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394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盗汗是临床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作为症状而出现在其他疾病过程中。盗汗小儿以1-6岁(59.22%)较为多见,可能是由于小儿基本断乳且快速发育时期,脏腑娇嫩脆弱,身体调节能力差,一旦患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盗汗病证此期多见。祖国医学认为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的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大花剪秋萝、石莽草、野草香、长叶水麻、南山藤、女贞子、陈皮、穿心莲、甘草、石菖蒲,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花剪秋萝20-30份、石莽草15-25份、野草香15-25份、长叶水麻10-20份、南山藤10-20份、女贞子10-20份、陈皮10-20份、穿心莲8-12份、甘草8-12份、石菖蒲5-8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大花剪秋萝25份、石莽草20份、野草香20份、长叶水麻15份、南山藤15份、女贞子15份、陈皮15份、穿心莲10份、甘草10份、石菖蒲6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大花剪秋萝:甘、寒。清热利尿,健脾,安神。临床用于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盗汗,头痛,
失眠等症。
[0008]石莽草:苦、辛、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用于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等症。
[0009]野草香:辛、凉。清热解表,解毒截疟。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鼻渊头痛,风湿关节痛,泻痢腹痛,疟疾,疔疮肿毒,汗斑,神经性皮炎等。
[0010]长叶水麻:辛、苦、凉。祛风止咳,清热利湿。用于伤风感冒,咳嗽,热痹,膀胱炎,牙痛等症。
[0011]南山藤:辛、苦、凉。归肺、胃经。祛风,除湿,止痛,清热和胃。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腰痛,妊娠呕吐,食管癌,胃癌等。
[0012]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用于头昏目眩,腰膝酸软,耳鸣等证。
[0013]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0014]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临床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淋证,丹毒,疮疡痈肿,湿疹,毒蛇咬伤等。
[0015]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0016]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用于热病神昏,健忘,失眠,耳鸣。
[0017]盗汗,《内经》称其为寝汗,《金匮要略》首用盗汗之名,《景岳全书》曰: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一般认为,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体虚,或肺病日久,耗伤肺气,肺气虚不能固表,入眠后,卫气入里则表虚更甚,阴液不固,故见盗汗,小儿因其年龄、体制原因,故易发生盗汗。本申请中大花剪秋萝清热利尿、利湿、健脾、安神,为君药,石莽草清热利湿,野草香清热解表、解毒利湿,为臣药,长叶水麻清热利湿,南山藤祛风、除湿、清热和胃,女贞子补益肝肾、清虚热,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穿心莲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燥湿,石菖蒲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以上药物配伍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治愈小儿湿热型盗汗。
[0018]本发明中药于2010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小儿湿热型盗汗39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39例患者中,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年。
[0019]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小儿湿热型盗汗;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0”、血沉、粘蛋白、T3、T4基础代谢等检查以排除肺痨、风湿痹、甲亢等。
[0020]小儿湿热型盗汗症状:见脘腹闷疼痛,恶心呕吐,呃逆,不思饮食,四肢不温,盗汗,舌红苔黄或腻,脉滑。
[0021]3、治疗方法
3.1处方:大花剪秋萝25g、石莽草20g、野草香20g、长叶水麻15g、南山藤15g、女贞子15g、陈皮15g、穿心莲10g、甘草10g、石菖蒲6g。
[0022]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0023]3.3服用方法:每次1剂,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0024]4、治疗结果:
4.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盗汗完全停止,伴发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1年无复发;
显效:盗汗基本停止,伴发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6个月无复发;
无效:盗汗及伴发症状均无改善。
[0025]4.2结果:痊愈21例(53.8%),显效17例(43.6%),无效1例(2.6%)。总有效率按痊愈和显效计,为97.4%。
[0026]5、典型病例
5.1樊某,9岁,不明原因每于夜间入睡后通身大汗,醒后即止,衣被均被浸湿,常需夜间更换衣被,严重影响休息及工作。经检查,血常规、血糖、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X线胸片、胸CT及腹部B超、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伴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睡眠多梦,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经过治疗1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续服2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0027]5.2楚某,女,5岁,因盗汗3月,腹胀、恶心呕吐3天,出现腹胀闷疼痛不适,恶心呕吐,乏力,四肢不温,小便黄,余诊时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服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是由大花剪秋萝20g、石莽草15g、野草香15g、长叶水麻10g、南山藤10g、女贞子10g、陈皮10g、穿心莲8g、甘草8g、石菖蒲5g制成。
[0029]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是由大花剪秋萝25g、石莽草20g、野草香20g、长叶水麻15g、南山藤15g、女贞子15g、陈皮15g、穿心莲10g、甘草10g、石菖蒲6g制成。
[0030]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是由大花剪秋萝30g、石莽草25g、野草香25g、长叶水麻20g、南山藤20g、女贞子20g、陈皮20g、穿心莲12g、甘草12g、石菖蒲8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原料药:大花剪秋萝20-30份、石莽草15-25份、野草香15-25份、长叶水麻10-20份、南山藤10-20份、女贞子10-20份、陈皮10-20份、穿心莲8-12份、甘草8-12份、石菖蒲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原料药:大花剪秋萝25份、石莽草20份、野草香20份、长叶水麻15份、南山藤15份、女贞子15份、陈皮15份、穿心莲10份、甘草10份、石菖蒲6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大花剪秋萝、石莽草、野草香、长叶水麻、南山藤、女贞子、陈皮、穿心莲、甘草、石菖蒲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小儿湿热型盗汗。
【IPC分类】A61P43/00, A61K36/888
【公开号】CN105412422
【申请号】CN201510898641
【发明人】贾玉臻, 徐继森
【申请人】贾玉臻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