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46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妇产科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



背景技术:

孕妇在分娩后往往体质比较薄弱,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数日,特别是剖腹产孕妇,更需要卧床康复,在此期间,婴儿的哺乳一直是一大难题,产妇腹部的刀口导致其侧身和起身都很困难,如果由产妇环抱喂养婴儿更加困难,且压迫胸腹部容易导致大出血,胸腹部暴露在外,无法遮挡产妇隐私,还容易受凉;若将婴儿平放在产妇身体侧面进行哺乳时,不仅需要婴儿侧身,也需要产妇侧身配合,哺乳过程很是不便,且小儿哺乳也不方便,容易造成呛咳等,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其能够辅助托举固定婴儿完成侧身位吮吸奶水,同时能够对产妇的腹部进行固定,给产妇身体上的侧身支撑,保证在哺乳过程中产妇不会消耗过多体力,有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包括:

床本体,其包括:

床板,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铰接设置有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其上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三床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上;

第一延长板,其自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的铰接处的下边沿向所述第二床板的下端面抵触延伸设置2-5cm;第二延长板,其自所述第三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的铰接处的下边沿向所述第二床板的下端面抵触延伸设置2-5cm;

至少两个支撑杆,其上端分别抵触设置在所述第一延长板和所述第二延长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上;

腹带,其包括第一腹带和第二腹带,所述第一腹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腹带的一端可拆卸的相互叩设,所述第一腹带的另一端和第二腹带的另一端分别固设在靠近所述第二床板的两个长边沿处;

婴儿托举组件,其包括婴儿置放槽,其为一上端开口的长条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第一长侧壁的高度大于其第二长侧壁的高度,第二长侧壁的高度小于10cm;婴儿枕,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一端;底座;弯折形支腿,其包括首尾相互衔接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的夹角为80-120度,所述第一支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凹槽的下端面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腿的自由端上,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支腿均向所述第一支腿的同侧延伸设置;万向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下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的宽度比例为1:2-3:1。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嵌板和第二嵌板,其分别横向平行嵌入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床板内,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之间的距离为35-45cm,所述第一嵌板距离床头90-110cm,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的宽度均为4-6cm,且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延长板和所述第二延长板之间的最短距离;

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其上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腿为第三液压泵,且所述第三液压泵为二级套筒液压泵。

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液压马达,其分别驱动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和所述第三液压泵。

优选的是,还包括:遥控器,其设置在所述床本体的床头,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至少五对按钮,分别控制多个液压马达,用于调节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和所述第三液压泵的伸缩。

优选的是,还包括两个腹带固定扣,其分别设置在床本体的两侧边沿,且两个腹带固定扣设置在所述第一腹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腹带的另一端之间的连线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长侧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长侧壁的高度的差值为10-20cm。

优选的是,两个楔形充气囊,其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三床板上,且两个楔形充气囊的尖端相对设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床板被分成三个独立部分,且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之间相互铰接;当产妇需要侧身时,首先用腹带固定住其腹部;之后通过一个第一液压泵抬举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此时,不管抬举的是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第二床板都会被带动向没有被抬举的第三床板或者第一床板发生倾斜,这时,产妇的身体会被倾斜的部分床板带动进行轻微的侧身,以便调整姿势准备哺乳;之后,其他人协助将婴儿侧身放置在婴儿托举组件的凹槽内,婴儿头部置于婴儿枕上,之后,将婴儿托举组件靠近产妇的乳房部位进行哺乳;在此过程中,腹带对产妇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使其刀口不会被牵动,且孕妇不需要起身,就可以完成哺乳,不会耗费其自身体力;婴儿托举组件的凹槽的第一长侧壁给婴儿后背提供支撑,不需要产妇环抱或者他人辅助环抱;第二支腿相对第一支腿有大的夹角,可以将婴儿伸入护理床上一定位置,因此,不需要产妇再调整其在护理床上的位置,就可以轻松满足哺乳的体位需要;

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用于在第二床板被动倾斜时,对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减轻托举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的第一液压泵的托举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辅助托举固定婴儿完成侧身位吮吸奶水,同时能够对产妇的腹部进行固定,给产妇身体上的侧身支撑,保证在哺乳过程中产妇不会消耗过多体力,有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本体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本体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婴儿托举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本体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妇产科剖腹产产妇专用哺乳护理床,包括:

床本体,其包括:

床板,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铰接设置有第一床板101、第二床板102和第三床板103;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104,其上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三床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108上;

第一延长板105,其自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的铰接处的下边沿向所述第二床板的下端面抵触延伸设置2-5cm;第二延长板106,其自所述第三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的铰接处的下边沿向所述第二床板的下端面抵触延伸设置2-5cm;

至少两个支撑杆107,其上端分别抵触设置在所述第一延长板和所述第二延长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上;

腹带109,其包括第一腹带和第二腹带,所述第一腹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腹带的一端可拆卸的相互叩设,所述第一腹带的另一端和第二腹带的另一端分别固设在靠近所述第二床板的两个长边沿处;

婴儿托举组件,其包括婴儿置放槽201,其为一上端开口的长条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第一长侧壁202的高度大于其第二长侧壁203的高度,第二长侧壁的高度小于10cm;婴儿枕,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一端;底座207;弯折形支腿,其包括首尾相互衔接的第一支腿205和第二支腿206,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的夹角为80-120度,所述第一支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凹槽的下端面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腿的自由端上,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支腿均向所述第一支腿的同侧延伸设置;万向轮208,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下端。

在上述方案中,床板被分成三个独立部分,且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之间相互铰接;当产妇需要侧身时,首先用腹带固定住其腹部;之后通过一个第一液压泵抬举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此时,不管抬举的是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第二床板都会被带动向没有被抬举的第三床板或者第一床板发生倾斜,这时,产妇的身体会被倾斜的部分床板带动进行轻微的侧身,以便调整姿势准备哺乳;之后,其他人协助将婴儿侧身放置在婴儿托举组件的凹槽内,婴儿头部置于婴儿枕上,之后,将婴儿托举组件靠近产妇的乳房部位进行哺乳;在此过程中,腹带对产妇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使其刀口不会被牵动,且孕妇不需要起身,就可以完成哺乳,不会耗费其自身体力;婴儿托举组件的凹槽的第一长侧壁给婴儿后背提供支撑,不需要产妇环抱或者他人辅助环抱;第二支腿相对第一支腿有大的夹角,可以将婴儿伸入护理床上一定位置,因此,不需要产妇再调整其在护理床上的位置,就可以轻松满足哺乳的体位需要;

如图1或图2所示,在上述方案中,还设置了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用于在第二床板被动倾斜时,对其的辅助支撑作用,减轻托举第一床板或者第三床板的第一液压泵的托举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适应新生婴儿的使用需要,又不会过于占用过多空间,凹槽的内腔的长度一般不超过70cm;宽度一般不超过20cm;在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软包材料,在凹槽的第一长条侧壁上设置有臀线,以便使得新生婴儿体感更好。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的宽度比例为1:2-3:1。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床板为主要的产妇休息的区域,因此设置的稍宽会体感舒适;而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主要用于产妇被动侧身时的支撑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第一嵌板110和第二嵌板,其分别横向平行嵌入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床板内,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之间的距离为35-45cm,所述第一嵌板距离床头90-110cm,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的宽度均为4-6cm,且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延长板和所述第二延长板之间的最短距离;

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111,其上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嵌板和所述第二嵌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本体的支架上。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嵌板位于平躺产妇的腰部位置,而第二嵌板位于平躺产妇的大腿下端;当需要给产妇更换小型产褥时,可以将第一嵌板和第二嵌板同时升起一定高度,此时,平躺的产妇可以稍加借力就能够实现将臀部抬起一定高度,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进行跟换产褥,不需要再人工抬起产妇就可以实现轻松更换,或者放置便盆;产妇也可以做轻微的产后运动,帮助其快速恢复。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支腿为第三液压泵,且所述第三液压泵为二级套筒液压泵。

第一支腿为液压泵,可以实现对婴儿托举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使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多个液压马达,其分别驱动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和所述第三液压泵。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遥控器,其设置在所述床本体的床头,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至少五对按钮,分别控制多个液压马达,用于调节至少两个第一液压泵、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泵和所述第三液压泵的伸缩。

遥控器设置在床头,通过引线引出,方便护理人员甚至产妇自己进行控制,即使在不需要哺乳时,也可以轻松实现侧身换位等动作。

如图4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两个腹带固定扣,其分别设置在床本体的两侧边沿,且两个腹带固定扣设置在所述第一腹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腹带的另一端之间的连线上。

在上述方案中,两个腹带固定扣用于在不需要使用腹带的时候,将第一腹带和第二腹带外搭并分别叩设在两个腹带固定扣上,以方便收纳,不影响产妇在护理床上的休息和躺卧。

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长侧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长侧壁的高度的差值为10-20cm。

一个优选方案中,两个楔形充气囊,其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三床板上,且两个楔形充气囊的尖端相对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当产妇侧身时,被压的一侧的楔形充气囊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以提高被压侧的床板的弹性和对产妇身体的支撑,使得产妇侧卧后,减轻其被压侧肩膀和胳膊的压迫感,体感更加舒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