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7649阅读:255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中医认为神经性头痛分为风邪入脑型,瘀阻脑络型,肝经风火型,肝阳上亢型,痰浊上蒙型等。风邪入脑型头痛者,头一侧痛甚,或左或右,呈跳痛、掣痛,经年不愈,每因冒风受寒或情绪不畅而诱发;舌苔薄白,脉弦或紧,治疗时应以疏风、活血、止痛为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狗脊4-6份、杜仲8-10份、川芎8-10份、连翘4-6份、白茅根2-4份、干姜2-4份、通草6-10份、石楠藤6-10份。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狗脊5份、杜仲9份、川芎9份、连翘5份、白茅根3份、干姜3份、通草8份、石楠藤8份。本发明中药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效:狗脊味苦、甘,性温。功效: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冷,腿软乏力,以及风湿痹痛。杜仲味甘,性温。功效:补益肝肾,壮筋健骨。主治肝肾不足,头晕乏力,腰膝酸软,阳痿,尿频;孕妇腰酸,胎动不安。川芎味辛,性温。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连翘味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病高热、斑疹,疮疡肿毒,瘰疬,丹毒、乳痈等病症。白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作用。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通草味甘,性寒。功效:清热、利水、通乳。主治湿热内蕴,小便短赤,乳汁不通等病症。石楠藤归肝、脾经。祛风湿,舒筋络,强腰膝,除痹痛。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咳嗽气喘,肾虚咳嗽,阳痿。本发明采用以上原料,科学配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由下列重量原料制成:狗脊4克、杜仲8克、川芎8克、连翘4克、白茅根2克、干姜2克、通草6克、石楠藤6克。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由下列重量原料制成:狗脊5克、杜仲9克、川芎9克、连翘5克、白茅根3克、干姜3克、通草8克、石楠藤8克。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由下列重量原料制成:狗脊6克、杜仲10克、川芎10克、连翘6克、白茅根4克、干姜4克、通草10克、石楠藤10克。临床实验效果:1、基本资料临床观察病例共78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14-63岁,平均36.5岁。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均具有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的典型症状。2、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水煎服用,早晚各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头痛病症完全消失。显效:头痛消失,偶有复发,头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短。无效:头痛无明显减轻。4、治疗效果统计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一个月,进行回访,治愈42例,显效33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53.8%,总有效率为96.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