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320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

【技术背景】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弱等。胃痛(12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胃痛破坏了患者的胃粘膜。胃痛患者的胃粘膜受到很大的刺激,进而影响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胃痛使得患者的胃部出现不良的刺激,很同意诱发胃部出血和水肿,进而导致胃部出血。胃痛可以诱发其他的胃肠疾病。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它的病发预示着人体的胃肠出现了一些异样。如果患者不及时的治疗会引发更加严重的胃肠疾病,甚至产生一些癌症。胃痛还打破了人体神经细胞的正常。人体的神经细胞会在疼痛的刺激下发生一些病变反应。所以患者要加强治疗和预防。

现代社会胃痛在人们中发生率很高,因此,发明一种制作简便、效果明显的药方有很重大的必要性,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金不换、草豆寇、桂皮、姜黄。

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金不换15克、草豆寇15克、桂皮15克、姜黄15克。

3.将上述组份的中药全部研未,混合均匀,然后装瓶备用。

4.将研未的中药一次倒出2克,开水冲服,一天三次。

5.本药剂以10天为一疗程。

各组份的中药药性如下:

金不换:中草药,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刚唇形目唇形科相思子属。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胃腹胀满、消化不良、胃痛等。起镇痛、催眠及镇静作用。

草豆寇:芳香化湿中药,主治:食欲不振、胃腹胀痛,恶心呕吐。

桂皮: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

姜黄:姜黄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

本发明的治疗胃痛的中药,具有容易收集,经济适用,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如下:

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金不换、草豆寇、桂皮、姜黄。

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金不换15克、草豆寇15克、桂皮15克、姜黄15克。

3.将上述组份的中药全部研未,混合均匀,然后装瓶备用。

4.将研未的中药一次倒出2克,开水冲服,一天三次。

5.本药剂以10天为一疗程。

用上述方式制作的中药剂治疗胃痛,一般一个疗程均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配方,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组成:金不换、草豆寇、桂皮、姜黄。本发明的治疗胃痛的中药,具有容易收集,经济适用,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韦翁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翁鸣
技术研发日:2016.06.27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