病毒药物治单纯疱疹易复发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能够治疗口唇疱疹,而且使用简便,具有治疗口唇疱疹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选取蛇蜕和明矾作为中药组分,按照如下组分重量百分比:蛇蜕50-80%,明矾20-50%,用适量芝麻油调制而成。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选方式,该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按照如下组分重量百分比:蛇蜕75%,明矾25%,用适量芝麻油调制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蛇蜕50-80%,明矾20-50%,其制备方法是:将蛇蜕洗净晒干,然后利用洗净晒干后的蛇蜕(不需特别炮制)包裹所需计量的明矾,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烧成灰,加入适量芝麻油混匀调制,得到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芝麻油的加入量满足能够使烧成的灰能够调制成黏糊状即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选方式,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烧成灰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放在砂锅内,以武火加热,待蛇蜕烧完、明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粉末,研细,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病毒药物治单纯疱疹易复发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能够治疗口唇疱疹,而且使用简便,具有治疗口唇疱疹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优点。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蛇蜕75%,明矾25%,其制备时首先将蛇蜕洗净晒干,然后利用洗净晒干后的蛇蜕(不需特别炮制)包裹所需计量的明矾,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放在砂锅内,以武火加热,待蛇蜕烧完、明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粉末,研细,然后加入适量芝麻油混匀调制成黏糊状,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蛇蜕55%,明矾45%,其制备时首先将蛇蜕洗净晒干,然后利用洗净晒干后的蛇蜕(不需特别炮制)包裹所需计量的明矾,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放在砂锅内,以武火加热,待蛇蜕烧完、明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粉末,研细,然后加入适量芝麻油混匀调制成黏糊状,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蛇蜕65%,明矾35%,其制备时首先将蛇蜕洗净晒干,然后利用洗净晒干后的蛇蜕(不需特别炮制)包裹所需计量的明矾,将包裹好明矾的蛇蜕放在砂锅内,以武火加热,待蛇蜕烧完、明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粉末,研细,然后加入适量芝麻油混匀调制成黏糊状,即得。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进行口唇疱疹的治疗时,睡前取调制好的药物,用棉签涂抹于患处即可。

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对患有口唇疱疹的79名患者利用本发明的治疗口唇疱疹的中药进行治疗,患者年龄2-67岁。患者症状如下:由嘴角起泡而发病,开始有灼热感,继而群集水泡、糜烂、结痂,病程约一周左右,可复发。

治疗方法:每晚睡前涂抹于患处。

治疗效果:3-7天后,治愈病例74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73%,治愈率93.61%。随访2年内仅复发3例,复发率3.80%。

典型案例

1.李某某,男,20岁,患者上唇中部稍偏右起水疱,轻度痒痛,约1周左右,水疱干枯结痂,但基底仍红并逐渐增大、变硬,无不适。剥去痂皮,基底少许糜烂渗液,反复不愈。用本发明中药6天后结痂脱落,2年内未复发。

2.孙某某,男,8岁,患儿下唇邻近口周皮肤痒痛、色红,随即出现成簇密集分布小米粒大小透明水泡,无发热,诊断为单纯疱疹,未予治疗,疱疹很快破渍,用本发明中药5天后结痂脱落,10年内未复发。

3.吕某某,女,21岁,患者初始左下唇出现一淡红色小丘疹,质软,无疼痛、瘙痒、肿胀等不适,后皮损有所增大并伴少许渗出,遂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被诊断为复发性口唇疱疹,予阿昔洛韦口服及酞丁胺擦剂、达维邦外用后渗出能有所缓解,但停药不久后渗出再次发作,误以为疱疹复发,后皮损仍缓慢增大,呈乳头瘤样增生,表面凹凸不平,触之易出血,触痛。用本发明中药3天后结痂脱落,1年内未复发。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