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38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虚,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是一种慢性疾病,。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主要病情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慢性疾病能否向愈与胃气之盛衰关系极大,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须不忘维护胃气,用药取其平和,不用大温大热、大苦大寒之品,遇脾胃虚寒者以益气健脾为主,使补气而不壅滞,不碍胃,并常佐理气通降之品,以宣畅气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实施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计为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5-30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计为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10-20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计为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18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各味药材,洗去杂质,干燥后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2)取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粗粉,加入药材总量5-10倍量的水浸泡1-3小时,然后煎煮1-4次,每次1-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60℃条件下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得水提浓缩液;

3)往步骤2)中的滤渣中加入药材总量5-10倍量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过滤,合并滤液,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60℃条件下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得醇提浓缩液;

4)合并步骤2)和3)浓缩液,干燥,将浸膏粉碎,制剂。

本发明所述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一种调理脾虚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制剂及各组成成分在调理脾虚中的应用。

本发明处方及配伍分析:

人参:甘微苦,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白术: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怀山药: 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 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肤的功效。

本发明处方以人参、黄芪为君药,补元气、固表生津、安神之功效,白术、茯苓、怀山药为臣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利水渗湿,诸药共奏补脾益气功效。

本发明优点:该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材来源广,制剂成本低,各组分协调配合,具有疗效好、标本兼治、侧重调理的治疗优势; 调理脾虚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只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18份。

实施例2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15份。

实施例3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20份。

实施例4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25份。

实施例5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10份。

实施例6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30份。

实施例7

处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各28份。

实施例1-7制备工艺为:

1)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各味药材,洗去杂质,干燥后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2)取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粗粉,加入药材总量5-10倍量的水浸泡1-3小时,然后煎煮1-4次,每次1-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60℃条件下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得水提浓缩液;

3)往步骤2)中的滤渣中加入药材总量5-10倍量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过滤,合并滤液,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60℃条件下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得醇提浓缩液;

4)合并步骤2)和3)浓缩液,干燥,将浸膏粉碎,制剂。

实验例1:

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脾虚患者临床志愿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40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8年。症状: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

2、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颗粒剂,每日3次,一次一袋,7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3、治疗结果 根据临床观察,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58人,明显好转29人,有效6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9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