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09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康复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床。



背景技术:

康复床是骨科康复治疗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用品,病人休息、注射、术后康复锻炼都会用到康复床,中风偏瘫、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腰部肌肉扭伤等都要通过康复床治疗。目前的骨科康复床大多都是普通的康复床,功能较为单一,只是将患者腿部固定在一个角度不动,或者只有抬腿运动,患者腿部活动方式单一,时间稍长,就会使得原本就容易引起疲劳抽筋的腰部、臀部、腿部肌肉痉挛,行成结节条索阳性体征,从而加重患者病情,造成骨科治疗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康复床的动作单一,造成骨科治疗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康复床,包括供患者卧躺的床板、用于带动患者腿部活动并且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的一对康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康复机构旋转并且固定在所述床板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康复机构包括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其转动的转盘、用于支撑患者小腿且位于所述转盘上方的支撑板、两端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转盘铰接的第一连接臂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间隔设置并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转盘铰接的第二连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固定在所述床板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机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一电机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的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的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向下弯曲的第三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的第一延伸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杆并与所述转盘铰接的第一套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延伸杆和所述第一套管相对运动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的第二延伸杆、套设于所述第二延伸杆并与所述转盘铰接的第二套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延伸杆和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运动的第二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且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臂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机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二电机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还包括设在所述床板上靠近患者腿部一端的一对牵引机构和限制患者相对于所述床板滑动的挡柱。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床板端部的滑轮、固定在所述床板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机以及一端连接患者腿部和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牵引绳。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电机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三传感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康复床通过在床板上设置可辅助患者将小腿抬起放下的一对康复机构,并且在床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将康复机构向床板两侧旋转的驱动机构,使得康复床可以辅助患者实现腿部的抬起、放下以及向外张开的动作,丰富了患者腿部的动作,加快了患者血液循环,避免了患者腰部、臀部、腿部肌肉痉挛,从而提高了患者骨科疾病的治疗效率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康复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康复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康复床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发明中电机的驱动方式,可以是直接驱动,也可以是通过减速器等间接驱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康复床包括供患者卧躺的床板10、用于带动患者腿部活动并且设置在所述床板10上的一对康复机构20、用于驱动所述康复机构20旋转并且固定在所述床板10上的驱动机构30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30电性连接的控制器40,优选地,所述床板10为台阶状,具体地,所述床板10靠近患者上半身的部分高于靠近患者下半身的部分。所述控制器40可以是电脑、平板、手机等具有控制功能的电子装置,所述康复机构20包括由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其转动的转盘21、用于支撑患者小腿且位于所述转盘21上方的支撑板22、两端与所述支撑板22及所述转盘21铰接的第一连接臂23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3间隔设置并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板22及所述转盘21铰接的第二连接臂24。

具体的,一对所述康复机构20分别设置在床板10上靠近患者大腿根部的位置,患者小腿放置于支撑板22上,支撑板22与转盘21通过第一连接臂23和第二连接臂24铰接连接,使得患者小腿放在支撑板22上可以做抬起和放下运动,床板10上还固定设置有驱动所述康复机构20旋转的驱动机构30,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患者自身的病情,通过调整控制器40以控制驱动机构30的启动、停止、转角以及转速等,方便将康复机构20的运动调节到治疗效果最佳的状态。驱动机构30驱动康复机构20带着患者腿部做张开合并运动,最终实现患者腿部的抬起、放下以及张开合并的动作,丰富了患者腿部的动作,加快了患者血液循环,避免了患者腰部、臀部、腿部肌肉痉挛,从而提高了患者骨科疾病的治疗效率。另外,支撑板22上还设置有用若干绑带224,治疗时,用绑带224将患者小腿与支撑板22固定,以防止患者小腿随康复机构20活动时掉落。

请参见图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30为固定在所述床板10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40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31。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机31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一电机31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40的第一传感器50。所述第一传感器50可以是用于检测第一电机31轴转速的光电传感器,例如光电编码器,也可以是固定在床板10底部或第一电机31外壳的电磁传感器等。具体地,第一传感器50检测第一电机31轴的旋转角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经过处理计算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电机31,从而实现第一电机31运行的调整。

请参见图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2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3铰接的第一支撑部22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4铰接的第二支撑部2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22且向下弯曲的第三支撑部223。具体地,患者的小腿靠近脚跟的位置放置在第一支撑部221,小腿靠近膝盖的位置放置在第二支撑部222,小腿中央的小腿肚放置在第三支撑部223,由于小腿肚肌肉较多,并向下隆起,所以将第三支撑部223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状,符合人体工学,使得患者小腿放在支撑板22上后更加舒适。

请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23包括与所述支撑板22铰接的第一延伸杆231、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杆231并与所述转盘21铰接的第一套管232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延伸杆231和所述第一套管232相对运动的第一锁紧机构233;所述第二连接臂24包括与所述支撑板22铰接的第二延伸杆241、套设于所述第二延伸杆241并与所述转盘21铰接的第二套管242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延伸杆241和所述第二套管242相对运动的第二锁紧机构243。对于不同的患者,大腿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小腿抬起后的高度也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臂23和第二连接臂24设置为可伸缩连接臂,当患者的大腿较长时,首先将第一锁紧机构233和第二锁紧机构243松开,然后将第一延伸杆231和第二延伸杆241向上拔起,待拔起的长度达到合适的值时,此时将第一锁紧机构233和第二锁紧机构243锁紧,然后进行康复治疗。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可以是螺丝锁紧,例如在第一套管232上设置第一螺纹通孔2331,第二套管242上设置第二螺纹通孔2431,然后在第一螺纹通孔2331中设置第一螺丝2332,第二螺纹通孔2431中设置第二螺丝2432,当需要锁紧时,拧紧第一螺丝2332和第二螺丝2432,将第一螺丝2332和第二螺丝2432的一端分别抵住第一延伸杆231和第二延伸杆241实现锁紧,反之当需要松开时,拧松第一螺丝2332和第二螺丝2432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也可以是其他锁紧,例如在第一延伸杆231及第二延伸杆241上设置凹槽(附图未标示),在第一套管232和第二套管242设置可插入凹槽中的弹柱(附图未标示)等方式。

请参见图2,进一步地,所述康复机构2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21上且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臂23旋转的第二电机60,所述第二电机60与所述控制器40电性连接。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机60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二电机60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40的第二传感器70。通过第二电机60带动康复机构20的抬起和放下,用电动代替手动,减轻了医生和患者的劳动负担,另外,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患者自身的病情,通过调整控制器40以控制第二电机60的转速进而控制患者小腿抬起放下的速度、角度等运动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述第二传感器70可以是用于检测第二电机60轴转速的光电传感器,例如光电编码器,也可以是固定在床板10底部或第二电机60外壳的电磁传感器。具体地,第二传感器70检测第二电机60轴的旋转角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经过处理计算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电机60,从而实现第二电机60运行的调整。

请参见图1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还包括设在所述床板10上靠近患者腿部一端的一对牵引机构80和限制患者相对于所述床板10滑动的挡柱90。所述牵引机构80包括固定在所述床板10端部的滑轮81、固定在所述床板10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器40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机82以及一端连接患者腿部和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81并连接所述第三电机82的牵引绳83。腿部的伸缩运动和牵引治疗相结合能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另外,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患者自身的病情,通过调整控制器40以控制第三电机82的启动、停止、转角以及转速等,方便将牵引机构80的运动调节到治疗效果最佳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挡柱90可移除的安装在床板10上,例如在床板10上设置凹槽(附图未标示),需要牵引治疗时,将挡柱90插入凹槽即可,或者在床板10底部设置气缸110,并在床板10上设置对应的通孔11,将挡柱90安装在气缸110活塞轴上,当需要牵引时,启动气缸110,将挡柱90从通孔11向上伸出,实现对患者的限位等方式。

优选地,挡柱90的外形可设置为马鞍状,符合人体工学,使患者更佳舒适,挡柱90的安装位置为患者裆部或者腋下。

请参见图3,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床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电机82轴旋转角度并将所述第三电机82轴的旋转角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40的第三传感器100。所述第三传感器100可以是用于检测第三电机82轴转速的光电传感器,例如光电编码器,也可以是固定在床板10底部或第三电机82外壳的电磁传感器。具体地,第三传感器100检测第三电机82轴的旋转角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经过处理计算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三电机82,从而实现第三电机82运行的调整。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在牵引绳83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84,通过拉力传感器84监测患者受到的牵引力,并根据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