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947阅读:99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出的是中医药领域用于艾灸的一种艾灸饼。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环境的变化,或由先天禀赋不足造成营养水平和免疫力低下,脏腑气机壅滞不畅、机能紊乱。从中医学角度,艾灸能够起到平衡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但现有艾灸所使用的通常为艾绒或艾蒿棒,没有其它辅助药物的添加,所以对疾病治疗作用单一,对某些疾病不能产生综合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艾灸所使用的艾蒿原料单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艾灸饼。该艾灸饼通过在灶心土、桂枝、香附、地黄、山萸肉、柴胡、麝香和艾绒的混合制饼,解决艾灸用品成分组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按质量,由黄河下游冲积粘沙土经柴草熏烧多年的灶心土40份、桂枝8份、香附7份、地黄10份、山萸肉15份、柴胡10份和麝香5份,经与5份艾绒混合压制成饼状。

积极效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成的艾灸饼,除了起到普通艾灸的作用,还调节脏腑机能,改善微循环、气滞血瘀、气虚体寒体质,改善人体微循环,经过脏腑循环,达到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男女科、儿科,尤其对前列腺炎、乳腺炎、盆腔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类风湿、高血压、抗癌抑衰有特效。适宜作为艾灸的药物原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按质量,由黄河下游冲积粘沙土经柴草熏烧多年的灶心土40份、桂枝8份、香附7份、地黄10份、山萸肉15份、柴胡10份和麝香5份,经与5份艾绒混合压制成饼状。

根据不同病症,按穴位上垫有导热垫片,在导热垫片上放置艾灸饼,点燃艾灸饼,通过艾灸饼的燃烧发热作用于经络,使药物蒸发被穴位吸收,作用于脏腑,平衡阴阳,从而使药物成分对人体疾病产生治疗的作用。

所使用的药物成分的药理作用:

桂枝,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香附,归经:入肝、三焦经。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炒炭止血。

地黄,药理作用:1. 降血糖:怀庆地黄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2. 止血:生地、熟地煎剂、生地炭、熟地炭灌胃, 对小鼠均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毛细管法)。3. 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地黄70%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有抗凝血酶作用,对内毒素引起的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对抗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4.治疗肝炎:临床报道地黄和甘草合用,无论是肌注或口服对传染性肝炎都有一定作用,促进肝功能恢复,尤以ALT下降显著且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5.治疗白喉:以生地黄为主,配合连翘、黄芩、麦冬、玄参的抗白喉合剂,服用后多再4D内退热,假膜消失,咽痛好转。

山萸肉,功用: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此外还有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柴胡,主治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麝香,药理作用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盖麝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痫、症瘕诸病,经络壅闭。

艾灸饼所使用的中药协同作用产生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效果。

经临床试验,根据不同病症采用本发明艾灸饼进行艾灸,对不同病症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

技术原理:本艾灸饼辅以艾绒燃烧,不但能固本养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能,还可以扶持和保养先天之本,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取得脏腑经脉及其相连属器官组织之目的。用于腹部或背腰部及四肢、头颈,以促进经气循行疏通,任督二脉,十二经疏通后又可促使五脏六腑的气机滋生和恢复。本发明所述,此灸饼经炮制出模后,增强了灸疗的热敏传感渗透强度和深度,是普通艾灸的几十倍的能量,弥补了传统灸疗渗透力的不足,增大了灸疗的面积和循行路线,也解决了认穴不准,疗效不佳的问题。该灸饼具有火足力壮、温而不峻、缓而不急、安全无毒,适于各种康复场所和亚健康人群。黄河下游的粘沙土是一种黄色的、质地均匀的、松散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它具有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富含碳酸钙、经灶底多年柴草熏烧,又经加工后的功效可用于虚寒血证,其性温而和,“以藏为用”,其性味辛温、味甘淡,归脾胃经,善于温中止血、止呕、止吐,凡吐衄、便血、崩漏属于虚寒者宜之。应用时,可单味应用,治吐血,即单用该品研末水煎饮服;治吐血、鼻衄不止,单用该品水淘取汁,和蜜同服。若虚寒出血,量多不止,阴血易耗,常配温阳之品,以增温中止血之效,更宜佐以滋阴、养血之品同用,俾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和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