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98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治疗脚气的现有药物如达克宁、脚气灵、足爽粉之类的膏剂、擦剂、喷剂产品,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脚底会出现干裂、裂口的现象,并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只是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并且疗程长易复发,使用麻烦且对皮肤毒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由如下中药材制成,黄柏、苦参、土茯苓、防己、秦皮、木槿皮、黄柏、龙胆草、五倍子、滑石、硫黄、山奈、花椒、公英、柳树叶、檀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成:黄柏5-10份、苦参3-15份、土茯苓5-15份、防己3-10份、秦皮8-15份、木槿皮6-12份、黄柏5-10份、龙胆草3-8份、五倍子4-10份、滑石3-10份、山奈5-12份、花椒1-3份、公英5-8份、柳树叶7-12份、檀香5-10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已称取的各原料组分清洗干净,通过纱布包裹,放入容器中,加入15-25℃水直至纱布被完全淹没,浸泡25-35分钟;预处理的中药材放于加热容器中,先使用武火加热,待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继续加热60-70分钟,除去药渣,得到药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药配方可以制成汤剂或膏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配方药物用于浸泡或外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和清热利湿的功效,能够消除真菌感染,祛除脚气,其疗程短、见效快、标本兼治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柏5份、苦参3份、土茯苓5份、防己3份、秦皮8份、木槿皮6份、黄柏5份、龙胆草3份、五倍子4份、滑石3份、山奈5份、花椒1份、公英5份、柳树叶7份、檀香5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已称取的各原料组分清洗干净,通过纱布包裹,放入容器中,加入15℃水直至纱布被完全淹没,浸泡25分钟;预处理的中药材放于加热容器中,先使用武火加热,待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继续加热60分钟,除去药渣,得到药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药配方可以制成汤剂或膏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配方药物用于浸泡或外涂。

实施例2

黄柏8份、苦参10份、土茯苓10份、防己6份、秦皮12份、木槿皮8份、黄柏7份、龙胆草6份、五倍子7份、滑石6份、山奈8份、花椒2份、公英6份、柳树叶9份、檀香7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已称取的各原料组分清洗干净,通过纱布包裹,放入容器中,加入20℃水直至纱布被完全淹没,浸泡25-35分钟;预处理的中药材放于加热容器中,先使用武火加热,待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继续加热65分钟,除去药渣,得到药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药配方可以制成汤剂或膏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配方药物用于浸泡或外涂。。

实施例3

黄柏10份、苦参15份、土茯苓15份、防己10份、秦皮15份、木槿皮12份、黄柏10份、龙胆草8份、五倍子10份、滑石10份、山奈12份、花椒3份、公英8份、柳树叶12份、檀香10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已称取的各原料组分清洗干净,通过纱布包裹,放入容器中,加入25℃水直至纱布被完全淹没,浸泡25-35分钟;预处理的中药材放于加热容器中,先使用武火加热,待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继续加热70分钟,除去药渣,得到药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药配方可以制成汤剂或膏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配方药物用于浸泡或外涂。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