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急救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52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急救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急救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对于喜欢外出旅行的人,必不可少的会携带医疗急救包,但是每个人对医疗用品的需求不同,如有些身体有病的人员,在他们需要药品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取出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用型急救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用型急救包,包括下盖、上盖、拉链、把手、应急盒和应急辅助机构;

上盖通过拉链安装在下盖上,下盖和上盖上分别具有下存储槽和上存储槽,把手安装在下盖的侧壁上,下盖上还设有供应急盒移动的应急槽,应急槽的开口朝向把手一侧,应急盒对应应急槽位置安装在下盖上;

应急辅助机构包括滑动块、限位筒、限位卡块、第一复位件、导向轮、牵引绳和第二复位件;滑动块可移动安装在把手上,限位筒安装在下盖内,限位卡块可移动安装在限位筒上,限位卡块移动可使其部分进入应急槽内,限位卡块通过第一复位件与限位筒连接,导向轮安装在下盖内,牵引绳第一端与滑动块连接,牵引绳第二端穿过导向轮与限位卡块连接;称应急盒靠近应急槽最深处一侧的内壁为定位内壁,限位卡块在自然状态下时,应急盒移动可使定位内壁与限位卡块相抵靠;第二复位件安装在应急槽内,并位于应急盒靠近应急槽最深处的一侧。

优选地,上盖对应上存储槽内安装有网袋。

优选地,下盖对应下存储槽内安装有弹性条带。

优选地,下盖对应下存储槽内可拆卸安装有分隔板。

优选地,下盖对应应急槽下方安装有限位滑槽,应急盒上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可移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

优选地,当定位内壁与限位卡块相抵靠时,应急盒上与定位内壁相对一侧的外壁与应急槽开口所在的下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本发明使用时可以在下存储槽和上存储槽放一些普通的医疗用品,在应急盒内放入急需的药品,一般状态下,应急盒在限位卡块和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有效的固定在应急槽内,当急需应急盒内的物品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滑动块拉动牵引绳,牵引绳克服第一复位件的弹力拉动限位卡块移动,应急盒失去限位卡块的阻力后会被第二复位件推动,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及时取出应急盒内的药瓶,推动应急盒也可以方便的通过限位卡块和第二复位件实现再次固定。本发明使用方便,方便使用者快速取出急需药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用型急救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用型急救包,包括下盖1、上盖2、拉链3、把手4、应急盒5和应急辅助机构;

上盖2通过拉链3安装在下盖1上,下盖1和上盖2上分别具有下存储槽11和上存储槽21,把手4安装在下盖1的侧壁上,下盖1上还设有供应急盒5移动的应急槽12,应急槽12的开口朝向把手4一侧,应急盒5对应应急槽12位置安装在下盖1上;

应急辅助机构包括滑动块61、限位筒62、限位卡块63、第一复位件64、导向轮65、牵引绳66和第二复位件67;滑动块61可移动安装在把手4上,限位筒62安装在下盖1内,限位卡块63可移动安装在限位筒62上,限位卡块63移动可使其部分进入应急槽12内,限位卡块63通过第一复位件64与限位筒62连接,导向轮65安装在下盖1内,牵引绳66第一端与滑动块61连接,牵引绳66第二端穿过导向轮65与限位卡块63连接;称应急盒5靠近应急槽12最深处一侧的内壁为定位内壁,限位卡块63在自然状态下时,应急盒5移动可使定位内壁与限位卡块63相抵靠;第二复位件67安装在应急槽12内,并位于应急盒5靠近应急槽12最深处的一侧。

本发明使用时可以在下存储槽11和上存储槽21放一些普通的医疗用品,在应急盒5内放入急需的药品,一般状态下,应急盒5在限位卡块63和第二复位件67的作用下,有效的固定在应急槽12内,当急需应急盒5内的物品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滑动块61拉动牵引绳66,牵引绳66克服第一复位件64的弹力拉动限位卡块63移动,应急盒5失去限位卡块63的阻力后会被第二复位件67推动,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及时取出应急盒5内的药瓶,推动应急盒5也可以方便的通过限位卡块63和第二复位件67实现再次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上盖2对应上存储槽21内安装有网袋22,下盖1对应下存储槽11内安装有弹性条带13,便于在上存储槽21和下存储槽11内放入物品,下盖1对应下存储槽11内可拆卸安装有分隔板14,简单实现下存储槽11内物品分层。

本实施方式中,下盖1对应应急槽12下方安装有限位滑槽15,应急盒5上安装有限位块51,限位块51可移动安装在限位滑槽15内有效防止应急盒5从应急槽12内脱离。

本实施方式中,当定位内壁与限位卡块63相抵靠时,应急盒5上与定位内壁相对一侧的外壁与应急槽12开口所在的下盖1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