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微型熏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94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微型熏蒸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理疗用品,具体说是一种便携式微型熏蒸器。



背景技术:

中药熏蒸是传统医学疾病治疗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直到目前,中药熏蒸仍然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专用器材,人在专门的密闭熏蒸室内,使用大锅加热中药材,对于行动不便或者时间紧张的患者进行一次治疗甚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颠覆传统的大锅熏蒸的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微型熏蒸器,使患者能够将熏蒸器随身绑缚,即可随时进行中药熏蒸疗法,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药物利用率、大幅降低药物使用量和能量消耗。

所述便携式微型熏蒸器,其特征在于:设有随身附着部和熏蒸部,所述熏蒸部用于产生药剂蒸汽,所述随身附着部用于将熏蒸部直接附着于人体表面,使药剂蒸汽作用于患处;

所述熏蒸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发热层、药剂层和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所述发热层用于产生热量加热药剂层,使所述药剂层产生药剂蒸汽,所述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用于使所述药剂层所产生的热和药剂蒸汽定向透过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作用于患处皮肤;

所述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设有周围封闭的空腔和/或传导孔垫,所述传导孔垫设有定向传导孔,定向传导孔的直径为1mm~500mm;所述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的厚度为1mm~50mm。

一种熏蒸部的实施例为,所述熏蒸部为多层柔性纺织袋,使用前将发热层、药剂层和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部分或一体包装于密封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药剂层设于半密封的包装袋内,所述半密封的包装袋仅面对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的一侧分布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500平方毫米。

另一种熏蒸部的实施例为,所述熏蒸部整体设于盒体内,或将药剂层置于带有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的盒体内,盒体内的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周围设有挡壁。

一种药剂层的实施例为,所述药剂层为吸水材质,另设有独立包装的药剂,用于在使用时将部分药剂从药剂瓶注于药剂层内。

另一种药剂层的实施例为,所述药剂层为药渣包,药渣包本身设有含水度或另独立设有药剂,药剂用于在使用时从药剂瓶注于药渣包内。

一种随身附着部的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随身附着部与所述熏蒸部一体,且延展于所述熏蒸部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随身附着部与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同侧设有粘附层,用于直接粘附于皮肤表面,使熏蒸部的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面对患处。

另一种随身附着部的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随身附着部与所述熏蒸部分离独立设置,使用时将熏蒸部绑缚于患处并使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面对患处。

作为发热层的实施例,所述发热层为化学或电致热发热装置。

本发明实现了将中药熏蒸微型化,并可随身携带,自行佩戴进行熏蒸治疗,同时,可节省中药使用量,定位并导向蒸汽和热,不使中药蒸汽发散和浪费。

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定向传导,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药物使用量,显著提高药物利用率,使用3mm厚的吸药海绵,面积为10*10cm2时,用药量仅为20ml。而现有的熏蒸器药水量至少在500ml以上。且本发明可以针对病症相对应的穴位或部位施治,极大地提高了施治效率和药物利用率。

本发明的定向传导结构,也大幅降低了能量消耗。现有的熏蒸器如果采用全身熏蒸,最少的功率需要使用2000瓦特,本发明在面积为10*10cm2仅需5瓦特发热功率,可以使用电池供电。即使以扩大到全身体表面积的极限值、以体面面积2m2计算,所需发热功率为5*2/0.01=1000瓦特。消耗功率仅为现有技术的50%。

而如果对于同样面积的熏蒸器,本发明的定向传导技术,相对于未使用该技术的敞开式结构也同样大幅节省了能源和药物,经测试相对于不使用定向传导技术的等面积熏蒸器,同样效果的能量消耗仅为不使用定向传导技术的1/3,也因此节省了药物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柔性药包式熏灸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盒体熏蒸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柔性药包式熏灸器的熏蒸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随身附着部,2—粘附层,3—发热层,4—药剂层,5—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6—熏蒸部,7—盒体,8—后盖,9—密封贴,10—前盖,11—包装袋,1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2、3中所示便携式微型熏蒸器,设有随身附着部1和熏蒸部6,所述熏蒸部6用于产生药剂蒸汽,所述随身附着部1用于将熏蒸部直接附着于人体表面,使药剂蒸汽作用于患处。随身附着部1和熏蒸部6可以分离设置,也可以结合为一体,如图1、2是结合为一体的一种实施例,图3是随身附着部1和熏蒸部6分离结构时的熏蒸部。

单看熏蒸部结构,设想熏蒸部贴于体表的状态时,如图1,或如图3的盒体7在盒盖10移去后将盒体7扣于体表时,在所述熏蒸部6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发热层3、药剂层4和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所述发热层3用于产生热量加热药剂层4,使所述药剂层4产生药剂蒸汽,所述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用于使所述药剂层4所产生的热和药剂蒸汽定向透过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作用于患处皮肤。

药剂蒸汽定向传导的结构为,如图3,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设有周围封闭的空腔,或者如图1,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设有传导孔垫,所述传导孔垫设有定向传导孔,将药剂层4产生的药剂蒸汽通过传导孔向前传导到体表,定向传导孔的直径为1mm~50mm,可以是1~5mm小孔经的管路,也可以是20~40mm的传导孔,或者,整个传导孔垫为大到一个整体的直径达100~500mm的大口,四周是孔壁。针对不同结构的熏蒸部形状和大小,所述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的厚度为1mm~50mm。

如图1、2,所述熏蒸部为多层柔性纺织袋,使用前将发热层3、药剂层4和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一体包装于密封袋内,或者发热层3可以在使用时临时固定在药剂层4背面,并启动发热。

另一种熏蒸部的实施例如图3,所述熏蒸部整体设于盒体7内,或盒体7本身设有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将药剂层4置于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的后部,盒体内的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周围设有挡壁,因此挡壁可以防止中药蒸汽外散。

所述药剂层的一种结构实施例为,所述药剂层4设于半密封的包装袋11内,所述半密封的包装袋11仅面对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的一侧分布有多个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50平方毫米,最大可到500平方毫米。

所述药剂层的一种本体状态实施例为,所述药剂层4为吸水材质,另设有独立包装的液体药剂,在使用时将部分液体药剂从药剂瓶注于药剂层内。

或者,所述药剂层为药渣包,药渣包内装纳中药药渣,药渣本身设有含水度,药渣包被密封包装,使用时从密封包中取出;或另独立设有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用于在使用时从药剂瓶注于药渣包内。

所述随身附着部,一种实施例为,如图1、2所示,随身附着部1与所述熏蒸部6一体,且延展于所述熏蒸部6外侧,所述随身附着部1与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同侧设有粘附层2,可以在使用时直接将粘附层2粘附于皮肤表面,使熏蒸部6的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面对患处。。

另一种随身附着部的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随身附着部1与所述熏蒸部6分离独立设置,使用时将熏蒸部绑缚于患处并使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面对患处。尤其可使用于如图3中的盒体熏蒸部,随身附着部为一条可覆盖盒体宽度的缚带,独立的缚带绑缚于身体外侧时,将熏蒸部固定在患处,而熏蒸部的体表接触部有空腔或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高温的药剂部4不会接触到皮肤,而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将热量和药剂蒸汽定向传导到体表。

发热层3可使用化学发热包,使用时揭去密封贴或从密封袋中取出,发热袋接触到氧气开始发生氧化反应并发热,如图3实施例的盒体中,设有前盖10和后盖8,发热包的背面贴有密封贴9,使用时打开后盖揭去密封贴9,发热包开始发热,盖上后盖9,打开前盖7,使用带状的随身附着部将盒体的前部开口扣在体表患处,既可以进行一次熏蒸治疗。如图的盒体前端在去掉前盖后,开口处的盒体边缘凸出,盒体边缘与热及蒸汽定向传导层5之间还有一段空腔,使药剂蒸汽均匀地分布于患处。

发热层也可以使用带有电致热的发热元件,以外接电源或电池供电发热。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定向传导,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药物使用量,显著提高药物利用率,使用3mm厚的吸药海绵,面积为10*10cm2时,用药量仅为20ml。而现有的熏蒸器最少药水量在500ml以上。且本发明可以针对病症相对应的穴位或部位施治,极大地提高了施治效率和药物利用率。

定向传导结构也大幅降低了能量消耗。现有的熏蒸器如果采用全身熏蒸,最少的功率需要使用2000瓦特,本发明在面积为10*10cm2仅需5瓦特发热功率,可以使用电池供电,而电池发热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的能量较大而无法适用。

而如果对于同样面积的熏蒸器,本发明的定向传导技术,相对于未使用该技术的敞开式结构也同样大幅节省了能源和药物,经测试相对于不使用定向传导技术的等面积熏蒸器,同样效果的能量消耗仅为不使用定向传导技术的1/3,也因此节省了药物使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