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27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发生在头部或左或右、是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常有先兆,如眼前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可伴恶心、呕吐,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反复发作特征相似。本病属中医学“头痛”、“头风”、“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

欧美国家患病率为1500~2000/10万人口(1.5%~2%)。中国患病率为732.1/10万人口(0.73%),发病率65.8/10万人口(0.06%)。国外患病年龄以25~45岁多见,45%病人在儿童和青春期起病,但1~12岁儿童不少见,首次发病<10岁占25%。男孩发病年龄小于女孩。中国患病年龄以20~45岁多见,10岁以下仅42.6/10万人口,14岁以下仅182/10万人口。国外女性较男性多2~3倍。中国患病率男性392.8/10万人口,女性1579.2/10万人口。

目前西医只能靠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并无特效药物,而吃止痛药,往往初期有效,吃久了止不住疼痛,或者加大药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出现,常见的有胃炎、胃出血、胃溃疡、解热镇痛性肾炎等,甚至会引起药物性头痛。可以说,对于偏头疼,现代西医没有办法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好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内服药物包括天麻1~10份、白芷1~10份、茯苓1~10份、黄芪1~10份、赤芍1~10份、桂花1~10份、合欢花1~10份、橘核1~10份、紫石英1~15份、酸枣仁1~10份、枇杷叶1~10份、细辛1~10份、独活1~10份、鸡血藤1~10份、防风1~10份。

本发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中一份的量2~5g,优选一份的量3g。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药理:

天麻:性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白芷: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

赤芍:性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桂花:性花:辛,温。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合欢花:性味甘,平。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

橘核:性平、味苦。归肝、肾经。理气,散结,止痛。

紫石英:性甘,温。入心、肝经。镇心,安神,降逆气。

酸枣仁:性甘,平。归心经;脾经。肝经;胆经。宁心安神;养肝;敛汗。

枇杷叶:性苦,微寒。归肺,胃经。疏肝理气。

细辛:性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独活:性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鸡血藤:性温。归肝、心、肾经。活血舒筋。

防风:性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天麻3~7份、白芷2~9份、茯苓3~8份、黄芪2~9份、赤芍4~8份、桂花5~10份、合欢花1~4份、橘核1~4份、紫石英4~10份、酸枣仁2~7份、枇杷叶3~7份、细辛4~10份、独活6~9份、鸡血藤5~9份、防风3~7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天麻4份、白芷5份、茯苓4份、黄芪6份、赤芍7份、桂花6份、合欢花2份、橘核2份、紫石英7份、酸枣仁5份、枇杷叶5份、细辛5份、独活6份、鸡血藤5份、防风7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天麻5份、白芷7份、茯苓4份、黄芪7份、赤芍4份、桂花6份、合欢花3份、橘核3份、紫石英6份、酸枣仁2份、枇杷叶6份、细辛7份、独活6份、鸡血藤5份、防风3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天麻3份、白芷8份、茯苓4份、黄芪9份、赤芍8份、桂花6份、合欢花1份、橘核2份、紫石英5份、酸枣仁5份、枇杷叶5份、细辛8份、独活8份、鸡血藤7份、防风6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基于对偏头痛症状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采用直接口服的方法,攻补兼施,共具有镇痛、安神的效果,疗效显著,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好,基本无不良反应,易于吸收、见效快、使用方便、价格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内服药物包括天麻5份、白芷3份、茯苓2份、黄芪4份、赤芍5份、桂花1份、合欢花2份、橘核8份、紫石英1份、酸枣仁3份、枇杷叶2份、细辛3份、独活2份、鸡血藤4份、防风3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6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9~1.1L;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

(3)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30~60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

(4)煎煮完成后,加适量清水或纯净水没过药物,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火候方法同上,煎煮时间30~60分钟;

(5)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

本发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中一份的量2~5g,优选一份的量3g。

本发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颗粒剂、胶囊剂或

汤剂。

在药剂制备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加入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本发明的药剂在制备时,可选择的填充剂有:淀粉、糖粉、磷酸钙、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等;可选择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PVP-K30、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化淀粉等;可选择的崩解剂有:干淀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可选择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粉硅胶等。

上述煎药容器为砂锅、搪瓷或者不锈钢器皿,忌用铁器。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直接内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天麻7份、白芷2份、茯苓3份、黄芪4份、赤芍5份、桂花6份、合欢花3份、橘核2份、紫石英6份、酸枣仁3份、枇杷叶4份、细辛5份、独活7份、鸡血藤7份、防风5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天麻4份、白芷5份、茯苓4份、黄芪6份、赤芍7份、桂花6份、合欢花2份、橘核2份、紫石英7份、酸枣仁5份、枇杷叶5份、细辛5份、独活6份、鸡血藤5份、防风7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天麻5份、白芷7份、茯苓4份、黄芪7份、赤芍4份、桂花6份、合欢花3份、橘核3份、紫石英6份、酸枣仁2份、枇杷叶6份、细辛7份、独活6份、鸡血藤5份、防风3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天麻36份、白芷8份、茯苓4份、黄芪9份、赤芍8份、桂花6份、合欢花1份、橘核2份、紫石英5份、酸枣仁5份、枇杷叶5份、细辛8份、独活8份、鸡血藤7份、防风6份。

利用本发明药物针对各种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

1、一般资料

经过300例患者的临床使用,其中男患者163,女患者137例,用药年龄对象20~60岁。其中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8岁;轻度偏头痛121例,中度偏头痛141例,重度偏头痛38例。

2、诊断标准

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

3、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最优技术方案制得的胶囊剂,每天2次,每次4-6粒,7天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典型病例:

1、冯某,男,29岁。重庆万州人,患者自诉6年前开始出现偏头痛,每次发作持续6-12小时不等,头痛时伴有畏光、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睡眠稍有不足,偏头疼就发作。以前常吃止痛药止痛,但进来越发严重,发作更为频繁。来本院治疗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头痛消失,随访1年,偏头痛没有复发。

2、何某,女,33岁。四川绵阳人,患者自诉4年前开始出现偏头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每次发作持4-24小时不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情绪紧张或睡眠不足,则发作更频繁,曾服用去痛片、布洛芬等,服药后可暂时缓解,进来发作频率增高,来本院治疗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头痛消失,随访1年,偏头痛没有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