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9838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临床上,称脚胫肿大者为湿脚气;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水湿之邪感受于下,经络不得宣通而致病。证见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或有在胫前生臁疮者。脚气既影响日常生活,又影响个人形象,而且容易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还容易传染给家人,严重时还可导致继发性感染。现有治疗脚气的药物多为杀菌性的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极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内外兼治,疗效确切。

所述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外用药,所述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水蓼1-5份,桑白皮1-3份,桃花3-8份,大腹皮8-12份,苍术4-8份,吴茱萸8-12份,钻地风8-12份,防已5-10份,茄根5-10份,松节3-8份,黄柏3-8份,海藻1-3份,紫草1-3份,生姜皮2-6份,槟榔3-8份。

所述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内服药,所述的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鱼腥草1-5份,马齿苋3-8份,菊花3-8份,酸浆2-6份,桑叶1-3份,薄荷4-8份,藿香1-5份,穿心莲5-10份,蒲公英8-12份,夜交藤3-8份,肉桂5-10份,伸筋草8-12份,白芷5-10份,知母5-10份,五加皮8-12份,木瓜8-12份,葫芦巴8-12份。

优选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水蓼3份,桑白皮2份,桃花5份,大腹皮10份,苍术6份,吴茱萸10份,钻地风10份,防已8份,茄根8份,松节5份,黄柏5份,海藻2份,紫草2份,生姜皮4份,槟榔5份。

优选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鱼腥草3份,马齿苋5份,菊花5份,酸浆4份,桑叶2份,薄荷6份,藿香3份,穿心莲7份,蒲公英10份,夜交藤5份,肉桂8份,伸筋草10份,白芷8份,知母8份,五加皮10份,木瓜10份,葫芦巴10份。

各中药作用机理:

水蓼:辛,平。功能主治: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桑白皮:甘;辛;性寒。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桃花:苦;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活血化瘀。主水肿;脚气;痰饮;利水通便;砂石淋;便秘;闭经;癫狂;疮疹。

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经。功能主治:下气,宽中,利水。治腹胀,泻痢,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钻地风:淡,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活血。用于风湿筋骨痛,四肢关节酸痛。

防已: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肺;脾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疥癣疮肿;高血压病。

茄根:甘辛,寒。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松节: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大骨节病,跌打肿痛。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海藻:苦、咸,寒。归肝、胃、肾经。功能与主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生姜皮:辛,凉。入脾、肺经。功能主治:行水消肿。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槟榔:性温,味苦、辛。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气。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水肿脚气。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酸浆:酸苦,寒。入肺、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藿香:性微温,味辛。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蒲公英:苦、干,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夜交藤:甘微苦,平。归入心、肝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与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葫芦巴:性温,味苦。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天然中草药配制而成,配伍科学,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外用药具有杀菌止痒、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内服药具有通经活血、祛湿散寒、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功效,本发明通过內调加外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能够治愈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等湿性脚气症状。

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湿性脚气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6-70岁之间,主要症状有: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

2、治疗方法:

外用药每日一剂,水煎,临睡前泡脚半小时以上;

内服药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3天一疗程,根据患病严重程度用药3-5个疗程。

3、疗效标准

痊愈:脚痒、糜烂、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等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脚痒、糜烂、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等临床症状减轻;

无效:各种临床症状均无缓解。

4、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在用药3-5疗程后,93人痊愈,5人有效,治愈率93%,有效率98%。

典型病例

王某,男,56岁,脚趾间及脚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严重时会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脚趾肿胀、麻木、腿膝软弱,舌质暗,苔薄,脉沉。曾使用多种治疗脚气的西药外用药治疗,由于用药疗程太长,无法坚持,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加内服药结合,用药3个疗程即见好转,坚持用药5个疗程,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脚部皮肤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

朱某,女,32岁,脚趾间潮湿糜烂,瘙痒,脚部麻木冷痛,手足不温,大量运动后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皮肤暗沉无光泽。曾使用多种治疗脚气的西药外用药治疗,停药反复,效果不佳,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加内服药结合,用药2个疗程即见好转,坚持用药3个疗程,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脚部皮肤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所述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水蓼1份,桑白皮1份,桃花3份,大腹皮8份,苍术4份,吴茱萸8份,钻地风8份,防已5份,茄根5份,松节3份,黄柏3份,海藻1份,紫草1份,生姜皮2份,槟榔3份。

所述的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鱼腥草1份,马齿苋3份,菊花3份,酸浆2份,桑叶1份,薄荷4份,藿香1份,穿心莲5份,蒲公英8份,夜交藤3份,肉桂5份,伸筋草8份,白芷5份,知母5份,五加皮8份,木瓜8份,葫芦巴8份。

实施例2

所述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所述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水蓼3份,桑白皮2份,桃花5份,大腹皮10份,苍术6份,吴茱萸10份,钻地风10份,防已8份,茄根8份,松节5份,黄柏5份,海藻2份,紫草2份,生姜皮4份,槟榔5份。

所述的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鱼腥草3份,马齿苋5份,菊花5份,酸浆4份,桑叶2份,薄荷6份,藿香3份,穿心莲7份,蒲公英10份,夜交藤5份,肉桂8份,伸筋草10份,白芷8份,知母8份,五加皮10份,木瓜10份,葫芦巴10份。

实施例3

所述的治疗湿性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所述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水蓼5份,桑白皮3份,桃花8份,大腹皮12份,苍术8份,吴茱萸12份,钻地风12份,防已10份,茄根10份,松节8份,黄柏8份,海藻3份,紫草3份,生姜皮6份,槟榔8份。

所述的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鱼腥草5份,马齿苋8份,菊花8份,酸浆6份,桑叶3份,薄荷8份,藿香5份,穿心莲10份,蒲公英12份,夜交藤8份,肉桂10份,伸筋草12份,白芷10份,知母10份,五加皮12份,木瓜12份,葫芦巴12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