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9634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



背景技术:

疮疡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疾患。《外科启玄》说:“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苦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疮之一字,所包者广矣。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

中医外治法认为:初期的阳证疮疡,以“消”为贵,可以选用箍围药金黄散、玉露散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以箍集围聚,收束疮毒;阴证疮疡,仍以“消”为贵,治法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痰为主;半阴半阳治法为散瘀消肿,行气活血。

浅表软组织感染和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证都属于中医学疮疡的范畴,多因内生或外感火毒、阳热之邪而发生,导致局部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其病因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就有记载:“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又曰:“痈疽原是火毒生。”从而表现为局部“阳热肿痛”之证,发展至“热盛肉腐,肉腐成脓”阶段。中医外治通常以清热解毒消肿、提脓祛腐为治疗大法;

机体深部脓肿属于中医“痈”的范畴,该病也因内生或外感火毒、热邪而发生,导致局部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初期表现为局部“阳热肿痛”之证,进而发展“热盛肉腐,肉腐成脓”阶段。治以箍毒消肿、提脓祛腐为大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木芙蓉3-4、生南星1-2、藤黄1-2、樟脑1-2、薄荷油4-5、辅料适量。

所述的一种治疗溃疡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

木芙蓉、生南星、藤黄、樟脑等按照重量份混匀,干燥后粉碎后再加入薄荷油混匀,最后以适量羊毛脂、凡士林加热溶解后作为辅料与上述药物搅拌混匀,灌装,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主要有木芙蓉、藤黄、生南星、 樟脑、薄荷油等中药经特殊工艺调制而成。在我院乃至我省历经多年临床应用,证实其适应病症广泛,对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类疾病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而且在国外试用也备受欢迎。通过临床实践和动物试验均证实本发明疗效确切。

(2)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临床各科室,疗效确切、显著:在普外科,应用本发明外敷为主治疗初期疮疡103例,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6例,治疗早期早期褥疮30例,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24例,在血管外科,本发明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52例,在乳腺外科,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30例,在骨科,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5例;风湿科的王桂珍等应用本发明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在肾内科,本发明外敷治疗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32例;在妇科,应用本发明在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在炎症早期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护理领域,本发明在早期局限性皮肤坏死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一、方药方解

本发明主要有木芙蓉、藤黄、生南星、薄荷油、樟脑等经特殊工艺调制而成。(1)木芙蓉:《本草纲目》:“木芙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自从80年代以来,国内广泛开展了对针对木芙蓉的抗炎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报导其抗炎作用确切。(2)藤黄:《救生苦海》:“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对口发背:滴花烧酒,磨藤黄敷,不住手敷之。”美国药典第十版才将藤黄收藏,因此国外有关藤黄的研究不多。在国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藤黄有一定抑菌作用(3)生南星:《中国药典》:“南星燥湿化痰、散结消肿,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国内临床和动物试验均观察到生南星有抗菌抑菌作用。

(4)樟脑:《本草纲目》:“状如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具有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止痛、止痒。(5)薄荷油:《中国医学大辞典》:“薄荷油辛,凉,无毒。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宜,主疼痛。”Anderson等研究发现,外用薄荷油可减少疼痛,增加皮肤的抗菌抑菌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本发明药物组成研究中发现,其5个组成药物中基本上皆具有不同程度抗炎、抑菌、透皮吸收作用,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进一步开展对本发明抗炎作用机制研究,为其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1、本发明药理学研究 通过实验发现本发明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样足肿胀,同时能够抑制棉球诱发的大鼠肉芽肿增生。显示本发明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2、本发明组成药物药理学研究(1)木芙蓉:动物试验表明,木芙蓉对小鼠巴豆油耳炎症、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趾肿胀、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等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杆菌和球菌也都有抑制。(2)藤黄:抑菌试验表明,藤黄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3)生南星:尽管对生南星毒性作用研究较多,但对其外用药理学作用研究较少,临床主要应用其散结消肿的药理学作用。(4)樟脑:用力涂擦局部可使皮肤发红,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并有微弱的局部麻醉与防腐作用,继之有麻木感,可镇痛、止痒并消除炎性反应。樟脑还有抗真菌作用,复合物麝香草酚樟脑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菌作用。樟脑可作为良好的透皮促进剂促进药物吸收。(5)薄荷油:和冰片的药理学作用一样,薄荷油的药理作用也主要是促进透过皮肤和黏膜吸收作用和其抑菌、抗炎、镇痛作用。

由本发明组成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看出,本发明组成中的主要药物木芙蓉、藤黄、生南星,能够起到抑菌、消除急慢性炎症、消肿散结功效;而佐使药物樟脑、薄荷油,既能发挥促进主药(木芙蓉、藤黄、生南星)透皮吸收,又能增强抗炎和镇痛作用。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诠释了传统本发明配伍的科学和严谨,充分发挥了传统复方中药外用“多靶作用”的优势,使其对多种感染和非感染病症起着独特的疗效。也预示着对其进一步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对阑尾炎保守治疗:使用本实施例右下腹部外敷治疗前超声结果;

图2 为阑尾炎保守治疗:使用本实施例右下腹部外敷治疗后超声结果;阑尾明显缩小;

图3为丹毒(网状淋巴管炎)使用本实施例治疗前临床红肿热痛的状态:

图4为丹毒(网状淋巴管炎)使用本实施例治疗后临床红肿热痛的改变:

图5为浅表软组织感染,使用本实施例外敷前的创面:

图6为浅表软组织感染,使用本实施例外敷后创面的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疮疡的中药膏,其是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制得:

木芙蓉3、生南星1、藤黄1、樟脑1、薄荷油4、辅料适量。

所述的一种治疗溃疡的中药膏,制备方法为:

木芙蓉、生南星、藤黄、樟脑等按照重量份混匀,干燥后粉碎后再加入薄荷油混匀,最后以适量羊毛脂、凡士林加热溶解后作为辅料与上述药物搅拌混匀,灌装,即得。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

1、浅表软组织感染中药膏均匀外敷,层厚3~5 mm,外敷范围超过病变范围。如果病灶中央有溃破处,外敷时予以避开。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

2、人体深部脓肿 均匀外敷在彩超定位的病灶处,药膏厚0.5~0.8 cm,范围超出肿块边缘2 cm,药膏上加盖塑料纸,塑料纸周围用宽胶布密封,以免药外漏,其上再用敷料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

临床疗效总结

1、本实施例年处方量12000张

2、制剂品种的病例数(病房+门诊):6400

3、临床疗效小结:

经过40余年的临床观察表明,我们发现本实施例临床疗效确切,临床适应病(症)广,中医主要是“阳热肿痛”类病症,如疮疡和无名肿毒;西医主要软组织感染类疾病(如疖、脓肿、痈、丹毒、阑尾脓肿等)和非感染性炎症类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等)。由本实施例组成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组成中的主要药物木芙蓉、藤黄、生南星,能够起到抑菌、消除急慢性炎症、消肿散结功效;而佐使药物冰片、薄荷油,既能发挥促进主药(木芙蓉、藤黄、生南星)透皮吸收,又能增强抗炎和镇痛作用。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诠释了传统本实施例配伍的科学和严谨,充分发挥了传统复方中药外用“多靶作用”的优势,使其对多种感染和非感染病症起着独特的疗效。

4、适用疾病小结:

感染性疾病:疖、痈(西医浅表脓肿)、有头疽(西医痈)、肠痈(西医阑尾脓肿)、丹毒

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瘿痈(亚急性甲状腺炎)、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浅静脉炎

5、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本药使用安全,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