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855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认为皮肤瘙痒,起红斑丘疹是因为过敏反应引起的;中医则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湿热造成的。凡是人体皮肤的疾病,都是人体内部的病引起。中医学认为,“诸疮痛痒皆属于火”,兼有湿侵入肌肤,蕴藏于皮里膜外的腠理之间,阻碍了血液的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的通道被阻塞,通道变狭窄了,湿热过多就溢出(冲破)了皮肤表层,形成了丘疹。这个湿和热是由肝经湿热所致,肝经湿热蔓延至皮肤,从而形成湿疹。中医认为“痒是痛之微,痛是痒之极”,痒是轻微的痛,痛是极度的痒,痛痒源于火,所以痒就是火。湿疹严重者奇痒难忍,彻夜难眠。轻微者只有丘疹,而且不痛不痒。

目前,治疗湿疹医生一般会选择维C加地塞米松和一些临床药组合而成,但治疗天数不能过长,容易加重病情,使病情由局部转为全身性,如继续用药,有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情况发生。另外药膏也是治疗湿疹使用较多的产品,只是较容易反复。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但副作用较多。如果较长时间或短期内大剂量使用外用激素制剂,还会致药物依赖性皮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对湿疹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和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黄芪0.1-16份、黄柏0.1-16份、车前子0.1-16份、金银花0.1-16份、蒲公英0.1-16份、当归0.1-16份、三七0.1-16份、泽泻0.1-16份、牡丹皮0.1-16份、川穹0.1-16份、益母草0.1-16份、荷叶0.1-16份、乌梅0.1-16份、桔梗0.1-16份、柴胡0.1-16份、川牛膝0.1-16份、陈皮0.1-16份、蝉蜕0.1-16份、细辛0.1-16份、黄精0.1-16份、紫苑0.1-16份、防风0.1-16份、仙鹤草0.1-16份、栀子0.1-16份、贝母0.1-16份、茯苓0.1-16份、党参0.1-16份、五味子0.1-16份、百合0.1-16份、牡丹皮0.1-16份、甘草0.1-16份、吴茱萸0.1-16份、附子0.1-16份、葛根0.1-16份、地龙0.1-16份、薏米仁0.1-16份、花椒0.1-16份、鱼腥草0.1-16份、仙鹤草0.1-16份、桃仁0.1-16份、连翘0.1-16份、鸡内金0.1-16份、茵陈0.1-16份、苦参0.1-16份、大黄0.1-16份、白鲜皮0.1-16份、王不留行0.1-16份、细辛0.1-16份、槐花0.1-16份、地榆0.1-16份、桑枝0.1-16份、蛇床子0.1-16份、透骨草0.1-16份、生地0.1-16份。

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优选为:黄芪0.1-13份、黄柏0.1-13份、车前子0.1-13份、金银花0.1-13份、蒲公英0.1-13份、当归0.1-13份、三七0.1-13份、泽泻0.1-13份、牡丹皮0.1-13份、川穹0.1-13份、益母草0.1-13份、荷叶0.1-13份、乌梅0.1-13份、桔梗0.1-13份、柴胡0.1-13份、川牛膝0.1-13份、陈皮0.1-13份、蝉蜕0.1-13份、细辛0.1-13份、黄精0.1-13份、紫苑0.1-13份、防风0.1-13份、仙鹤草0.1-13份、栀子0.1-13份、贝母0.1-13份、茯苓0.1-13份、党参0.1-13份、五味子0.1-13份、百合0.1-13份、牡丹皮0.1-13份、甘草0.1-13份、吴茱萸0.1-13份、附子0.1-13份、葛根0.1-13份、地龙0.1-13份、薏米仁0.1-13份、花椒0.1-13份、鱼腥草0.1-13份、仙鹤草0.1-13份、桃仁0.1-13份、连翘0.1-13份、鸡内金0.1-13份、茵陈0.1-13份、苦参0.1-13份、大黄0.1-13份、白鲜皮0.1-13份、王不留行0.1-13份、细辛0.1-13份、槐花0.1-13份、地榆0.1-13份、桑枝0.1-13份、蛇床子0.1-13份、透骨草0.1-13份、生地0.1-13份。

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优选为:黄芪0.1-10份、黄柏0.1-10份、车前子0.1-10份、金银花0.1-10份、蒲公英0.1-10份、当归0.1-10份、三七0.1-10份、泽泻0.1-10份、牡丹皮0.1-10份、川穹0.1-10份、益母草0.1-10份、荷叶0.1-10份、乌梅0.1-10份、桔梗0.1-10份、柴胡0.1-10份、川牛膝0.1-10份、陈皮0.1-10份、蝉蜕0.1-10份、细辛0.1-10份、黄精0.1-10份、紫苑0.1-10份、防风0.1-10份、仙鹤草0.1-10份、栀子0.1-10份、贝母0.1-10份、茯苓0.1-10份、党参0.1-10份、五味子0.1-10份、百合0.1-10份、牡丹皮0.1-10份、甘草0.1-10份、吴茱萸0.1-10份、附子0.1-10份、葛根0.1-10份、地龙0.1-10份、薏米仁0.1-10份、花椒0.1-10份、鱼腥草0.1-10份、仙鹤草0.1-10份、桃仁0.1-10份、连翘0.1-10份、鸡内金0.1-10份、茵陈0.1-10份、苦参0.1-10份、大黄0.1-10份、白鲜皮0.1-10份、王不留行0.1-10份、细辛0.1-10份、槐花0.1-10份、地榆0.1-10份、桑枝0.1-10份、蛇床子0.1-10份、透骨草0.1-10份、生地0.1-10份。

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或糖浆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所述胶囊制备的包括以下步骤:

a、将黄芪、黄柏、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当归、三七、泽泻、牡丹皮、川穹、益母草、荷叶、乌梅、桔梗、柴胡、川牛膝、陈皮、蝉蜕、细辛、黄精、紫苑、防风、仙鹤草、栀子、贝母、茯苓、党参、五味子、百合、牡丹皮、甘草、吴茱萸、附子、葛根、地龙、薏米仁、花椒、鱼腥草、仙鹤草、桃仁、连翘、鸡内金、茵陈、苦参、大黄、白鲜皮、王不留行、细辛、槐花、地榆、桑枝、蛇床子、透骨草、生地原料药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细粉;

b、将上述超微细粉加入1-5倍量的乙醇,在50-100℃醇化100分钟,再加1-5倍量的水,在80℃保温100分钟,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混合液,过滤混合液得滤液,过滤的中药残渣重复以上提取步骤;合并两次滤液,用孔径在1000um,截留分子量在300KCalton的耐高温高截留率卷式纳滤膜,分离出滤液中的大颗粒物质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得膏体,干燥膏体,粉碎得粉末;

c、将上述步骤b收集的药粉罐装胶囊。

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200目细筛,使能通过20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5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的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a、先将所述原料药黄芪、黄柏、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当归、三七、泽泻、牡丹皮、川穹、益母草、荷叶、乌梅、桔梗、柴胡、川牛膝、陈皮、蝉蜕、细辛、黄精、紫苑、防风、仙鹤草、栀子、贝母、茯苓、党参、五味子、百合、牡丹皮粉碎成粗粉过筛,细粉备用;未过筛粗粒放入多功能提取罐加乙醇提取2次得浸膏;

b、将剩余原料药加乙醇提取2次;

c、将两次滤液合并得浸膏,将与步骤a得到的浸膏混合,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c、收集上述步骤得到的细药粉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所述步骤a中,先将原料药黄芪、黄柏、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当归、三七、泽泻、牡丹皮、川穹、益母草、荷叶、乌梅、桔梗、柴胡、川牛膝、陈皮、蝉蜕、细辛、黄精、紫苑、防风、仙鹤草、栀子、贝母、茯苓、党参、五味子、百合、牡丹皮粉碎成粗粉过筛过80目筛,使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40%,收集通过8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8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3-5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1-2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状。

所述步骤b中,将剩余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80%乙醇浸泡2小时,提取2次;加热提取2小时,浓缩至滤液膏状,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步骤包括:

a、取原料药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浸膏状,为组分1;

b、药渣乙醇提取1次,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浓缩液用CO60灭菌,辐照剂量8k,加入糊精,然后真空冷冻密封即得。

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为,本发明做煎汤剂服用时,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10天为一疗程;胶囊剂、片剂、丸剂使用时,每次1片、1粒或1丸,每日三次,每7日为一疗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局限性小、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本发明各原料有效成份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对湿疹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本发明中药制备方法简单、配伍严谨、药性平和、安全无副作用、成本低廉,适宜各类人群服用,便于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叫“四弯风”,生于阴囊叫“绣球风”等名称不下十余种。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首先提出中医治疗本病之方药。嗣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不仅对本病的临床症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而且将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先如对湿疹的病因,历来医家多认为以风、湿、热、毒为主,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血虚风燥亦为本病的病理机转之一。

黄芪: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柏: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车前子: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②李杲:"微苦,寒。"③《本草述》:"甘,平微寒。"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①李杲:"足少阴经。"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东垣谓尾破血者,误。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入之升提药中则提气,入之降逐药中则逐血也。而且用之寒则寒,用之热则热,无定功也。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泽泻:性味:甘,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川穹: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益母草:性味:辛苦,凉。①《本草拾遗》:"寒。"②《本草蒙筌》:"味辛甘,气微温,无毒。"③《纲目》:"味辛微苦,无毒。"④《本草正》:"味微苦、微辛。微寒,性滑。"归经:入心包、肝经。①《本草汇言》:"手、足厥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肝、脾、包络三经。"③《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荷叶:性味:苦,平。归经: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乌梅: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

蝉蜕: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黄精: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紫苑: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消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防风: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栀子: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主治: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贝母:性味:苦,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茯苓:性味:甘淡,平。①《本草图经》:"味甘,性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平,味苦微涩。"③《纲目》:"甘淡,平,无毒。"归经:入肝、胃经。①《纲目》:"为阳明本药。"②《本草通玄》:"入胃、肝二经。"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党参: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百合: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葛根: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地龙: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薏米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花椒: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桃仁:性味:苦甘,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千金·食治》:"味苦甘辛,平,无毒。"归经:入心、肝、大肠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大肠二经。"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连翘: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鸡内金: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大黄: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白鲜皮: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王不留行: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痛肿痛。

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槐花: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地榆:性味:苦、酸、涩,微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桑枝:性味:微苦,平。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蛇床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肾经。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透骨草: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生地:味苦甘,气寒,沉也,阴也。入手少阴及手太阴。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亦君药也。其功专于凉血止血,又善疗金疮,安胎气,通经,止漏崩,俱有神功。但性寒,脾胃冷者不宜多用。夫生地既善凉血,热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为君,而加入荆芥以归其经,加入三七根末以止其路,又何热之不除而血之不止哉。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频用,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当血之来也,其势甚急,不得已重用生地,以凉血而止血。若血一止,即宜改用温补之剂,不当仍以生地再进也。今人不知其故,惊生地止血之神,视为灵丹妙药,日日煎服,久则脾胃太凉,必至泄泻,元气困顿,而血又重来。不悟生地用多,反疑生地用少,仍然更进,且有增其分两,至死而不悟者,亦可悲也夫。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将黄芪1份、黄柏1份、车前子1份、金银花4份、蒲公英2份、当归1份、三七1份、泽泻1份、牡丹皮1份、川穹3份、益母草3份、荷叶1份、乌梅1份、桔梗1份、柴胡3份、川牛膝1份、陈皮1份、蝉蜕2份、细辛1份、黄精1份、紫苑2份、防风1份、仙鹤草1份、栀子1份、贝母2份、茯苓1份、党参1份、五味子1份、百合1份、牡丹皮1份、甘草1份、吴茱萸1份、附子1份、葛根3份、地龙1份、薏米仁1份、花椒1份、鱼腥草2份、仙鹤草1份、桃仁1份、连翘1份、鸡内金1份、茵陈1份、苦参1份、大黄1份、白鲜皮1份、王不留行1份、细辛1份、槐花1份、地榆1份、桑枝1份、蛇床子1份、透骨草1份、生地1份原料药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细粉;

b、将上述超微细粉加入2倍量的乙醇,在100℃醇化80分钟,再加2倍量的水,在80℃保温100分钟,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混合液,过滤混合液得滤液,过滤的中药残渣重复以上提取步骤;合并两次滤液,用孔径在1000um,截留分子量在300KCalton的耐高温高截留率卷式纳滤膜,分离出滤液中的大颗粒物质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得膏体,干燥膏体,粉碎得粉末;

c、将上述步骤b收集的药粉罐装胶囊。

实施例2

先将原料药黄芪1份、黄柏1份、车前子1份、金银花4份、蒲公英2份、当归1份、三七1份、泽泻1份、牡丹皮1份、川穹3份、益母草3份、荷叶1份、乌梅1份、桔梗1份、柴胡3份、川牛膝1份、陈皮1份、蝉蜕2份、细辛1份、黄精1份、紫苑2份、防风1份、仙鹤草1份、栀子1份、贝母2份、茯苓1份、党参1份、五味子1份、百合1份、牡丹皮1份、甘草1份、吴茱萸1份、附子1份、葛根3份、地龙1份、薏米仁1份、花椒1份、鱼腥草2份、仙鹤草1份、桃仁1份、连翘1份、鸡内金1份、茵陈1份、苦参1份、大黄1份、白鲜皮1份、王不留行1份、细辛1份、槐花1份、地榆1份、桑枝1份、蛇床子1份、透骨草1份、生地1份粉碎成粗粉过筛过80目筛,使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40%,收集通过8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再将不能通过8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3-5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1-2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状;

b、将剩余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80%乙醇浸泡2小时,提取2次;加热提取2小时,浓缩至滤液膏状,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状。

c、将两次滤液合并得浸膏,将与步骤a得到的浸膏混合,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d、收集上述步骤得到的细药粉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实施例3

a、取原料药黄芪1份、黄柏1份、车前子1份、金银花4份、蒲公英2份、当归1份、三七1份、泽泻1份、牡丹皮1份、川穹3份、益母草3份、荷叶1份、乌梅1份、桔梗1份、柴胡3份、川牛膝1份、陈皮1份、蝉蜕2份、细辛1份、黄精1份、紫苑2份、防风1份、仙鹤草1份、栀子1份、贝母2份、茯苓1份、党参1份、五味子1份、百合1份、牡丹皮1份、甘草1份、吴茱萸1份、附子1份、葛根3份、地龙1份、薏米仁1份、花椒1份、鱼腥草2份、仙鹤草1份、桃仁1份、连翘1份、鸡内金1份、茵陈1份、苦参1份、大黄1份、白鲜皮1份、王不留行1份、细辛1份、槐花1份、地榆1份、桑枝1份、蛇床子1份、透骨草1份、生地1份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浸膏状,为组分1;

b、药渣乙醇提取1次,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浓缩液用CO60灭菌,辐照剂量8k,加入糊精,然后真空冷冻密封即得。

药理学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胶囊剂,在488.8g生药/kg剂量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胶囊剂的最大给药量为488.8g生药/kg/c(LC50>488.8g生药/k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临床用药总量为0.1g生药/kg/c;按体重计,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人的4888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2、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SC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胶囊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下面结合临床预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病例选择:观察病例为110例患者,均为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69例,女41例,年龄20~69岁。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湿疹症状符合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包括瘙痒,红斑,丘疹,糜烂,渗液等。排除标准:(1)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皮肤病;(2)孕妇、哺乳期妇女;(3)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血液病;(4)其他疾病引起的皮肤瘀斑、红点瘙痒。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皮损消退≥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皮损消退≥70%;

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实验步骤:

分为A、B、C组三个实验组,药物服用方法:A、B、C三组患者:每日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治疗湿疹的中药胶囊,连续服药三个疗程。

治疗效果:

毒副作用:

该方对肝肾没有损害,所以没有特别的疗程,只是身体较弱者,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遵医嘱。

禁忌:

服药期间忌燥辣之物,凡是香味的佐料都燥火,必须禁忌,动物、植物性油脂的食品尽量不要吃,含油脂高的花生、核桃、芝麻少吃或者不吃,有外感更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把微循环补凝了,补凝了疗程就会延长。身体羸弱者减量服药,或者遵照医师的嘱咐服药,医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强弱用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