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的也作“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心率<50~55次/min。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引起,分为:①窦性心动过缓(心房、心室率低于60次/min),但临床多指低于50~55次/min;②窦性停搏;③窦房阻滞;④快慢综合征;⑤变时性功能不全。
(2)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室内传导阻滞,病变可引起:左前半支传导阻滞,右后半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又可以分为:①同步同比例双支阻滞;②同步不同比例双支阻滞;③不同步不同比例双支阻滞;④三支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包括心源性(如老年性传导退行性病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和非心源性。非心源性的病因复杂,包括①甲减的心动过缓、阻塞性黄疸、脑梗死、脑膜炎、颅内高压、颈部和纵隔肿瘤;②病原微生物感染、病毒作用、免疫复合物沉积;③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缺氧、高钾的窦室传导;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亢进,血管迷走性晕厥,严重的恶心、呕吐,某些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诱发心动过缓;⑤理化因素或中毒(寒冷、尿毒症、黏液性水肿);⑥内分泌代谢异常。
静脉注射和(或)静脉滴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泼尼松、搏利康尼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这些药物仅用于紧急情况或抢救,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可供长期服用的药物。另外西方医学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可逆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等无法通过药物纠正。可见,现有已上市的化学药物无法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
虽然中医典籍中并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名记载,由于本病多见迟脉,并见沉、细、结脉等,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证候,常同时伴有面色恍白、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证候的特点;故大多学者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由于心肾阳虚,气虚血瘀,心气虚弱,导致血滞运行无力,心动缓慢。心、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进而痰浊内生;心阳不振,血行无力,久则形成瘀血;痰瘀互结更进一步阻碍血脉运行。故心肾阳虚、痰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基于中医药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优势。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适应症的中药组合物,如公开号CN101181418A、名称为“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原料组成为:红参50~150、淫羊藿125~375、盐水炙补骨脂375~1125、枸杞子125~375、麻黄125~375、细辛35~75、丹参200~550、水蛭125~375。又如公开号CN101559162A、名称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为: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
市场上常见的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有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心宝丸(洋金花、鹿茸、人参、附子、肉桂、田七、麝香、蟾酥等)。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治疗需求仍然未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配方精炼,疗效确切,对心肾阳虚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5份、制附片5~15份、桂枝3~15份、三七1~15份、琥珀1.5~5份、黄精10~40份、甘松10~2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0份、制附片5~10份、桂枝3~10份、三七1~5份、琥珀1.5~3份、黄精10~30份、甘松10~15份。
还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选自如下中药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牛黄0.15~0.5份、干姜3~15份、瓜蒌10~30份、天麻5~15份、葛根10~30份、绞股蓝5~15份、黄芪10~40份和当归5~15份。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选自如下中药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干姜3~10份、瓜蒌10~20份、天麻5~10份、葛根10~20份、绞股蓝5~10份、黄芪10~30份和当归5~1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5份、制附片5~15份、桂枝3~15份、三七1~15份、琥珀1.5~5份、黄精10~40份、甘松10~20份、干姜3~15份。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5份、制附片5~15份、桂枝3~15份、三七1~15份、琥珀1.5~5份、黄精10~40份、甘松10~20份、干姜3~15份、和选自瓜蒌10~30份、天麻5~15份、葛根10~30份、绞股蓝5~15份、黄芪10~40份和当归5~15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0份、制附片5~10份、桂枝3~10份、三七1~5份、琥珀1.5~3份、黄精10~30份、甘松10~15份、干姜3~10份。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0份、制附片5~10份、桂枝3~10份、三七1~5份、琥珀1.5~3份、黄精10~30份、甘松10~15份、干姜3~10份、和选自瓜蒌10~20份、天麻5~10份、葛根10~20份、绞股蓝5~10份、黄芪10~30份和当归5~10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6~12份、制附片6~12份、桂枝6~12份、三七3~6份、琥珀3~6份、黄精15~30份、甘松10~30份、瓜蒌10~30份。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6~12份、制附片6~12份、桂枝6~12份、三七3~6份、琥珀3~6份、黄精15~30份、甘松10~30份、瓜蒌10~30份、干姜6~9份。
还有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6~10份、制附片6~9份、桂枝6~9份、三七3~6份、琥珀3~6份、黄精15~30份、甘松10~15份、干姜3~6份。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6~10份、制附片6~9份、桂枝6~9份、三七3~6份、琥珀3~6份、黄精15~30份、甘松10~15份、干姜3~6份、黄芪15~30份、当归6~15份。
还有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6~10份、制附片6~9份、桂枝3~6份、三七3~6份、琥珀3~6份、黄精10~20份、甘松10~20份、干姜3~6份、天麻6~9份、葛根10~15份、绞股蓝6~10份、甘草6~10份。
优选的,所述人参为生晒参或红参;更优选为红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还可以包括或不包括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制剂。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或非口服制剂,更优选为口服制剂。
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选自水煎剂、酒剂、蜜丸剂、水丸剂、浓缩丸剂、膏剂、散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滴丸、颗粒剂或口腔分散膜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说明书中所述的“重量份”,表示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用量配比关系。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本发明的“1重量份”可以是“1g”、“1kg”或其它任意重量。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制剂,特别是口服制剂。其中,除全部中药材直接打粉入药的散剂、蜜丸剂、水丸剂等制剂外,在制备其它口服制剂时,优选将三七和琥珀单独粉碎至细粉,然后与其它各味中药材的适宜溶剂的提取物或提取液合并,加入或不加入药学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最终制剂。
所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包括(1)稀释剂,例如淀粉、糖粉、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酸氢钙、药用碳酸钙等)、甘露醇等、植物油、聚乙二醇等;(2)粘合剂,例如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等;(3)崩解剂,例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4)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镁等;(5)矫味剂,例如柠檬酸、蔗糖等。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按照作为原料的上述中药组合物总重量计,体重50-70kg的成人每日用量为10~130g,分2~4次服用。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内在病机,以益心脾温肾阳、扶阳救逆、调和心脉为治则,以人参、制附片、干姜、桂枝、三七、琥珀、黄精和甘松为基本方,辩证加减,诸药协同,使阳气充足、血脉畅行、水谷得以运化,从而恢复正常心律。以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的药物对心肾阳虚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好,患者不仅恢复了正常的心律,而且整体状态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治疗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实施例1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5g、制附片5g、桂枝3g、三七1g、琥珀1.5g、黄精10g、甘松10g。
实施例2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5g、制附片10g、桂枝15g、三七15g、琥珀5g、黄精40g、甘松20g。
实施例3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9g、桂枝9g、三七3g、琥珀3g、黄精30g、甘松15g。
实施例4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10g、桂枝10g、干姜6g、三七3g、琥珀3g、黄精20g、甘松15g。
实施例5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10g、桂枝10g、干姜6g、三七3g、琥珀3g、黄精20g、甘松15g、瓜蒌20g。
实施例6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10g、桂枝10g、三七3g、琥珀3g、黄精20g、甘松15g、瓜蒌20g、干姜9g。
实施例7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9g、桂枝9g、三七3g、琥珀3g、黄精30g、甘松15g、干姜6g。
实施例8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6g、制附片6g、桂枝6g、三七3g、琥珀3g、黄精15g、甘松10g、干姜3g。
实施例9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10g、制附片9g、桂枝9g、三七3g、琥珀3g、黄精30g、甘松15g、干姜6g、黄芪30g、当归10g。
实施例10一种中药组合物
红参6g、制附片6g、桂枝3g、三七3g、琥珀3g、黄精15g、甘松10g、干姜3g、天麻6g、葛根12g、绞股蓝6g、甘草6g。
实施例11一种中药水煎剂
取实施例1~10中的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三七和琥珀分别粉碎成细粉,其它各味药材混合,用药材重量8~10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0.5~1小时,趁热分离水煎液和药渣,合并各次的水煎液。
适应症: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钟);症见头晕、乏力、心慌、胸痛、面色恍白、手足厥冷,甚或时有黑蒙。
用量用法:所述中药水煎剂均分为2~3份,同时将三七粉和琥珀粉也均分为相应的份数;每次取水煎剂、三七粉和琥珀粉各1份,混合后服下;一日内服完。
实施例12一种中药水丸剂
按照实施例1~10中的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处方,根据实际需要,将各味药材的用量适当扩大相同的倍数;将各味药材分别粉碎或混合后粉碎成100~12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泛水为丸,干燥,即得。
适应症: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钟);症见头晕、乏力、心慌、胸痛、面色恍白、手足厥冷,甚或时有黑蒙。
用量用法:每次6~10g,温水送服,一日三次。
实施例13一种中药胶囊剂
按照实施例1~10中的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处方,将各味药材的用量扩大1000倍(根据实际需要,各味药材用量;三七和琥珀分别粉碎成100~120目的细粉,备用;其余各味药材用药材重量8~10的水或乙醇溶液加热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滤液适当浓缩,加入三七和琥珀细粉,干燥,粉碎,加入适当的辅料,制粒,装胶囊,g/粒。
适应症: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律<50次/分钟);症见头晕、乏力、心慌、胸痛、面色恍白、手足厥冷,甚或时有黑蒙。
用量用法:每次4~6粒,温水送服,一日三次。
本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制备胶囊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用量配比,原料中的各味药材的实际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而不是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扩大1000倍。
发明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辩证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于心肾阳虚、脾肾阳虚、心脉微弱甚或欲脱的,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在服药1~2周后,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都显著缓解或减轻;继续治疗后,患者心率大多得到提高,恢复了正常心律,且伴随的其它症状也基本消失或得到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甚至西医诊断需要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过治疗,也恢复了健康,免除了装起搏器的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本发明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有效、更经济的治疗选择。为说明本发明的临床功效和作用,从发明人大量医案中随机选取一些作为应用例。
应用例1
患者:胡××,男,58岁。
初诊时间:2016年3月19日
主诉:间歇性左心前区撕裂痛,伴心慌、气短,;严重时吸长气、汗出、怕冷,最近一天发作两、三次,发作之后则身体软弱无力;睡眠欠佳,噩梦纷扰;大便稀软,腰膝怕冷,下肢抽痛。
既往用药:自行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2周,症状没有减轻。近日外出活动多,较劳累,症状加重。
体征:脉象沉迟,舌质淡暗,苔白腻。
检查:
1.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83021次,快:86次/分,慢:36次/分,平均:49次/分;2)房性早搏1605次,单发1306次,二三联律128次,房速21次;3)短阵房颤:11阵,R-R长>2″:32次,ST-T改变。
3.心脏彩超:主动脉硬化,左心舒张功能不全,E/A<1。
4.冠状动脉造影:左回旋支狭窄20-30%,左前降支狭窄40-60%,有斑块。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缓慢性心律失常
辩证:脾肾阳虚,心脉不畅
治则:益脾温肾,调和心脉
治法:以实施例7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7天。
复诊时间:2016年3月26日
主诉:心前区撕裂痛消失,偶觉胸骨后疼痛,时间长约30秒;偶有间歇性心慌,气短有时出现;吸长气不明显;但有时怕冷,偶有汗出,活动量增加时睡眠不好,做梦不多;大便好转;精神充沛。
治法:以实施例7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3周。
复查(2016年4月18日):
1.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96626次,快:96次/分,慢:48次/分,平均:58次/分;2)房性早搏182次,单发162次,三联律43次。
3.心脏彩超:左心舒张功能不全,但较前改善。
应用例2
患者:邓××,女,51岁。
初诊时间:2016年5月10日
主诉:2014年5月初突发扩张型心脏病(经阜外医药确诊并住院治疗),自此不能工作;每逢劳累、天气变化、风雨寒冷,则心悸、气短、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大汉淋漓;平时身体倦怠无力,胃脘怕冷,不能进冷食;大便稀软,小便夜频;月经提前,经期延长,量多色暗,血块较多;少寐多梦。
既往用药:来诊前曾服用宁心宝胶囊(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约2月,症状时轻时重。
体征:脉沉细迟缓,舌质淡暗,舌体胖、有齿痕,苔白厚腻微黄。
检查:
1.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频发室早,偶发房早,ST-T改变。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82467次,快:88次/分,慢:32次/分,平均:46次/分;2)室性早搏1416次,单发1053次,成对28对,二三联律59次;3)房性早搏1685次,单发1106次,二三联律、短阵房速29阵;3)R-R长>2″:26次,ST-T改变。
3.心脏彩超:1)左心扩大,左房45mm,左室58mm;2)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3)收缩功能低下,EF:48%;4)舒张功能不全,E/A<1。
4.血液生化检查:1)血钾3.5mmol/L;2)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180pg/ml;3)心肌酶:肌酸激酶200U/L,肌酸激酶同功酶28U/L,乳酸脱氢酶260U/L,谷草转氨酶46U/L,白蛋白38.8g/L;4)肌钙蛋白0.05μg/L;5)血常规:血色素96G/L,红细胞340×1012/L。
辩证:脾肾阳虚,脉微欲绝。
治则:益脾温肾,扶阳救脉。
治法:以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7天。
复诊时间:2016年5月17日
主诉: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明显好转,进餐饮水仍要温热,精神振作,睡眠改善,想活动愿意干活;大便成形,夜尿减少;但仍怕冷。
治法:继续以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5周。
复诊时间:2016年6月21日
主诉:心悸气短、恶寒怕冷、大汗淋漓、倦怠乏力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精神焕发;二便月经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全部自理,有时主动干家务活。
治法:以实施例8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3周。
复查(2016年7月12日):
1.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92685次,快:96次/分,慢:45次/分,平均:62次/分;2)室性早搏201次,单发193次,三联律15次;3)房性早搏264次,单发215次,二三联律21次;3)R-R长>2″:0次。
3.心脏彩超:1)左心房40mm,左心室52mm;2)二、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3)心脏射血分数EF:58%;4)左心舒张功能不全,E/A<1,但较前改善。
4.血液生化检查:除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略高(124pg/ml)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正常。
应用例3
患者:李××,男,62岁。
初诊时间:2016年2月18日
主诉:4年前春季出现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疼、倦怠无力、精神不振、腰酸发凉、喜进热饮、便溏、夜尿频、失眠少寐、噩梦纷扰,近一个月症状加重,影响生活工作。
既往用药:来诊前,曾断续服用麝香保心丸(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约半年,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体征:脉沉迟,舌质淡暗,舌体胖,苔黄白腻。
检查:
1.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频发室早、房早,ST-T改变。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86492次,快:82次/分,慢:38次/分,平均:46次/分;2)室性早搏4062次,单发3800次,二三联律206次,成对42次;3)房性早搏5653次,单发4205次,二三联律368次,短阵房速1057阵;3)R-R长>2″:103次,最长2.9″;ST-T改变。
3.心脏彩超:1)左心扩大,左房45mm,左室52mm;2)主动脉二、三关闭不全,轻中度;4)右室舒张功能不全,E/A<1。
4.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混合斑块,轻-中度狭窄;后降支有斑块。
5.血液生化检查:血糖6.2mmol/L,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mmol/L。
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混合型
辩证:脾肾阳虚,心脉不畅。
治则:益脾温肾,调治心脉。
治法:以实施例10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14天。
复诊时间:2016年3月3日
主诉: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疼等症状明显好转,精神振作,睡眠改善;大便成形,夜尿减少。
复查:
1.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84609次,快:101次/分,慢:46次/分,平均:58次/分;2)ST段下降消失,T低平好转80%以上;3)R-R长>2″:72次。
2.心脏彩超:1)二、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左心舒张功能较前好转。
应用例4
患者:郭××,男,59岁。
初诊时间:2015年12月15日
主诉:近1年来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痛、前胸后背疼明显;逢干活后前症加重,需静坐休息甚至卧床才能缓解;秋冬季节或遇气温骤降,四肢末梢变凉,手足厥冷;纳谷不佳,身体渐消瘦,噩梦纷纭,大便粘稀,夜尿频、夜间憋醒,影响睡眠。自入冬以来,前症发作频繁,时有眼发黑,四肢厥冷加重,严重时抽筋疼痛,影响肢体活动。来诊前经多家综合性医院的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均建议装起搏器。
既往用药:来诊前,曾用抗心律失常西药,心悸得到暂时缓解。
体征:脉沉迟,舌质淡暗,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腻。
检查:
1.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4次/分;ST-T改变。
2.Holter报告:1)窦性心律、心动过缓、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性心律;2)总心搏数71487次,快:80次/分,慢:32次/分,平均:49次/分;3)室性早搏,成对208次;4)房性早搏888次,成对、偶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短阵房性心动过速;5)交界性逸搏;6)间断性ST段压低。
3.心脏彩超:1)主动脉瓣硬化;2)二、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4)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
辩证:心肾阳衰,心脉欲脱。
治则:益心温肾,整和心脉。
治法:以实施例6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7天。
第一次复诊时间:2015年12月22日
主诉:头晕、乏力、心悸、前后胸痛均有好转,眼发黑、四肢厥冷减轻,三十纳谷不香、身软倦怠、精神不振有时仍出现;睡眠时好时坏,大便软但成形,夜尿减少。
体征:脉沉细迟,舌质淡暗,舌体胖,苔薄白腻。
血压:120/70mmHg,心率58次/分。
治法:仍以实施例6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7天
第二次复诊时间:2015年12月29日
主诉:头晕、乏力、心悸、胸痛几乎全部消失;身体非常轻松,精神振作;纳谷量增加,身软倦怠不著,睡眠好,大小便正常,夜晚再无憋醒过;外出无寒冷感觉,手足温暖。自觉自己是个健康人。
体征:脉沉细;舌质淡,舌体微胖略暗,较前改善很多;苔薄白。
血压:120/78mmHg,心率64次/分。
治法:以实施例5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成水煎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用法一日两次,分早晚服下,连服14天
第三次复诊时间:2016年1月12日
检查:
1.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2次/分;ST段压低,T波改变消失。
2.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74583次,快:88次/分,慢:45次/分,平均:53次/分;2)窦性心律;3)偶见房性早搏,20次;偶见室性早搏10次。
治法:以实施例5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2的方法制备成水丸剂,每次6g,一日三次,用温水送服。连服6周。
第四次复诊时间:2016年4月10日
主诉:头晕、乏力、心悸、胸痛均消失;现精神充沛,体质好,生活质量提高,能胜任家中体力劳动。近一个月偶尔服用水丸。前几日去西医院复查,医生告知不需要装起搏器。
检查:
1.Holter报告:1)总心搏数82865次,快:93次/分,慢:46次/分,平均:53次/分;2)窦性心律;3)偶见房性早搏,23次。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或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