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55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安全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器材,特别涉及一种无需使用尖锐针头的安全接头。



背景技术:

医疗处置中常使用各种输液管路来对为病患输入或输出各种液体,例如打点滴、加药剂或抽血等等。输液接头即是用来与各种输液管路连接,以作为液体输入或输出时的阀门。尤其随着对于医疗人员安全性的重视日渐增加,使用时不需要使用尖锐针头的安全接头近年来已经被许多医疗单位所使用。

请参阅中国台湾第M513033号专利案,常用的安全接头包含有一锥形盖、一座体以及一弹性防逆块。该锥形盖包覆该座体并于两者之间围构出一个空间容置该弹性防逆块。该锥形盖的内壁面具有一环形凸阶,该弹性防逆块的外壁面突出有一弹性环,该弹性环抵顶于该环形凸阶的下缘,并贴合于该锥形盖的内壁面,藉此防止该安全接头内的液体渗漏。输入液体时,该弹性防逆块受一针筒压入而变形,使该安全接头内的空间与该针筒内的空间相通,以进行加药或抽血。

前述常用的输液接头,在该锥形盖与该座体之间仅靠一阶梯状的结合部相连,再以超声波粘合的方式密封。此外,该弹性防逆块依赖该弹性环抵顶于该环形凸阶的下缘来阻挡输液管路内的液体冲出。然而,当输液管路内的液体有高度回压的情况下,不仅液体容易从粘合处的缝隙流出,回压也容易让液体挤压该弹性环,进而从输入口渗出。

由上述情况可知,常用的安全接头仍有需要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接头,其能抵抗内部高度的回压,以防止液体渗漏。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全接头,包含有一盖件、一基座及一弹性件。该盖件具有一第一颈部、一第一环壁及一第二环壁,该第一颈部的一侧连接该第一环壁,另一侧连接该第二环壁,该第二环壁具有一端部,该第一颈部、第一环壁及该第二环壁的内壁面围构出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颈部的内壁面具有一抵压部,该抵压部的内径由该第一环壁至该第二环壁的方向逐渐增加;该基座具有一连接部及一第三环壁,该连接部的一侧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开设有一通孔,该连接部于具有该表面的一侧延伸而出形成该第三环壁,该连接部具有一输液管,该输液管内具有一管道,该管道与该通孔相连通;该弹性件具有一头部、一第二颈部、一身部以及一开口,该头部由该第二颈部的一侧延伸而出且形成一封闭端,该第二颈部的外壁面与该抵压部相应配合,该身部由该第二颈部的另一侧延伸而出而形成一开口端,该开口端朝外延伸而形成一密封部,该第二颈部与该身部内具有一第二通道,该开口由一第一周壁围构而成,该第一周壁由两个自该第二颈部往该身部凹入而成的弧段组成。其中该第二环壁位于该第三环壁之内,该密封部位于该表面与该第二环壁的端部之间,该身部位于该第二环壁内,该第二颈部贴合于该抵压部,该头部位于该第一环壁内并密封该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藉由该开口与该第二通道相通,并藉由该通孔与该管道相通。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接头,于该密封部还具有朝该头部方向突出的一第一弹性环。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接头,于该密封部还具有朝远离该头部方向突出的至少一第二弹性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的安全接头。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接头,于该第二环壁具有一凹槽,该第三环壁具有一凸缘,该凸缘与该凹槽互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的安全接头。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接头,于该弹性件的身部具有朝第二环壁方向突出的至少一第三弹性环。

如此,藉由该弹性件的密封部密封该盖件与该基座之间的缝隙,及相应配合的该抵压部及该第二颈部增加抵抗回压的效果,可达到优良的防渗漏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点,将在后续的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实用新型领域中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显示安全接头与针筒连接后,液体输入的情况。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显示安全接头与针筒分离后,液体回流的情况。

【符号说明】

安全接头10

盖件20 第一颈部21

抵压部211 第一环壁22

第二环壁23 端部231

凹槽232 第一通道24

基座30 连接部31

表面311 通孔312

输液管313 第四环壁314

管道315 第三环壁32

凸缘322

弹性件40 头部41

封闭端411 第二颈部42

外壁面421 身部43

开口端431 开口44

密封部45 第一弹性环451

第二弹性环452 第三弹性环453

第二通道46 第一周壁47

弧段471

针筒管口90 空间91

内径D1 壁厚D2

外径D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接头10包含有一盖件20、一基座30及一弹性件40。

该盖件20具有一第一颈部21、一第一环壁22及一第二环壁23。该第一颈部21的一侧连接该第一环壁22,另一侧连接该第二环壁23,并且该第一颈部21、第一环壁22及该第二环壁23的内壁面围构出一第一通道24。请参见图3,该第一颈部21的内壁面具有一抵压部211,该抵压部211的内径D1由该第一环壁22至该第二环壁23的方向逐渐增加,而形成一斜面。该第二环壁23具有一端部231。

该基座30具有一连接部31及一第三环壁32。该连接部31的一侧具有一表面311,该表面311开设有一通孔312,该连接部31于具有该表面311的一侧延伸而出该第三环壁32。该连接部31具有一输液管313以及一第四环壁314。该输液管313内具有一管道315,该管道315与该通孔312相通。该输液管313是用来连接其他输液管路,例如留置针管。该第四环壁314围绕在该输液管313的外围,其内壁面具有多数螺纹供外接的管口锁螺固定。

该弹性件40具有一头部41、一第二颈部42、一身部43及一开口44。该头部41由该第二颈部42的一侧延伸而出且形成一封闭端411,该身部43由该第二颈部42的另一侧延伸而出而形成一开口端431,该开口端431还朝外延伸而形成一密封部45。该第二颈部42的外径D3由该头部41往该身部43的方向逐渐增加,而形成另一斜面,使该第二颈部42的外壁面421与该抵压部211能相应配合。该第二颈部42与该身部43内具有一第二通道46。该开口44由一第一周壁47围构而成,该第一周壁47由两个自该第二颈部42往该身部43凹入而成的弧段471组成。更详细地来说,请参见图3,若由该弹性件40的侧面观察,该开口44于该身部45形成一挖出的凹形镂空。

请参见图1、3和4,组合该安全接头10时,首先将该弹性件40由该开口端431置入该基座30的第三环壁32内,再将该盖件20由该第二环壁23的端部231的方向套在该弹性件40之外。组合起来后,该第二环壁23位于该第三环壁32之内,该密封部45位于该表面311与该第二环壁23的端部231之间,该弹性件40的身部43位于该第二环壁23内,该第二颈部42贴合于该抵压部211,该头部41位于该第一环壁22内并密封该第一通道24。该第一通道24藉由该开口44与该第二通道46相通,并藉由该通孔312与该管道315相通。

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

请参见图5、6,当使用者欲经由该安全接头10输液时,将一针筒管口90塞入该第一环壁22内,该针筒管口90将该弹性件40的头部41压入该第二环壁23内,该弹性件40的身部43一侧因具有该开口44而在承受下压力时会朝向具有该开口44的一侧倾倒,此时该弹性件40的头部41朝具有该开口44的一侧倾斜,则该针筒管口90内的空间91与该第一通道24相连通,进而与该第二通道46及该管道315连通。此时,使用者可依需求输入液体或抽出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藉由该密封部45密封该表面311与该第二环壁23的端部231之间的间隙,而使液体不会经由该处渗漏,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接头10的防漏效果更好,并能承受更大的液压或回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接头10可在液体流速更快的情况下正常操作。

当使用者欲结束输液时,仅需将针筒管口90自该第一环壁22内取出,则该弹性件40的头部41会因为该弹性件40本身的弹性回到该第一环壁22内。此时自该管道315回流的液体会对该弹性件40施予一个朝向该头部41的压力,该压力压迫该第二颈部42与该第一颈部21贴合,而透过该第二颈部42的外壁面421与该第一颈部21的内壁面211的间相对应的斜面,有效增加了该弹性件40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而能够在高压的情况下有效阻挡自该管道315回流的液体,避免渗漏的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渗漏的效果,该密封部45还具有朝该头部41方向突出的一第一弹性环451,该第一弹性环451可更有效地密封该第二环壁23的端部231与该密封部45之间的缝隙。

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漏效果,该密封部45还具有朝远离该头部41方向突出的两个第二弹性环452,该第二弹性环452更可有效地密封该表面311与该密封部45之间的缝隙。具有一个第二弹性环452的安全接头10已具备防漏效果,第二弹性环452的数目越多,防渗漏的效果越好。

为了易于组装,该第二环壁23具有一凹槽232,该第三环壁32具有一凸缘322,将该凸缘322与该凹槽232互相卡合即完成该盖件20与该基座30的组装。

为了使该弹性件40更耐用,该身部43的外侧面具有多数第三弹性环453,该等第三弹性环453朝第二环壁23方向突出。该等第三弹性环453增加该身部43的壁厚D2,并增加该身部43的外侧面的长度,使得该身部43更易于弯折形变及恢复原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配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而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之后,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所作的种种简单修饰、替换或构件的减省,都应属于权利要求所公开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