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855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是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西医药品治疗多采用干扰素等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成本较高,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另外药物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而我国的传统医药对乙肝进行治疗优点在于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单位前期专利zl201210586848.8,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由南蛇藤2-6份、白芍2-6份、两面针1-3份、甘草1-3份组成,提供了较为优异的疗效,

本技术:
是对其进一步开发而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炎效果更为优异的中药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百总管2份、南蛇藤2份、半张叶1份、两面针1份、白芍2份、甘草1份。将上述药材研末,每次服用10g,一日三次,一月为一疗程。

本申请与前期专利zl201210586848.8相比,疗效更为显著,尤其是对于乙型肝炎、黄疸性肝炎及肝硬化有明显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在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医疗机构的跟踪治疗过程中,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且治愈时间短,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治愈,多则两只三个疗程,且给药期间不需服用其他药物。

临床试验资料

本发明治疗肝炎的纯中药制剂经过长时间临床应用观察,收治病人276人,随机将201人分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其中:患黄疸型肝炎83人,男性51人,女性32人,年龄:10-20岁26人,20-30岁33人,30-40岁15人,40岁以上9人,平均年龄31.5岁,病程0.1-3年,平均2.2年;乙肝大小三阳118人,男性68人,女性50人,年龄:10-20岁31人,20-30岁57人,30-40岁23人,40岁以上7人,平均年龄29.5岁,病程0.1-3年,平均2.5年。75人分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期专利zl201210586848.8方法治疗,其中:患黄疸型肝炎30人,男性17人,女性13人,年龄:10-20岁9人,20-30岁15人,30-40岁4人,40岁以上2人,平均年龄31.5岁,病程0.1-3年,平均2.2年;乙肝大小三阳45人,男性22人,女性23人,年龄:10-20岁10人,20-30岁27人,30-40岁5人,40岁以上3人,平均年龄29.5岁,病程0.1-3年,平均2.5年。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相似,具有可比性。

临床诊断标准

黄疸型肝炎:近一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血清抗hav-igm阳性或双份血清hav-igg呈4倍升高者;血清胆红素大于17μmo/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膜、皮肤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

乙肝大小三阳:通过对乙肝五项检查的检查,血液中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hbcab)和e抗原(hbeag)都显示为阳性确诊为乙肝大三阳,血液中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hbcab)和e抗体(hbeab)都显示为阳性确诊为乙肝小三阳。

临床试验周期

每次服用10g,一日三次。0.5个~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黄疸型肝炎: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人恢复健康。

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观。

乙肝大小三阳: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人恢复健康。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观。

治疗结果

通过上述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中药能够深入黄疸型肝炎、乙肝大小三阳病灶,改善肝功能,清除肝炎病毒,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用药少,见效快,服用方便,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百总管2份、南蛇藤2份、半张叶1份、两面针1份、白芍2份、甘草1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由百总管、南蛇藤、半张叶、两面针、白芍、甘草制成,能够深入黄疸型肝炎、乙肝大小三阳病灶,改善肝功能,清除肝炎病毒,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用药少,见效快,服用方便,标本兼治。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哲;蒋群哲;蒋敏捷;巫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