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340发布日期:2018-06-05 17:3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的作用就是给患有颈部疾患的病人提供头部的支撑和依托,以利于对颈部创伤的处理、稳固和治疗康复。目前医用领域中涉及的颈托虽然种类繁多,从简单的一次性塑料环式颈托到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盔式颈托一应俱全,然而患者在实际选择时往往很难找到一款真正实用、 舒适,同时经济实惠的颈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颈托的透气性较差, 患者脖颈及其胸部渗出的汗液很难挥发,导致不适感较为明显,而且佩戴者由于颈部被固定,在使用手机时 需要依托手臂将手机抬高至与视线前方平齐的位置,手臂容易产生酸痛感,而且目前人们几乎一刻也不能离开手机,手机的不方便使用将直接影响颈椎患者的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托,在后颈托的侧壁上增设手机支架,方便患者使用手机,方便实用,舒适感强。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托,包括下颌托和后颈托,所述下颌托和后颈托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而成,且下颌托和后颈托依据合页的中心线做相对转动,所述下颌托和后颈托的另一侧通过搭扣进行连接或分离,所述下颌托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巴箍圈和胸贴片,所述下巴箍圈和胸贴片之间的下颌托上开设有一通风口,所述后颈托在靠近合页的外侧壁上铰接安装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铰接安装有一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由背板和一组L形卡块组成,一组L形卡块对称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两侧位置,所述后颈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组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两侧安装有张紧装置,且张紧装置驱动对应的卡块对手机形成固定与松懈。

进一步地,一对卡块嵌入进对应的卡槽内完成所述手机支架的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为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颌托的胸贴片上开设有呈茎状分布的通风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颈托上铰接安装有手机支架,用于对手机形成固定方便患者使用手机,避免因手臂抬高手机而产生不适感的情况,而且手机支架闲置时,可将其收纳贴附在颈托的侧壁上,不会占用空间,更不会对颈托的使用造成干涉,方便实用,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手机支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手机支架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颌托,2、后颈托,3、合页,4、搭扣,5、下巴箍圈,6、胸贴片,7、通风口,8、伸缩杆,9、连杆,10、手机支架,11、背板,12、卡块,13、卡槽,14、张紧装置,15、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颈托,包括下颌托1和后颈托2,下颌托1和后颈托2的一侧通过合页3铰接而成,且下颌托1和后颈托2依据合页的中心线做相对转动,下颌托1和后颈托2的另一侧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或分离,下颌托1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巴箍圈5和胸贴片6,下巴箍圈5和胸贴片6之间的下颌托上开设有一通风口7,后颈托2在靠近合页3的外侧壁上铰接安装有一伸缩杆8,伸缩杆8的另一端通过连杆9铰接安装有一手机支架10,手机支架10由背板11和一组L形卡块12组成,一组L形卡块12对称安装在背板11的两侧位置,后颈托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组与卡块12相适配的卡槽13。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1两侧安装有张紧装置14,且张紧装置14驱动对应的卡块12对手机形成固定与松懈,手机支架10处于使用状态时,一组卡块12在张紧装置14的作用下对手机形成固定,便于使用手机。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卡块12嵌入进对应的卡槽13内完成手机支架10的收纳,手机支架10闲置不用时,将一组卡块12旋转至正对后颈托2侧壁,并将卡块12嵌入进卡槽13内形成固定,能够保证手机支架10收纳的稳固性,避免因手机支架10的动作而干涉颈托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9为伸缩结构,用于调整手机支架10的高度,使得手机支架10与患者的视线平齐,方便实用。

在本实施例中,下颌托1的胸贴片6上开设有呈茎状分布的通风槽15,一方面通风槽15的设置便于减轻胸贴片6的重量,有利于减小颈托对胸部的压力;另一方面呈茎状分布的通风槽15布满整个胸贴片6,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颈托上铰接安装有手机支架,用于对手机形成固定方便使用手机,避免因手臂抬高手机而产生不适感的情况,而且手机支架闲置时,可将其收纳贴附在颈托的侧壁上,不会占用空间,更不会对颈托的使用造成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