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56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由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日趋加剧,中国北方各地的秋冬季雾霾期逐渐延长。雾霾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物质以及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诸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系统病毒的感染。目前人们预防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还是在雾天出门时佩戴口罩,但是这种防治方法只能除表不能治本,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治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计其配方如下:

杜仲10-15g、鹅管石10-15g、紫石英10-15g、罗勒5-10g、薤白5-10g、细辛1-3g、桔梗5-10g、茯苓10-30g、十大功劳叶10-15g、黄芪10-30g、白扁豆5-15g、白豆蔻3-9g、荆芥6-12g、防风6-12g、香薷6-12g、紫苏叶6-12g、苦杏仁6-15g、黄芩炭6-15g、桑白皮6-15g、旋复花6-15g、甘遂0.1-0.3g、半夏10-15g、橘红6-12g、沙参10-30g、五味子6-12g、炙麻黄3-6g、银杏叶6-12g、丝瓜叶6-12g、枇杷叶6-12g、射干6-15g、马鞭草6-15g、金银花6-15g、浙贝母10-15g、冬瓜子6-15g、僵蚕6-15g、蝉蜕3-10g、姜黄6-15g、生大黄3-9g、紫苏子6-12g、鹅不食草6-15g、紫菀10-15g、款冬花10-15g。

更为具体地,杜仲为12g、鹅管石为11g、紫石英为12g、罗勒为8g、薤白为7g、细辛为2g、桔梗为6g、茯苓为20g、十大功劳叶为13g、黄芪为18g、白扁豆为10g、白豆蔻为8g、荆芥为10g、防风为8g、香薷为11g、紫苏叶为8g、苦杏仁为12g、黄芩炭为10g、桑白皮为14g、旋复花为12g、甘遂为0.2g、半夏为12g、橘红为10g、沙参为15g、五味子为10g、炙麻黄为4g、银杏叶为7g、丝瓜叶为7g、枇杷叶为8g、射干为8g、马鞭草为10g、金银花为10g、浙贝母为12g、冬瓜子为11g、僵蚕为12g、蝉蜕为5g、姜黄为10g、生大黄为5g、紫苏子为9g、鹅不食草为10g、紫菀为11g、款冬花为13g。

或者,杜仲为14g、鹅管石为12g、紫石英为14g、罗勒为6g、薤白为8g、细辛为2g、桔梗为7g、茯苓为15g、十大功劳叶为11g、黄芪为13g、白扁豆为12g、白豆蔻为4g、荆芥为9g、防风为11g、香薷为7g、紫苏叶为8g、苦杏仁为10g、黄芩炭为8g、桑白皮为7g、旋复花为13g、甘遂为0.2g、半夏为11g、橘红为10g、沙参为20g、五味子为8g、炙麻黄为5g、银杏叶为8g、丝瓜叶为8g、枇杷叶为7g、射干为7g、马鞭草为10g、金银花为12g、浙贝母为13g、冬瓜子为14g、僵蚕为11g、蝉蜕为6g、姜黄为10g、生大黄为6g、紫苏子为10g、鹅不食草为10g、紫菀为12g、款冬花为12g。

“雾霾”在中医看来,它是自然界中一种“湿浊之气”。“湿浊”为阴邪,湿浊不降,弥漫空气中最容易侵犯人体的口鼻、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浊气”不降,容易产生恶心、呕吐、腹胀、头痛、肢体困重、胸闷、咳嗽等病症,而“浊气”不降则“清气”不升,就会影响人体阳气的上升,从而产生头晕、乏力、腹泻等病症。

本发明中,一方面,杜仲、紫石英温肾阳,罗勒温肾阳温脾阳理气,鹅管石温肾阳温肺,四种药物合用,起到激发人体阳气的功能,阳气从肾而出,经脾达肺;黄芪、十大功劳叶补气以充肺,再通过薤白、细辛温通心肺之阳气;香薷解表化湿、荆芥和防风祛风解表、炙麻黄宣肺、僵蚕祛风化痰、蝉蜕祛风解表、紫苏叶解表、桔梗上浮宣肺化痰,此八种药物可以把上升的阳气通过肺气的宣发,以达到人体的体表和口鼻,祛除侵犯人体体表和口鼻的雾霾邪气,鹅不食草以通鼻窍。通过以上的药物配合,风能胜湿,阳气能化湿,所以温阳祛风可以很好的治疗雾霾引起的人体应激反应。

另一方面,白扁豆化湿健脾、茯苓健脾利湿、白豆蔻健脾理气开胃、苦杏仁降肺气、黄芩炭和桑白皮清肺降肺气、旋复花化痰降气、半夏燥湿化痰降胃、橘红理肺气、银杏叶、丝瓜叶、枇杷叶清心清肺、射干化痰、金银花清肺郁热、浙贝母化痰散结降肺气、姜黄和大黄通腑以降浊、紫苏子、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冬瓜子和甘遂疏通水液运行的通道、马鞭草清热利湿、沙参润肺以保津液充足、五味子收敛肺气防止消散太过,以上药物合用达到了雾霾进入人体以后可以迅速排出体外的功效。

因此,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对雾霾引起的应激反应进行预防和治:第一,通过温阳化气以使雾霾蒸腾而不会下降以侵入人体。第二,通过下气利湿的方法可以使雾霾湿浊迅速从六腑而出,不至于停留于人体而发病。两种方法合用,使雾霾得升得降,中气清澈,人不为病,病者速愈。

本发明从雾霾的根本致病特点上入手,药味多而不杂、全方配伍精当,既能去湿化浊,又能祛风、散寒、润燥,对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配方如下:

杜仲10-15g、鹅管石10-15g、紫石英10-15g、罗勒5-10g、薤白5-10g、细辛1-3g、桔梗5-10g、茯苓10-30g、十大功劳叶10-15g、黄芪10-30g、白扁豆5-15g、白豆蔻3-9g、荆芥6-12g、防风6-12g、香薷6-12g、紫苏叶6-12g、苦杏仁6-15g、黄芩炭6-15g、桑白皮6-15g、旋复花6-15g、甘遂0.1-0.3g、半夏10-15g、橘红6-12g、沙参10-30g、五味子6-12g、炙麻黄3-6g、银杏叶6-12g、丝瓜叶6-12g、枇杷叶6-12g、射干6-15g、马鞭草6-15g、金银花6-15g、浙贝母10-15g、冬瓜子6-15g、僵蚕6-15g、蝉蜕3-10g、姜黄6-15g、生大黄3-9g、紫苏子6-12g、鹅不食草6-15g、紫菀10-15g、款冬花10-15g。

实施例一:

杜仲10g、鹅管石10g、紫石英10g、罗勒5g、薤白5g、细辛1g、桔梗5g、茯苓10g、十大功劳叶10g、黄芪10g、白扁豆5g、白豆蔻3g、荆芥6g、防风6g、香薷6g、紫苏叶6g、苦杏仁6g、黄芩炭6g、桑白皮6g、旋复花6g、甘遂0.1g、半夏10g、橘红6g、沙参10g、五味子6g、炙麻黄3g、银杏叶6g、丝瓜叶6g、枇杷叶6g、射干6g、马鞭草6g、金银花6g、浙贝母10g、冬瓜子6g、僵蚕6g、蝉蜕3g、姜黄6g、生大黄3g、紫苏子6g、鹅不食草6g、紫菀10g、款冬花10g。

实施例二:

杜仲15g、鹅管石15g、紫石英15g、罗勒10g、薤白10g、细辛3g、桔梗10g、茯苓30g、十大功劳叶15g、黄芪30g、白扁豆15g、白豆蔻9g、荆芥12g、防风12g、香薷12g、紫苏叶12g、苦杏仁15g、黄芩炭15g、桑白皮15g、旋复花15g、甘遂0.3g、半夏15g、橘红12g、沙参30g、五味子12g、炙麻黄6g、银杏叶12g、丝瓜叶12g、枇杷叶12g、射干15g、马鞭草15g、金银花15g、浙贝母15g、冬瓜子15g、僵蚕15g、蝉蜕10g、姜黄15g、生大黄9g、紫苏子12g、鹅不食草15g、紫菀15g、款冬花15g。

实施例三:

杜仲为12g、鹅管石为11g、紫石英为12g、罗勒为8g、薤白为7g、细辛为2g、桔梗为6g、茯苓为20g、十大功劳叶为13g、黄芪为18g、白扁豆为10g、白豆蔻为8g、荆芥为10g、防风为8g、香薷为11g、紫苏叶为8g、苦杏仁为12g、黄芩炭为10g、桑白皮为14g、旋复花为12g、甘遂为0.2g、半夏为12g、橘红为10g、沙参为15g、五味子为10g、炙麻黄为4g、银杏叶为7g、丝瓜叶为7g、枇杷叶为8g、射干为8g、马鞭草为10g、金银花为10g、浙贝母为12g、冬瓜子为11g、僵蚕为12g、蝉蜕为5g、姜黄为10g、生大黄为5g、紫苏子为9g、鹅不食草为10g、紫菀为11g、款冬花为13g。

实施例四:

杜仲为14g、鹅管石为12g、紫石英为14g、罗勒为6g、薤白为8g、细辛为2g、桔梗为7g、茯苓为15g、十大功劳叶为11g、黄芪为13g、白扁豆为12g、白豆蔻为4g、荆芥为9g、防风为11g、香薷为7g、紫苏叶为8g、苦杏仁为10g、黄芩炭为8g、桑白皮为7g、旋复花为13g、甘遂为0.2g、半夏为11g、橘红为10g、沙参为20g、五味子为8g、炙麻黄为5g、银杏叶为8g、丝瓜叶为8g、枇杷叶为7g、射干为7g、马鞭草为10g、金银花为12g、浙贝母为13g、冬瓜子为14g、僵蚕为11g、蝉蜕为6g、姜黄为10g、生大黄为6g、紫苏子为10g、鹅不食草为10g、紫菀为12g、款冬花为12g。

实施例五:

杜仲10g、鹅管石15g、紫石英12g、罗勒6g、薤白6g、细辛1g、桔梗6g、茯苓15g、十大功劳叶12g、黄芪12g、白扁豆12g、白豆蔻8g、荆芥8g、防风8g、香薷8g、紫苏叶8g、苦杏仁8g、黄芩炭8g、桑白皮10g、旋复花10g、甘遂0.1g、半夏10g、橘红8g、沙参20g、五味子10g、炙麻黄5g、银杏叶10g、丝瓜叶10g、枇杷叶8g、射干6g、马鞭草6g、金银花12g、浙贝母10g、冬瓜子15g、僵蚕15g、蝉蜕10g、姜黄10g、生大黄5g、紫苏子10g、鹅不食草10g、紫菀15g、款冬花15g。

实施例六:

杜仲15g、鹅管石10g、紫石英10g、罗勒8g、薤白8g、细辛3g、桔梗10g、茯苓25g、十大功劳叶15g、黄芪20g、白扁豆10g、白豆蔻5g、荆芥6g、防风10g、香薷10g、紫苏叶6g、苦杏仁8g、黄芩炭6g、桑白皮8g、旋复花8g、甘遂0.3g、半夏10g、橘红10g、沙参15g、五味子8g、炙麻黄4g、银杏叶8g、丝瓜叶8g、枇杷叶10g、射干10g、马鞭草8g、金银花8g、浙贝母12g、冬瓜子6g、僵蚕8g、蝉蜕3g、姜黄15g、生大黄8g、紫苏子8g、鹅不食草15g、紫菀10g、款冬花10g。

实施例七:

杜仲10g、鹅管石12g、紫石英15g、罗勒5g、薤白5g、细辛2g、桔梗5g、茯苓10g、十大功劳叶15g、黄芪30g、白扁豆5g、白豆蔻3g、荆芥12g、防风12g、香薷6g、紫苏叶6g、苦杏仁12g、黄芩炭10g、桑白皮9g、旋复花6g、甘遂0.2g、半夏15g、橘红10g、沙参10g、五味子6g、炙麻黄3g、银杏叶12g、丝瓜叶12g、枇杷叶12g、射干6g、马鞭草6g、金银花6g、浙贝母15g、冬瓜子6g、僵蚕15g、蝉蜕5g、姜黄11g、生大黄7g、紫苏子8g、鹅不食草6g、紫菀14g、款冬花14g。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每日一剂,水煎取400毫升,分早晚饭后温服,每次200ml。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起居有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精神刺激、饮食少吃多餐,忌浓茶、烟酒、辛辣食物等。

下面结合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一、选取范围: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一年间因为雾霾而导致的患者71例,男30例、女41例,年龄12-86岁。其中,感冒22例、咳嗽18例、哮喘9例、过敏性鼻炎5例、胸闷5例、恶心2例、头痛3例、咽喉肿痛7例。

二、治疗结果:经过1-4周的治疗,71例患者中痊愈63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2%。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女,31岁。每于雾霾天气就会咳嗽,近期雾霾严重,咳嗽1周,呛咳,稍有油烟或辛辣刺激症状明显加重,咽部发痒,咽干,痰粘于喉却不易咯出,严重时气喘有窒息感,伴有头痛、鼻塞、流清鼻涕、怕风,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服用实施例一的药剂一周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2:李某,女,41岁。头痛反复发作半年,前额为甚,每于雾霾天诱发或加重,伴全身困重乏力,饮食减少,腹胀,咽部如有物阻,大便粘滞,小便正常,舌淡红,苔黄厚腻,脉滑。服用实施例二的药剂两周后,症状消失,体力增强,纳眠正常。

病例3:周某,男,8岁。连续雾霾天气后感冒、咳嗽、流清鼻涕、怕冷,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服用实施例三的药剂一周后痊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

病例4:薛某,男,27岁。胸闷半个月,半月前在雾霾天踢球后出现胸闷,伴头晕,乏力,咳嗽,咳灰白痰,晨起为重,纳差,食后腹胀,大便干,小便正常,舌淡苔白厚,脉沉。连服实施例四的药剂十剂后痊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

病例5:张某,女,60岁。胸痛一周,易喘,雾霾天气时引发咳嗽、喷嚏、头痛、烦躁、嗜睡、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咳黏稠青色痰,舌苔薄白,舌质不红,脉沉。连服实施例五的药剂四周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6:赵某,男,52岁。咳嗽一个月,一个月前降温雾霾天气后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缓解,但一直咳嗽,咳黄痰,阴霾天加重,伴胸闷憋气,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服用实施例六的药剂十二剂后痊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

病例7:孙某,女,38岁。头晕一周,连续雾霾天气后出现咳嗽,怕冷,胸闷,腰疼,四肢凉,纳差,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偏滑。服用实施例七的药剂一周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