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牙合学理论制作的牙合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686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牙合垫,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牙合学理论制作的牙合垫。



背景技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牙合学》第三版论述:咬合是一个极其活跃的生物体结构,在人的一生中历经牙齿萌出、建牙合、 自然磨耗、天然牙脱落等生理过程以及病损、治疗等疾病和治疗过程。 咬合不是孤立的,构成咬合的牙生长在牙槽骨中,上、下颌牙之间的咬合运动依赖于咀嚼肌的收缩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活动,因而咬合与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咬合与咀嚼肌、颞下颌关节之间的这种协调关系被破坏时,就可能出现相应的疾病,最常见的有:牙隐裂、折断、重度磨损等牙体病,创伤性牙周病,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磨牙症、颈椎功能紊乱等功能异常性疾病。并且当我们的咬合、咀嚼肌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口颌系统被破坏后,会造成我们头部两侧、下颌、及颈部四组肌肉的生理功能不一致,导致寰枕关节处出现功能紊乱迫使颈椎(尤其是第一、第二颈椎)及其相连的肌肉系统发生错位,并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复位。因此产生的张力开始向整条脊柱延伸,同时颈肩以下的身体肌肉也开始出现生理功能不一致的状况,脊柱原有的生理弧度在全身肌肉长时间非对称力量挤压下,脊椎慢慢产生退行性病变,各种肌肉、关节疼痛,不舒服也开始出现。也就是说不正确的咬合关系导致的口颌系统功能紊乱,会影响我们的脊椎产生退行性病变。

牙合垫(又称咬合垫)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磨牙症等病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使颞下颌关节及颌面部肌肉的症状得到缓解,对消除弹响、减轻疼痛、治疗夜磨牙及其它关节和肌肉的疾病大多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由硬质树脂或者软弹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覆盖在牙弓颌面和切缘的表面,同对颌牙弓保持一定的接触关系。牙合垫治疗就是将牙合垫置于上下颌牙弓之间,不改变颌的形态,而是通过调节颌位关系和牙合的接触状态来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是一种可逆性的无损伤性的治疗方法。 但是目前情况下,对于在颌位关系的确定上仅按照水平方向上的颌位关系所以常常会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并且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牙合学理论制作的牙合垫,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牙合学理论制作的牙合垫,通过重建患者颌位关系制作牙合垫,颌位关系包括水平方向颌位关系和垂直方向颌位关系,

水平方向颌位关系:水平方向的颌位关系通过参照患者上下唇舌系带对齐获得;

垂直方向颌位关系:垂直方向的颌位关系通过让患者做一系列张闭口运动,放松患者面部两侧肌肉,在工作人员通过手感检查和/或面部肌电仪检测患者面部肌肉基本放松的情况下获得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通过水平方向颌位关系和垂直方向颌位关系利用树脂制作出相应的牙合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的牙合垫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磨牙症等病症的同时康复慢性脊椎病症,并且康复疗效显著、无痛苦、对人体无副作用、不产生医患纠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基于牙合学理论制作的牙合垫,通过重建患者颌位关系制作牙合垫,颌位关系包括水平方向颌位关系和垂直方向颌位关系,

水平方向颌位关系:水平方向的颌位关系通过参照患者上下唇舌系带对齐获得;

垂直方向颌位关系:垂直方向的颌位关系通过让患者做一系列张闭口运动,放松患者面部两侧肌肉,在工作人员通过手感检查和/或面部肌电仪检测患者面部肌肉基本放松的情况下获得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制作牙合垫时,通过水平方向颌位关系和垂直方向颌位关系利用树脂制作出相应的牙合垫。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