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722发布日期:2018-06-02 02:55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妇科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



背景技术:

妇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这些疾病威胁女性的生理健康,给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受生活环境、作息习惯、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出现生理周期痛经、各种妇科炎症、阴部瘙痒、阴部湿疹等妇科病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等疾病。一部分患者采用含有抗生素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治疗方式不仅疗程长且副作用明显,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部分患者依靠喝中药汤剂来治疗、调理,但中药汤剂熬制非常麻烦,而且服用时口感苦涩,难以下咽,疗效也不太理想。

西医使用内塞栓剂、凝胶等治疗妇科疾病,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改变阴道的正常酸碱度使阴道失去自洁作用。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大且手术费用较高。另外无性经历的少女不能使用内塞产品,已婚女性使用内塞产品会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等妇科病,采用含有抗生素的药物时疗程长且副作用明显,采用中药汤剂来治疗调理时,中药汤剂熬制非常麻烦且服用时口感苦涩,疗效也不太理想,采用内塞栓剂或凝胶治疗时,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改变阴道的正常酸碱度使阴道失去自洁作用,另外无性经历的少女不能使用内塞产品,已婚女性使用内塞产品会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对身体无副作用,使用简单方便,免去了口服药的不适感,不影响正常性生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它是由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中药原料包括:当归,红花,黄芪,苦参,冰片,甘草,槟榔,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熟地黄,鸡血藤,乳香,血竭。

所述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当归15-20份,红花15-20份,黄芪15-20份,苦参15-20份,冰片8-12份,甘草15-20份,槟榔15-20份,川芎15-20份,桃仁15-20份,益母草20-30份,白术15-25份,熟地黄15-25份,鸡血藤20-30份,乳香7-12份,血竭5-10份;将以上中药原料研成细粉与50-80份冰糖酒搅拌均匀,再用炼制蜂蜜制成蜜丸。

所述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使用方法为:将该蜜丸用胶布贴于肚脐内,配合艾灸器施灸30分钟。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属于外用药物,对身体无副作用,使用简单方便,免去了口服药的不适感,不影响正常性生活,经临床试验验证效果显著,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绝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均为临床试验阶段进行的,不能说明本发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已处于公众所知的状态。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它是由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中药原料包括:当归,红花,黄芪,苦参,冰片,甘草,槟榔,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熟地黄,鸡血藤,乳香,血竭,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当归15份,红花15份,黄芪15份,苦参15份,冰片8份,甘草15份,槟榔15份,川芎15份,桃仁15份,益母草20份,白术15份,熟地黄15份,鸡血藤20份,乳香7份,血竭5份;将以上中药原料研成细粉与50份冰糖酒搅拌均匀,再用炼制蜂蜜制成蜜丸。使用方法为:将该蜜丸用胶布贴于肚脐内,配合艾灸器施灸30分钟。

曾小姐,22岁未婚,公司职员,主要症状:从月经初潮起,一直就月经不调,严重痛经、宫寒,每次来例假时都伴有大量血块。

临床试验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一个月后,再次来例假时,小腹腹痛的症状就明显减轻,血块明显变小、变少,继续使用3个月后,痛经、宫寒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月经变得开始有规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它是由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中药原料包括:当归,红花,黄芪,苦参,冰片,甘草,槟榔,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熟地黄,鸡血藤,乳香,血竭,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当归18份,红花17份,黄芪19份,苦参16份,冰片10份,甘草18份,槟榔17份,川芎17份,桃仁18份,益母草25份,白术20份,熟地黄20份,鸡血藤25份,乳香9份,血竭8份;将以上中药原料研成细粉与65份冰糖酒搅拌均匀,再用炼制蜂蜜制成蜜丸。使用方法为:将该蜜丸用胶布贴于肚脐内,配合艾灸器施灸30分钟。

朱女士,36岁,全职太太,主要症状:宫寒畏冷,经血颜色较深并伴有大量血块,来例假时乳房胀痛、腰胀。在一次体检中腹部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小约2.2cm*2.8cm。

临床试验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两个月后,来例假时乳房胀痛、腰胀的症状消失,经血颜色变为正常的颜色。继续使用4个月后,再次到医院复检,B超显示子宫结节(肌瘤)消失,相关附件正常。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它是由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中药原料包括:当归,红花,黄芪,苦参,冰片,甘草,槟榔,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熟地黄,鸡血藤,乳香,血竭,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当归20份,红花20份,黄芪20份,苦参20份,冰片12份,甘草20份,槟榔20份,川芎20份,桃仁20份,益母草30份,白术25份,熟地黄25份,鸡血藤30份,乳香12份,血竭10份;将以上中药原料研成细粉与80份冰糖酒搅拌均匀,再用炼制蜂蜜制成蜜丸。使用方法为:将该蜜丸用胶布贴于肚脐内,配合艾灸器施灸30分钟。

唐女士,48岁已婚,主要症状:在一次体检时B超发现宫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子宫肌瘤,大的2.8cm*3.3cm,小的1.9cm*2.3cm。

临床试验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后第一次来例假时血块很多、渣状物多、颜色深,第二次来例假时血块变小变少、渣状物也变少了、颜色也变鲜红了一些,后去医院复检,小的肌瘤已经消失,大的也变小了。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它是由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中药原料包括:当归,红花,黄芪,苦参,冰片,甘草,槟榔,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熟地黄,鸡血藤,乳香,血竭,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当归16份,红花18份,黄芪17份,苦参16份,冰片11份,甘草18份,槟榔17份,川芎17份,桃仁18份,益母草25份,白术20份,熟地黄20份,鸡血藤25份,乳香10份,血竭9份;将以上中药原料研成细粉与70份冰糖酒搅拌均匀,再用炼制蜂蜜制成蜜丸。使用方法为:将该蜜丸用胶布贴于肚脐内,配合艾灸器施灸30分钟。

沈女士,33岁已婚,主要症状:畏寒,下腹部疼痛,月经量增多,持续7至10天,伴有血块,有痛经,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小为3.5cm*3.2cm,切除肌瘤后将影响生育。

临床试验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宫寒、痛经及子宫肌瘤的外用中药蜜丸三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肌瘤变小,五个月后达到临床痊愈。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