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15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国际头痛学会将其定义为“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的以突发突止的、短暂的电击样疼痛为特点的单侧疾病”TN的年发病率约3-5/10万人,多于40岁以后起病,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的病因和疼痛机制不明。目前有两种发病学说:一是中枢病变学说,三叉神经中枢通路中类似癫痫活动所致;二是周围性病变学说,病变部位在半月节或脑桥之间的神经根部分,可能是多种致病因素(例如:Gardner认为桥小脑角异常位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使半月节感觉根和相邻的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性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叠加,达到一定总和而激发半月节内神经元产生疼痛。继发性的病因多与血管畸形、动脉瘤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带状疱疹、蛛网膜炎等有关,现有的治疗大多采用药物或手术,现有的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奥氮平等类药物治疗,但此类药物在治疗时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佳,且治疗的成本高,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0-30份、炙甘草10-20份、细辛14-34份、当归5-9份、蒺藜1-10份、胆星8-16份、川芎6-14份、白附子24-36份、蔓荆子2-8份、黄芪4-16份、红花3-7份、桃仁5-10份、郁金3-9份、山栀22-30份、夏枯草3-7份、夜交藤10-18份、郁李仁9-16份、柴胡1-5份、五灵脂2-6份、知母3-8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2-28份、炙甘草12-18份、细辛20-28份、当归6-8份、蒺藜2-9份、胆星10-14份、川芎8-12份、白附子26-34份、蔓荆子3-7份、黄芪6-14份、红花4-6份、桃仁6-9份、郁金4-8份、山栀24-28份、夏枯草4-6份、夜交藤12-16份、郁李仁10-15份、柴胡2-4份、五灵脂3-5份、知母4-7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5份、炙甘草15份、细辛24份、当归7份、蒺藜5份、胆星12份、川芎10份、白附子30份、蔓荆子5份、黄芪10份、红花5份、桃仁7.5份、郁金6份、山栀26份、夏枯草5份、夜交藤14份、郁李仁12.5份、柴胡3份、五灵脂4份、知母5.5份。优选地,所述白芍、炙甘草、细辛的重量比为22-28:12-18:20-28。优选地,所述当归、蒺藜、胆星的重量比为6-8:2-9:10-14。优选地,所述川芎、白附子、蔓荆子的重量比为8-12:26-34:3-7。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6-12倍量的水浸泡1-2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20-40min后,加入2-4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30-50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4-8倍量水,大火煎煮1-2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本发明中,白芍有补血养血的功能;炙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蒺藜可以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胆星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川芎是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白附子可逐寒湿、祛风痰、镇痉;蔓荆子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黄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红花可以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郁金可以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能;将本发明的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熬制,将原料持续进行煎煮,使得药效全部进入药汤中,本发明的药物配方科学合理,且疗效显著,更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安全无副作用,治愈率高,适合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0份、炙甘草10份、细辛14份、当归5份、蒺藜1份、胆星8份、川芎6份、白附子24份、蔓荆子2份、黄芪4份、红花3份、桃仁5份、郁金3份、山栀22份、夏枯草3份、夜交藤10份、郁李仁9份、柴胡1份、五灵脂2份、知母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6倍量的水浸泡1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20min后,加入2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30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4倍量水,大火煎煮1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2份、炙甘草12份、细辛20份、当归6份、蒺藜2份、胆星10份、川芎8份、白附子26份、蔓荆子3份、黄芪6份、红花4份、桃仁6份、郁金4份、山栀24份、夏枯草4份、夜交藤12份、郁李仁10份、柴胡2份、五灵脂3份、知母4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7.5倍量的水浸泡1.25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25min后,加入2.5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35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5倍量水,大火煎煮1.25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5份、炙甘草15份、细辛24份、当归7份、蒺藜5份、胆星12份、川芎10份、白附子30份、蔓荆子5份、黄芪10份、红花5份、桃仁7.5份、郁金6份、山栀26份、夏枯草5份、夜交藤14份、郁李仁12.5份、柴胡3份、五灵脂4份、知母5.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8倍量的水浸泡1.5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30min后,加入3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40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6倍量水,大火煎煮1.5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实施例四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28份、炙甘草18份、细辛28份、当归8份、蒺藜9份、胆星14份、川芎12份、白附子34份、蔓荆子7份、黄芪14份、红花6份、桃仁9份、郁金8份、山栀28份、夏枯草6份、夜交藤16份、郁李仁15份、柴胡4份、五灵脂5份、知母7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10.5倍量的水浸泡1.75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35min后,加入3.5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45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7倍量水,大火煎煮1.75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实施例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30份、炙甘草20份、细辛34份、当归9份、蒺藜10份、胆星16份、川芎14份、白附子36份、蔓荆子8份、黄芪16份、红花7份、桃仁10份、郁金9份、山栀30份、夏枯草7份、夜交藤18份、郁李仁16份、柴胡5份、五灵脂6份、知母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取白芍、炙甘草、细辛、当归、蒺藜、胆星、川芎、白附子、蔓荆子,将上述原料依次切碎后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在一起,并放入12倍量的水浸泡2h,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大火煎煮40min后,加入4倍量水继续大火煎煮50min,得到煎煮液;S3,按照份量配比称取黄芪、红花、桃仁、郁金、山栀、夏枯草、夜交藤、郁李仁、柴胡、五灵脂、知母,将上述原料放入煎煮液中,放入8倍量水,大火煎煮2h,过滤,即可得到一种神经内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将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选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实验组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水煎口服,一天三次,一次150ml,持续治疗30天,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下:痊愈显著有效一般有效无效实验组311261对照组1510196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药物对于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疗效,治愈率高。典型案例:例1,张某,男,56岁,自述三叉神经痛2年,触摸面部或情绪激动时会触发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右侧面颊、下颌如闪电样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持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一个月,痊愈,至今未复发。例2,田某,女,62岁,面颊时常疼痛,且反复发作,持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45天,痊愈,至今未复发。例3,耿某,男,65岁,口唇颊车下颌部微麻,颊部潮红,流泪流涎,甚至微风拂面,即可促发阵痛,服用本发明的药物60天,病状明显减轻。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