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4711发布日期:2019-11-08 21:18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背景技术:

犊牛腹泻发病率高,死亡率大,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导致牛只死亡与养牛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许多新的旨在减少经济损失的干预策略已经制定并已实施,如疫苗、药物处理和牛群管理等,但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依然很显著。如据2007全美动物健康监测系统(NAHMS)乳制品报告指出,幼犊期腹泻发病率范围在10%~35%之间,57%断奶犊牛死亡是由腹泻所致,而其大多数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韩国2014年报道,犊牛腹泻所致死亡数占牛死亡总数的53.4%。挪威每年饲养奶牛28万头,2006年由于犊牛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接近1千万美元。目前我国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可高达70%~100%,严重的病死率高达30%~50%以上。增加初乳抗体从母畜到小牛的转移,似乎是控制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最有效方法,实验也表明在奶牛干奶期使用疫苗可增加初乳中轮状病毒特异抗体,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症状。然而,一些作者认为商业疫苗在临床上并非这么有效。犊牛在出生时口服疫苗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故不作推荐。尽管针对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在增加,以及连续强调对冠状病毒的初乳转移优化被动免疫,但犊牛腹泻依旧是引起犊牛发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据统计,牛A组轮状病毒(BRV-A)、牛冠状病毒(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诺如病毒(BNoV)、牛宝病毒(nebovirus)、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99和隐孢子虫(C.parvum)与犊牛腹泻显著相关(P<0.05)。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主要是一种病原感染所致,但腹泻犊牛常见的是混合感染。每一个病原体的流行及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都可能会因不同地区、不同的农场管理法和牛群规模而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条件性致病特点”。这不仅应允了崔治中教授所提出的“条件致病性病毒”的概念,而且也提示我们在对这类疾病的防治中,不仅要重视对病原、疫苗与药物作用的认识与把握,而且更要对临床实际中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不同“初始条件”进行认识与把握,才能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与处理更加准确与全面,也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防治效果。目前除过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99和隐孢子虫(C.parvum)有特异性的针对病原体治疗措施以外,国外对于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采取液体辅助治疗,疗效有限。国内已有很 多中药治疗犊牛腹泻的报道与专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大多仅限于临床辨证而不区分不同病原(常见病原有10多种)的感染所致;尤其是忽视犊牛病毒性腹泻易造成脱水伤阴与阳气衰竭之病证,普遍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或配合抗菌药物等治疗,而造成疗效不稳定等局限性,以至于迄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稳定而有效的中兽药著名产品。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600241.5,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腹泻的中药,其主要原料的重量份为,牵牛花藤20-30,松针10-20,大青叶10-20,生姜3-8,生产方法如下:将牵牛花藤,松针,大青叶、生姜分别切碎,混合,加总重量3-5倍的清水煮沸10-20分钟,过滤,每公斤滤液加1公斤花生油混合,给腹泻奶牛灌服,滤渣加入到普通的奶牛饲料中,给健康奶牛采食,防治腹泻。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510347464.4,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犊牛下痢的中药复合物及其口服剂,该中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白头翁10~30份、黄柏10~30份、厚朴10~30份、龙胆10~30份、艾叶10~30份、千层塔5~20份、黄连5~15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292614.7,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腹泻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兽用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复方药物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硫酸庆大霉素:6.0~12份;元胡:15~30份;酵母粉:15~20份;明矾:15~30份;黄腐酸钠:15~25份;丁香:15~25份;白胡椒:15~30份;吴茱萸:15~30份;肉桂:15~25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510432648.0,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幼畜腹泻的新组方制剂及其应用,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磺胺嘧啶钠4~6g;磺胺对甲氧嘧啶2~4g;新诺明钠4~6g;TMP0.7~0.9g;制成全量5ml。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200819.8,公开了一种治疗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按重量份数计白头翁5-8份,秦皮4-6份,黄芩4-6份,黄连3-5份,金银花3-5份,连翘2-4份,黄柏2-4份,车前子2-4份,槟榔1-3份,甘草1-3份,该中药口服液通过煎煮法制得。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074663.9,公开了一种治疗犊牛大肠杆菌病的中药配方,其组分比为:黄芪、党参、防风、苦参、猪苓、瞿麦、焦厚朴、炒车前子40-42%,地榆炭、侧柏炭、焦山楂、焦神曲46-48%,扁蓄、香附8-10%。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910229678.6,公开了一种治疗犊牛腹泻的中药,该中药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经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黄柏5-15、黄芩5-15、葛根5-15、黄连5-15、白芍5-15、苍术5-15、石榴皮5-15、黄芪5-15、熟地5-15、甘草5-15。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410733576.9,公开了一种治疗犊牛腹泻的中药口服液及 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口服液由黄连19-20份、白头翁29-30份、金银花27-29份、黄芩30-32份、甘草30-31份、青蒿25-30份、茵陈27-30份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可以制成黄白双花口服液。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010236396.1,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腹泻的复方博落回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犊牛由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一种或数种感染造成的腹泻,见效快的复方博落回注射液及其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的制备方法。每100L注射液包括:博落回提取物0.2~3kg,乙酰甲喹2~8kg、氧氟沙星1~7kg,水杨酸钠6~24kg、二甲基甲酰胺20L,95%乙醇20L,盐酸5L,余量为注射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针对性高、疗效稳定、组成简单、加工生产方便的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的:制附子2份、黄连1份、苦参1份、炙甘草1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将制附子加水先煎2小时,再加入黄连、苦参和炙甘草煎2-3次,每次煎30分钟,浓缩得到含生药1g/ml的制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配方中:制附子回阳救逆而固本,温中止泻为主药;黄连与苦参清热燥湿而止泻为臣药,炙甘草气血双补,阴阳双调,并有监制附子毒副反应的作用,为佐使药。诸药并用,共奏回阳固本、气血双补、清热燥湿与温中止泻之功,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可采用口服或灌服方式,犊牛100毫升/次/头,2次/日,连用2-5天。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由于现代病原致病学说的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致使不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原虫感染性犊牛腹泻,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都非常普遍;以及许多人错误地将清热解毒类中药等同于抗菌与抗病毒药物(而实际上由于大多数中药抗菌抗病毒的最低有效浓度太高,在临床实际中很难达到,几乎都可以被判为“无效”药物),致使清热解毒类寒凉药物成为人们治疗犊牛腹泻的最多选择,而常常忽视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类中药容易造成犊牛阳虚体质,以及犊牛腹泻易脱水造成阴伤与阳气衰竭之证候,致使其临床疗效很难稳定与理想。因此,本发明在对犊牛腹泻中兽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制附子回阳固本、温中止泻为主药;黄连与苦参清热燥湿而止泻为臣药,炙甘草气血双补、阴阳双调,并有监制附子毒副反应的作用,为佐使药。诸药并用,共奏回阳固本、气血双补、清热燥湿与温中止泻之功。其次,当前大多数中药辨证施治都仅是根据临床证候来进行辨治的,而缺 少对不同病原的认识、把握与处理,就造成了其临床疗效的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与犊牛腹泻相关的病原多可达10多种以上,它们所引起的腹泻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其病理转归与治疗效果却常常有很大不同。因此,本发明在对犊牛腹泻中兽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进现代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与技术,在对犊牛腹泻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研究,成功地开发出了本发明药物组方及其加工与使用方法,在临床上所治疗的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病例中,50%以上病例2-3天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原抗原检测转阴);在所治疗的病例中几乎无一例死亡,经过5天的治疗而全部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以下缺点:

1、本发明根据当前犊牛腹泻防治中,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类中药应用非常普遍容易造成犊牛阳虚体质;以及犊牛腹泻易脱水造成阴伤、阳气衰竭之病证,采用寒热药并用,回阳固本、温中止泻与清热燥湿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同类西药辅助治疗作用单一,同类中药治疗清热燥湿而忽视脱水易致阴伤与阳气衰竭之病证甚或死亡的不足,获得了对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4-5天全部治愈,对其它由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与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所致的犊牛腹泻,在5-10内治愈,其结果明显优于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

2、本发明是在引进现代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克服了同类中药治疗犊牛腹泻仅限于临床辨证而不区分不同病原(常见病原有10多种)感染所致,容易造成疗效不稳定的局限,使其针对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更加稳定与可靠;

3、本发明采用现代工艺制成口服或灌服制剂,使其储藏、运输以及使用更为安全与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中药组,编号3160078犊牛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的结果,检测时间为2016年1月19日。

图2为实施例中,中药组,编号3150910犊牛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的结果,检测时间为2016年1月19日。

图3为实施例中,中药组,编号3160078犊牛第3天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的结果,检测时间为2016年1月21日。

图4为实施例中,中药组,编号3150910犊牛第3天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的结果,检测时间为2016年1月21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组分制备得到的:制附子2kg、黄连1kg、苦参1kg、炙甘草1kg;其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将制附子加水先煎2小时,再加入黄连、苦参和炙甘草煎2-3次,每次煎30分钟,浓缩得到含生药1g/ml的制剂。

安全性验证:本发明组合物中附子是中医药临床中最常用的一味药,但因为其具有较大的毒性,也是中医药中最难用的一味中药。有鉴于此,该发明药物在文献资料验证的基础上,对其安全性进行实验研究,以及在临床使用中进行了观察,都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1、文献验证:

据报道,附子中所含乌头碱0.2毫克即可引起人中毒,2-6毫克即可致人死亡。然而据文献报道:

(1)如果用药对证,合理配伍,在人上一昼夜应用0.3克-600克,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无毒副反应发生(邢斌主编.危症难病倚附子[M].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44.);

(2)实验研究表明,中附子单煎液与附子甘草单煎混合液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基本相同,但后者的LD50值是前者的5.48倍,而附子-甘草合煎液中总乌头碱含量则明显降低,且测不出LD50,推测附子与其配伍可显著提高小鼠对乌头类生物碱的耐受性而减毒(却翎,叶冰,毛晓健,等.乌头类药对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0):182-185.);

(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附子主要含有单酯型生物碱和微量的双酯型生物碱,而单酯型生物碱的毒性较双酯型生物碱大大降低,但其疗效仍存,因此单酯型生物碱是判断其药效的重要依据。煎煮试验结果表明,煎煮0.5h后,3种双酯型生物碱完全消失,而煎煮1h后,总单酯型生物碱和总生物碱均达到了峰值,分别为:2.9001mg/g和4.8320mg/g。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单酯型生物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均逐渐下降(龚又明,邓广海,林华.不同煎煮时间对熟附子生物碱的影响[J].今日药学,2011,21(12):727-733.)。

2、毒性实验:该发明处方制剂在制作完成后,首先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在昆明系小白鼠进行了该药的急性毒性试验,其LD50为33.33g/kg,95%可信限为26.74~37.71g/kg,根据农业部《新兽药一般毒性试验技术要求》之规定,大白鼠超过5g/kg.W可视为实际无毒,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制剂为实际无毒产品。

3、临床验证:本发明药物单独使用,或与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配合应用治疗犊牛腹泻,均未发现附子中毒等毒副不良反应的发生,详见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2016年1月19日到3月12日,在西安某牧业有限公司第二奶牛场进 行了2批临床治疗对照试验。试验共治疗了73头腹泻犊牛,其中母牛犊腹泻59例,公牛犊腹泻14例;精神佳14例,较佳者35例,精神低沉者24例;食奶量正常者49例,少量者10例,不食奶者14例;体温39.5℃以下者(正常范围之内)56例,39.5℃以上者17例;黏软便者49例,稀水便者21例,血痢3例。治疗分3组进行。

1、治疗分组:

(1)中药组:32例,采用本发明专利中药口服治疗。每头犊牛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5天一个疗程,有效者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不效者改用或配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如图1-2所示,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24例为轮状病毒性腹泻,8例为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者所致腹泻;

(2)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组:21例,治疗采用庆大霉素、乙酰甲喹或百球清等配合复合维生素B、黄芪多糖与口服补液盐等,用量用法按说明。5天一个疗程,不愈不死亡者继续治疗。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15例为轮状病毒性腹泻,6例为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所致腹泻;

(3)配合治疗组:20例,采用本发明专利中药口服+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方法见前2条。5天一个疗程,不愈不死亡者继续治疗。治疗前经病原抗原快速诊断卡检测粪便,14例为轮状病毒性腹泻,6例为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者所致腹泻。

2、疗效标准:

①治愈:粪便、体温、食欲及精神状态、口色、舌苔等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如图3-4所示,病原抗原检测转阴;

②有效:粪便积分减少,体温、食欲及精神状态、口色、舌苔等临床症状好转,但没有恢复正常,病原抗原检测转阴不明显;

③无效:体温、食欲及精神状态、口色、舌苔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或加重或死亡,病原抗原检测没有转阴,甚或加重者。

3、治疗结果:

(1)中药组3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其中24例轮状病毒性腹泻2-5天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3.25天;8例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者,5-9天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7天。临床未见附子中毒等毒副反应。中药治疗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组21例,治愈17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0.95%。其中轮状病毒性腹泻15例,治愈13例,治愈率为86.7%,治愈时间5-10天,平均7.23天;死亡2例,分别为第3天与第5天死亡。其它6例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者,治愈4例,治愈率为66.7%,治愈时间5-10天,平均治愈时间为8.25天;2例死亡,分别为第4天与第5天死亡。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3)配合组2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其中14例轮状病毒性腹泻3-5天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3.50天;其它8例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者5-10天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6.13天。临床未见附子中毒等毒副反应。配合治疗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4、本发明组合物效果总结:

(1)本发明药物及其配合抗生素等常规方法治疗犊牛腹泻共计52例,均取得了100%的治愈率,尤其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分别于2-5天与3-5天全部治愈,均获得了比较理想 的临床治疗效果,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在与本发明药物配合应用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在治疗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与大肠杆菌K99等所致的犊牛腹泻上,配合应用似乎稍好于单纯的本发明药物,前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13天,较后者的7天短0.87天,但二者时间均比较长,尤其是不稳定,短的5天,长的9天或10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改进;

(2)本发明药物及其配合抗生素等常规方法治疗犊牛腹泻,与单纯的抗生素等常规方法相比较,无论是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还是其它由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等所致的犊牛腹泻,其疗效都显著地要好。前二者虽然治疗时间有长短,但无1例死亡,治愈率为100%;而后者则有4例死亡,总体治愈率为80.95%;轮状病毒性腹泻治愈率为86.7%,其它的为6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从以上2条来看,本发明药物对轮状病毒性犊牛腹泻效果比较好,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其治愈时间也只有2-5天,可以作为治疗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较理想方法。如果能够根据病情,配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由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大肠杆菌K99或其混合感染等所致的犊牛腹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治愈时间普遍较长,达5-10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改进;

(4)本发明药物单独使用,或与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配合应用,都未发现附子中毒等毒副不良反应发生,结合文献与毒性试验安全验证,说明本发明药物是安全可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