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70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创可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创可贴。



背景技术: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创可贴,又名“止血膏药”,具有止血,护创作用。它是由一条长形的胶布,中间附以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由于它的结构的限制,创可贴只能用于小块的创伤应急治疗,从而起到暂时的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过久地使用它,创可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就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这样就会使伤口更加的恶化。创可贴如今已成为家庭必备,但如何正确使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创可贴本身没有消炎作用,主要作用是吸收渗出物,保持伤口干燥,在发生外伤后,患者使用创可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伤口长度不应超过创可贴的宽度。创可贴主要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较小而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对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以及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至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不宜使用创可贴。其次,伤口先要经过消毒处理。使用创可贴前,应先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贴创可贴时应稍加压,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目前现有的医用创可贴不具备防水和透气效果,使用不方便,不能够去除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防水和透气效果,使用方便,还能够去除异味的医用创可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创可贴,包括本体和聚氯乙烯膜,所述本体外侧设置有四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对称分布,所述聚氯乙烯膜设在本体外侧,所述聚氯乙烯膜外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粘合部,所述本体包括无纺布层、活性炭层、水凝胶层和粘合层,所述无纺布层、活性炭层、水凝胶层和粘合层依次从外至内设置且均布有透气孔,所述粘合层中部设置有药棉层,所述药棉层呈矩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聚氯乙烯膜呈椭圆形设置,聚氯乙烯膜具有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层厚度为0.3-0.5mm,活性炭层能够去除异味。

作为优选,所述水凝胶层厚度为0.4mm-0.6mm,水凝胶层具有吸水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呈等距分布,保持透气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聚氯乙烯膜具有防水效果,设置的无纺布层、活性炭层、水凝胶层和粘合层依次从外至内设置且均布有透气孔,保持透气效果好;设置的活性炭层具有去异味功能,设置的水凝胶层具有吸水功能,保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创可贴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用创可贴的本体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用创可贴,包括本体1和聚氯乙烯膜2,所述本体1外侧设置有四个凸起部3,所述凸起部3呈对称分布,所述聚氯乙烯膜2设在本体1外侧,所述聚氯乙烯膜2外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粘合部4,粘合部4采用丙烯酸酯胶为原料制成,所述本体包括无纺布层5、活性炭层6、水凝胶层7和粘合层9,所述无纺布层5、活性炭层6、水凝胶层7和粘合层9依次从外至内设置且均布有透气孔8,无纺布层5、活性炭层6、水凝胶层7之间通过采用丙烯酸酯胶进行粘合,且粘合层9也可以采用丙烯酸酯胶,所述粘合层9中部设置有药棉层10,药棉层10是在0.05%苯扎氯铵溶液中浸泡晾干制成的,所述药棉层10呈矩形设置。

所述聚氯乙烯膜2呈椭圆形设置。所述活性炭层6厚度为0.3-0.5mm。所述水凝胶层7厚度为0.4mm-0.6mm。所述透气孔8呈等距分布。

在使用时,通过粘合层9将本体1贴在创伤口处,四个凸起部3能够增大粘合面积,保持粘黏牢固,可以保持透气效果好;当使用者需要接触到水时,通过粘合部4将聚氯乙烯膜2罩在本体1外侧,即可保持防水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聚氯乙烯膜具有防水效果,设置的无纺布层、活性炭层、水凝胶层和粘合层依次从外至内设置且均布有透气孔,保持透气效果好;设置的活性炭层具有去异味功能,设置的水凝胶层具有吸水功能,保持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