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903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美容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注重美容整形,面部松弛下垂矫正手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比重较大。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面部脂肪性松弛矫正手术时,需在面部耳屏前做一个切口,用剪刀进行皮下分离皮肤去除脂肪,切除松弛多余的皮肤达到提升面部的效果,但是很容易在切口部位留下比较大的疤痕;或者用吸脂针直接深入皮下对脂肪进行抽吸,但是由于吸脂行程比较长,对于正常脂肪分布无法进行精准定位,不能实现提升面部的效果。综上所述,无论是手术开刀的方法还是吸脂的方法都不能同时做到精准定位剥离提拉引导皮下脂肪,并且无较大疤痕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能针对脂肪堆积区域进行定位剥离提拉引导,将多余的脂肪引导至面部凹陷区域或者体外,并且无较大疤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包括:一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引导端和手持端,所述引导端设有多个梯形槽,所述梯形槽横向贯通所述棒体,每个所述梯形槽开口方向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距离所述引导端的顶部0.5厘米处设置所述梯形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棒体的手持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棒体连接处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方向标记,所述开口方向标记在所述连接部圆周上的位置与所述梯形槽开口方向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棒体上设有若干刻度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自所述引导端的顶部每隔1厘米设置一条所述刻度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端的顶部设有引导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的脂肪剥离器包括梯形槽,梯形槽能将挤压进入梯形槽内的脂肪剥离、转移。

(2)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刻度线用于判断提升棒进入皮下脂肪层的深度和剥离的范围,便于精准定位。

(3)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的手柄上设有开口方向标记,用于指示脂肪剥离器梯形槽开口方向,用于判定剥离脂肪的层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11-连接部,2-棒体,21-引导端,22-手持端,3-提升棒,4-刻度线,5-开口方向标记,6-梯形槽,7-引导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包括:一棒体2,棒体2包括引导端21和手持端22,引导端21设有多个梯形槽6,在距离引导端21的顶部0.5厘米处设置第一个梯形槽6,梯形槽6横向贯通棒体2,每一个梯形槽6开口方向相同,梯形槽6能将挤压进入梯形凹槽内的脂肪剥离、转移。棒体2上的梯形槽6的数量和宽度可以根据手术需要改变。

棒体2的手持端22设有手柄1,手柄1与棒体2连接处设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部11上设有开口方向标记5,开口方向标记5在连接部11圆周上的位置与梯形槽6开口方向对应,通过开口方向标记5来判断梯形槽6的开口方向,用于判定剥离脂肪的层次。

棒体2上设有若干刻度线4;自引导端21的顶部每隔1厘米设置一条刻度线4,用于判定进入皮下脂肪的深度和剥离的范围。

引导端21的顶部设有引导斜面7,方便提升棒3插入皮下脂肪。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引导脂肪的提升棒,能针对脂肪堆积区域进行定位剥离提拉引导,将多余的脂肪引导至面部凹陷区域或者体外;棒体2上的刻度线4能判断提升棒3进入皮下脂肪层的深度和剥离的范围,便于精准定位;手柄1上设置的开口方向标记5能指示梯形槽6开口方向,用于判定剥离脂肪的层次。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