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012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人专用沐浴套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



背景技术:

沐浴套袖是病人在受伤等情况后无法洗澡沐浴,而制造的沐浴套袖,减少受伤部位的受到水珠而感染的情况,现在一些传统的防水沐浴袖等,由于产品的效果比较差,因此造成损失,由于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7天-1年),体外外露导管可达4-10cm,且在末端连接输液接头,导管穿刺部位及外露导管部分使用无菌透明覆贴和胶布粘贴固定,患者洗浴时很不方便。通常仅能采用家用保鲜膜缠绕包裹后洗淋浴或擦澡,此种操作方法洗浴时极易进水,从而导致覆贴和胶布受潮后粘贴不牢,导致PICC导管因固定不牢随着肘部的活动弯曲而致导管脱出、脱落或导管穿刺点局部和全身感染等不良后果。由此,直接影响到导管的正常使用,影响到病人的正常沐浴频次,使带管病人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包括沐浴套袖主体,所述沐浴套袖主体的两端设有空心管,且空心管的一端口连接带有气门塞的充气嘴,所述沐浴套袖主体的内侧一边设有卡扣条,且卡扣条上设有凸块条,所述沐浴套袖主体的外侧一边设有卡槽条,且卡槽条上设有U型橡胶凹槽,所述U型橡胶凹槽卡接凸块条,所述沐浴套袖主体的两端内侧均镶嵌有变色硅胶条,所述沐浴套袖主体的外壁在变色硅胶条的位置设有透明显示窗,所述沐浴套袖主体在靠近卡扣条的边缘设有魔术贴片一,所述沐浴套袖主体外侧设有魔术贴片二,且魔术贴片一粘贴魔术贴片二;所述空心管的外侧壁粘连有超疏水纳米涂层;所述透明显示窗的长度与变色硅胶条的长度相同;所述沐浴套袖主体从外到内由硅胶层和两层高吸水树脂层复合而成;所述卡槽条的数目不少于两条,且卡槽条的数目与U型橡胶凹槽的数目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结构简单,通过加入变色硅胶可以根据水分的多少,进行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而可以提示人们观察,利用U型橡胶凹槽卡接凸块条,进而根据人们手臂等粗细,进而调节卡接不同的卡槽条内的U型橡胶凹槽,防止水分进入到沐浴套袖主体内部,利用魔术贴一和魔术贴二进而固定沐浴套袖多余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沐浴套袖主体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沐浴套袖主体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槽条和卡扣条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沐浴套袖主体、2空心管、3卡槽条、31U型橡胶凹槽、4卡扣条、41凸块条、6变色硅胶条、7透明显示窗、8魔术贴片二、9魔术贴片一、10充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icc置管病人专用沐浴套袖,包括沐浴套袖主体1,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的两端设有空心管2,且空心管2的一端口连接带有气门塞的充气嘴10,所述空心管2的外侧壁粘连有超疏水纳米涂层,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从外到内由硅胶层和两层高吸水树脂层复合而成,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的内侧一边设有卡扣条4,且卡扣条4上设有凸块条41,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的外侧一边设有卡槽条3,且卡槽条3上设有U型橡胶凹槽31,所述卡槽条3的数目不少于两条,且卡槽条3的数目与U型橡胶凹槽31的数目相匹配,所述U型橡胶凹槽31卡接凸块条41,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的两端内侧均镶嵌有变色硅胶条6,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的外壁在变色硅胶条6的位置设有透明显示窗7,所述透明显示窗7的长度与变色硅胶条6的长度相同,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在靠近卡扣条4的边缘设有魔术贴片一9,所述沐浴套袖主体1外侧设有魔术贴片二8,且魔术贴片一9粘贴魔术贴片二8。

工作原理:把沐浴套袖主体1放置到所需要的位置,根据手臂的粗细,来改变,调节卡扣条4与不同的卡槽条3进行对接,进而实现不同手臂的调节,在空心管内充入气体,气体挤压手臂等,进而防止水进入沐浴套袖主体1内部,通过魔术贴一粘贴魔术贴二8进而实现沐浴套袖主体1的固定,利用U型橡胶凹槽31内卡接凸块条41,防止沐浴套袖主体1进水,而更加固定沐浴套袖主体1,如果水体进入沐浴套袖主体1内部,利用变色硅胶条6,遇水变色,达到红色时,提示医生更换沐浴套袖主体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