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182阅读:1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多见于阴虚证,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睡觉时体表阳气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而出汗,醒后阳气由里出表,内热减轻则汗止。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心阴耗伤严重,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盗汗。目前,现化医学针对临床上盗汗症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只能对症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盗汗存在只能对症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淡菜10-30份、红门兰5-25份、圆叶锦葵根5-25份、燕麦草5-20份、红子根5-25份、毛蜂子5-25份、黄柏5-20份、蜢臂兰5-25份、浮尸草5-25份、桂圆5-25份、老虎姜5-25份、粗黄草5-20份、石龙刍5-25份、风车藤5-25份、槐花5-20份、大羊角瓢5-25份、海韭菜5-25份、桑叶5-25份、龙骨莲5-25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淡菜20份、红门兰15份、圆叶锦葵根15份、燕麦草10份、红子根15份、毛蜂子15份、黄柏10份、蜢臂兰15份、浮尸草15份、桂圆15份、老虎姜15份、粗黄草10份、石龙刍15份、风车藤15份、槐花10份、大羊角瓢15份、海韭菜15份、桑叶15份、龙骨莲15份、甘草10份。

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而肝火旺所致。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治则以健脾补肾、清肝泻火除蒸、滋阴清热、益气止汗、养血安神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淡菜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毛蜂子滋阴润燥、补虚益损,此二味药合用具有补肝肾、滋阴补虚之功,共为君药。红门兰补肾养阴、健脾益胃,浮尸草健脾补肾、敛汗、止血,桂圆益气养血、开胃益脾、安神益智,老虎姜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粗黄草滋阴益肾、生津止渴,风车藤温肾益气、涩精止遗,此六味药合用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养血安神的功效,共为臣药。蜢臂兰、龙骨莲、海韭菜滋阴清热,红子根、大羊角瓢清热凉血,黄柏、槐花、石龙刍、桑叶清热解毒、清肝泻火除蒸,燕麦草、圆叶锦葵根益气、固表止汗,此十一味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臣使共辅,具有健脾补肾、清肝泻火除蒸、滋阴清热、益气止汗、养血安神的功效,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对盗汗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和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6%,治愈率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20g、红门兰15g、圆叶锦葵根15g、燕麦草10g、红子根15g、毛蜂子15g、黄柏10g、蜢臂兰15g、浮尸草15g、桂圆15g、老虎姜15g、粗黄草10g、石龙刍15g、风车藤15g、槐花10g、大羊角瓢15g、海韭菜15g、桑叶15g、龙骨莲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15g、红门兰25g、圆叶锦葵根10g、燕麦草20g、红子根10g、毛蜂子25g、黄柏5g、蜢臂兰20g、浮尸草10g、桂圆25g、老虎姜5g、粗黄草20g、石龙刍10g、风车藤25g、槐花5g、大羊角瓢20g、海韭菜10g、桑叶25g、龙骨莲5g、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25g、红门兰10g、圆叶锦葵根20g、燕麦草5g、红子根25g、毛蜂子10g、黄柏20g、蜢臂兰5g、浮尸草25g、桂圆10g、老虎姜20g、粗黄草5g、石龙刍25g、风车藤10g、槐花20g、大羊角瓢5g、海韭菜25g、桑叶10g、龙骨莲20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10g、红门兰20g、圆叶锦葵根5g、燕麦草18g、红子根5g、毛蜂子20g、黄柏12g、蜢臂兰25g、浮尸草5g、桂圆20g、老虎姜10g、粗黄草15g、石龙刍5g、风车藤20g、槐花12g、大羊角瓢25g、海韭菜5g、桑叶20g、龙骨莲10g、甘草12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30g、红门兰5g、圆叶锦葵根25g、燕麦草12g、红子根20g、毛蜂子5g、黄柏18、蜢臂兰10g、浮尸草20g、桂圆5g、老虎姜25g、粗黄草12g、石龙刍20g、风车藤5g、槐花18g、大羊角瓢10g、海韭菜20g、桑叶5g、龙骨莲25g、甘草8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15~65岁。

二、诊断依据: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

(2)、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

(3)、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o”、血沉、粘蛋白、t3、t4基础代谢等检查以排除肺痨、风湿痹、甲亢等。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五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痊愈:盗汗完全停止,伴发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1年无复发;

(2)、有效:盗汗基本停止,伴发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6个月无复发;

(3)、无效:盗汗及伴发症均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58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对中药品临床引起各类型的过敏反应、疑为药物引起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异常、疑为药物引起癌症等致突变反应、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即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崔某,女,27岁。患者自述:1个月前,每于夜间入睡后通身大汗,醒后即止,伴低热口干,体虚乏力,失眠多梦,严重影响休息及工作。诊断为:盗汗。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低热口干等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盗汗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2:

胡某,男,52岁。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症见面色少华,肢体困倦,低热口干,舌红无苔,脉弦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低热口干等症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盗汗完全停止,治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