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取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73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取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创腹腔镜手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取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或肌瘤等肌肉组织切除时,是通过将待切除组织在腹腔内利用粉碎器进行碎小后再从微创口取出,这种方式组织易残留于腹腔,如为恶性肿瘤,则有肿瘤期别上升的风险。且现有的去除脓肿的手术设备由于脓肿与肌肉组织存在较大差别,一个是皮包液,一个是实心的肌肉组织,切除方式不同,两种设备不能共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腔镜取物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腹腔镜取物粉碎装置,包括套管,位于套管内的取物组件,位于套管后端的密封固定组件;所述取物组件包括袋口具有收口绳的取物袋,用于撑开取物袋的撑架,用于将取物袋从套管内推出且与撑架可拆卸地连接且后端穿出套管外端的推送操作杆;所述取物袋上设置有辅助操作孔,所述收口绳沿套管内腔从套管后端穿出;所述密封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至少由两个密封膜瓣构成的密封层的密封膜阀。

通过撑架的设置使得通过被推送操作杆推出的取物袋能自动展开,再由于取物袋的袋口也送入腹腔内,取物袋在撑架作用下展开的同时由于气压差进一步快速展开,且保持一定的膨开形状存在复腔中,物体的放入非常方便,腔镜视野开阔,更便于后期的粉碎处理。且在取物袋上设置有辅助操作孔,可将辅助工具插入取物袋内,如腹腔镜镜头,袋内操作更加直观,方便,还可使辅助工具起到定位组织物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撑架包括中心具有通孔的连接盘、呈辐射状围设于连接盘上的若干弹性撑条,所述弹性撑条后端与连接盘之间呈钝角连接,所述推送操作杆前端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撑条为中部向外鼓起的弧形撑条,所述套管管腔前端位于所述连接盘的前方设置有防脱限位件,所述防脱限位件超出所述套管管腔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孔内壁到所述套管管腔壁的距离,所述连接盘后端和推送操作杆前端分别设置有适配卡合的钩槽和抓钩。

通过弹性撑条根部与连接盘呈钝角固连的方式,使得缠绕在弹性撑条上的取物袋连同撑条一起被推出来,在取物袋的自然松开力以及撑条的自动展开力的作用力,弹性撑条自动展开的同时将取物袋也完全撑开,撑开快速、方便,弹性撑条选用弧形撑条既可保证袋体充分展开,又可使得袋体展开圆润,避免产生死角,便于操作和观察,同时弧形撑条也避免了撑条尖端与袋体过硬接触,保证袋体牢固度,也为后期的袋体和撑条的收回提供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撑架包括中心具有通孔的连接盘、后端铰接于连接盘上的若干个第一撑杆、每个第一撑杆前端铰接一第二撑杆,所有第二撑杆的前端都铰接于一个端连接盘上;所述推送操作杆包括较粗的后端主推段和较细的前端撑展段,所述后端主推段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前端撑展段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第一撑杆前端位于铰接位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弧口朝向连接盘中心的限位导弧,所述限位片包括位于后部与第一撑杆连接的固定连接段,位于前部悬空的且与固定连接段呈钝角连接的限位段,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连接的铰接点展出后的外侧面适配地卡入所述限位段的限位导弧内,所述套管管腔前端位于所述连接盘的前方设置有防脱限位件,所述防脱限位件超出所述套管管腔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孔内壁到所述套管管腔壁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端连接盘和所述前端撑展段上分别设置有适配的钩槽和抓钩,所述防脱限位件到所述套管前端之间设置有控展距离段。

作为优选,所述防脱限位件为固设于套管管腔内的限位防转块,所述连接盘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防转槽,所述撑架设置于所述取物袋内或通过套接固连于取物袋外表面上的若干连接环可调整地设置于罩设于所述取物袋外。

限位防转块不仅限制了连接盘沿套管方向的移动,同时嵌入限位防转槽使得连接盘不能转动,从而防止撑架转动,也便于撑架回拢时便于推送操作杆与连接盘或端连接盘固定对接。

本申请还可采用多个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铰接的方式,在操作时将第二撑杆往套管前端推,使得第二撑杆由原来与第一撑杆贴靠变成与第一撑杆呈钝角状被完全打开,形成一个立体菱形空间,从而使得取物袋更加充分地被展开,展开空间更大,视野更广,操作更方便,且袋体在腹腔内能很好地被定位。菱形的定位是通过第一撑杆与连接盘连接、第一撑杆与套管前端抵靠、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端部铰接以及第二撑杆与端连接盘铰接这样四个作用点来进行定位的。收回时可将第二撑杆折回与第一撑杆贴靠收拢,也可直接用推送操作杆向后拉端连接盘将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一起往后拉,在套管管腔壁的作用下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向中心压拢,直径被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膜阀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套管后端且具有中心通腔的阀套,所述密封层设置于所述中心通腔上,所述密封层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条相交于密封层中心的拨膜缝隙,相邻拨膜缝隙之间的密封层区域为一密封膜瓣,且每个密封层上的所有密封膜瓣组合形成锥尖朝向套管前端方向的锥形密封层,所述中心通腔上设置有1-3层密封层。

作为优选,每个密封层包括3-6个所述密封膜瓣;所述密封膜瓣包括靠近中心通腔腔壁的用于固连阀套的连接部,靠近中心通腔中心的向套管后端方向凸起的抗变形复位折回部,所述抗变形折回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边为直线折边;所述直线折边包括三条,分别为一条沿密封膜瓣中心线内端延伸至密封层中心的主梁折边,两条对称连接于主梁折边外端且延伸至密封膜瓣两侧的拨膜缝隙的支梁加强折边。

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密封层既有向套管前端定型复位的力又有向套管后端定型复位的力,密封层呈多面立体结构状,使用寿命长,复位快,不易变形,保障了其一定的密封效果。若设置多层密封层,可将各密封层之间的拨膜缝隙错位设置,且将各密封层依次贴靠叠合设置,从而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操作孔上设置有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所述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上设置有若干弹性封口膜瓣,所述取物袋袋体上还设置有通压孔,所述通压孔上设置有通压防漏部件,所述通压防漏部件包括防扁支架环,设置于所述防扁支架环两侧并与所述通压孔密封固连的通压防漏膜,所述各个通压防漏膜上相互错位设置有通气孔。

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的设置保证了辅助操作孔在腹腔内处于张开状态,便于被找到并顺利将辅助工具插入袋内,弹性封口膜瓣起到一起的防止组织物飞出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阀套上可拆卸地套设有压袋环套。通过收口绳将袋子拉出来后需要人工将袋口分开固定,另一个人再进行粉碎操作,本申请采用压袋环套将袋口压在阀套上,无需人工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撑架的设置使得通过被推送操作杆推出的取物袋能自动展开,再由于取物袋的袋口也送入腹腔内,取物袋在撑架作用下展开的同时由于气压差进一步快速展开,且保持一定的膨开形状存在复腔中,物体的放入非常方便,腔镜视野开阔,更便于后期的粉碎处理。且在取物袋上设置有辅助操作孔,可将辅助工具插入取物袋内,如腔镜,袋内操作更加直观,方便,还可使辅助工具起到一定位组织物的作用。

2、本申请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方便,手术操作方便,装物、粉碎都在腹腔袋内进行,用腔镜观察视野开阔,无死角,组织清除彻底,组织不会残留在腹腔内,避免恶性肿瘤组织播散引起的肿瘤期别上升。手术时间缩短,粉碎只需一人操作。

3、本申影中,粉碎器从套管进出袋内,确保粉碎后的组织不会残留在腹腔内,结合袋体包覆所有待切除组织,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弹性撑条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弹性撑条的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本发明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收拢叠合状态示意露天;

图6是密封膜阀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通压防漏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腹腔取物装置,包括套管1,位于套管内的取物组件,位于套管后端的密封固定组件;所述取物组件包括袋口具有收口绳21的取物袋2,用于撑开取物袋的撑架,用于将取物袋从套管内推出且与撑架可拆卸地连接且后端穿出套管外端的推送操作杆3;所述取物袋上设置有辅助操作孔22,所述收口绳沿套管内腔从套管后端穿出;所述密封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至少由两个密封膜瓣42构成的密封层的密封膜阀4。

通过撑架的设置使得通过被推送操作杆推出的取物袋能自动展开,再由于取物袋的袋口也送入腹腔内,取物袋在撑架作用下展开的同时由于气压差进一步快速展开,且保持一定的膨开形状存在复腔中,物体的放入非常方便,腔镜视野开阔,更便于后期的粉碎处理。且在取物袋上设置有辅助操作孔,可将辅助工具插入取物袋内,如腔镜,袋内操作更加直观,方便,还可使辅助工具起到定位组织物的作用。

所述撑架包括中心具有通孔的连接盘51、呈辐射状围设于连接盘上的若干弹性撑条52,所述弹性撑条后端与连接盘之间呈钝角连接,所述推送操作杆前端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粉碎器包括位于前端的伸入段和位于后端的密封稳固段,所述伸入段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密封稳固段直径大小于所述通孔直径。

所述弹性撑条为中部向外鼓起的弧形撑条,所述套管管腔前端位于所述连接盘的前方设置有防脱限位件6,所述防脱限位件超出所述套管管腔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孔内壁到所述套管管腔壁的距离,所述连接盘后端和推送操作杆前端分别设置有适配卡合的钩槽511和抓钩31。

本实施例选用取物袋套设在弹性撑条外的方式,通过弹性撑条根部与连接盘呈钝角固连的方式,使得一旦缠绕在弹性撑条上取物袋连同撑条一起被推出来,在取物袋的自然松开力以及撑条的自动展开力的作用力,弹性撑条自动展开的同时将取物袋也完全撑开,撑开快速、方便,弹性撑条选用弧形撑条既可保证袋体充分展开,又可使得袋体展开圆润,避免产生死角,便于操作和观察,手术粉碎清理更方便快捷,同时弧形撑条也避免了撑条尖端与袋体过硬接触保证袋体牢固度,也为后期的袋体和撑条的收回提供方便。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撑架包括中心具有通孔的连接盘51、后端铰接于连接盘上的若干个第一撑杆53、每个第一撑杆前端铰接一第二撑杆54,所有第二撑杆的前端都铰接于一个端连接盘55上;所述推送操作杆包括较粗的后端主推段32和较细的前端撑展段33,所述后端主推段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前端撑展段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第一撑杆前端位于铰接位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片531,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弧口朝向连接盘中心的限位导弧,(也可以采用一个弧形片或一个带折的折板两边设挡片的方式,挡片与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铰接轴连接,弧形片或折板的上端边为限制第二撑杆位置的限位边)所述限位片包括位于后部与第一撑杆连接的固定连接段5311,位于前部悬空的且与固定连接段呈钝角连接的限位段5312,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连接的铰接点展出后的外侧面适配地卡入所述限位段的限位导弧内,所述套管管腔前端位于所述连接盘的前方设置有防脱限位件6,所述防脱限位件超出所述套管管腔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孔内壁到所述套管管腔壁的距离。

所述端连接盘和所述前端撑展段上分别设置有适配的钩槽511和抓钩31,所述防脱限位件到所述套管前端之间设置有控展距离段11。

所述防脱限位件为固设于套管管腔内的限位防转块,所述连接盘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防转槽512。限位防转块不仅限制了连接盘沿套管方向的移动,同时嵌入限位防转槽使得连接盘不能转动,从而防止撑架转动,也便于撑架回拢时便于推送操作杆与连接盘或端连接盘固定对接。

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铰接的方式,在操作时将第二撑杆往套管前端推,使得第二撑杆由原来与第一撑杆贴靠变成与第一撑杆呈钝角状被完全打开,形成一个立体菱形空间,从而使得取物袋更加充分地被展开,展开空间更大,视野更广,操作更方便。菱形的定位是通过第一撑杆与连接盘连接、第一撑杆与套管前端抵靠、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端部铰接以及第二撑杆与端连接盘铰接这样四个作用点来进行定位的。收回时可将第二撑杆折回与第一撑杆贴靠收拢,也可直接用推送操作杆向后拉端连接盘将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一起往后拉,在套管管腔壁的作用下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向中心压拢,直径被拉出。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密封膜阀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套管后端且具有中心通腔的阀套41,所述密封层设置于所述中心通腔上,所述密封层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条相交于密封层中心的拨膜缝隙,相邻拨膜缝隙之间的密封层区域为一密封膜瓣,且每个密封层上的所有密封膜瓣组合形成锥尖朝向套管前端方向的锥形密封层,所述中心通腔上设置有1-3层密封层。

每个密封层包括3-6个所述密封膜瓣;所述密封膜瓣包括位于靠近中心通腔腔壁的用于固连阀套的连接部,靠近中心通腔中心的向套管后端方向凸起的抗变形复位折回部421,所述抗变形折回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边为直线折边;所述直线折边包括三条,分别为一条沿密封膜瓣中心线内端延伸至密封层中心的主梁折边4211,两条对称连接于主梁折边外端且延伸至密封膜瓣两侧的拨膜缝隙的支梁加强折边4212。

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密封层既有向套管前端定型复位的力又有向套管后端定型复位的力,密封层呈多面立体结构状,使用寿命长,复位快,不易变形,保障了其一定的密封效果。若设置多层密封层,可将各密封层之间的拨膜缝隙错位设置,且将各密封层依次贴靠叠合设置,从而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辅助操作孔上设置有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61,所述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上设置有若干弹性封口膜瓣62。所述取物袋袋体上还设置有通压孔,所述通压孔上设置有通压防漏部件,所述通压防漏部件包括防扁支架环23,设置于所述防扁支架环两侧并与所述通压孔密封固连的通压防漏膜24,所述各个通压防漏膜上相互错位设置有通气孔25。弹性加厚定形封口环的设置保证了辅助操作孔在腹腔内处于张开状态,便于被找到并顺利将辅助工具插入袋内,弹性封口膜瓣起到一起的防止组织物飞出的作用。通压防漏部件通过两层具有错位孔的膜实现通气的同时又可防止袋内物漏出,且通过防扁支架环防止两个膜之间贴牢密封,以保证通气效果,保证袋内和袋外气压平衡。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阀套上可拆卸地套设有压袋环套7。通过收口绳将袋子拉出来后需要人工将袋口分开固定,另一个人再进行粉碎操作,本申请采用压袋环套将袋口压在阀套上,无需人工进行定位。阀套后端设置定位结构,压袋环套上设置与定位结构配合的卡合结构,如定位结构选用位于阀套外圈的弧形圈槽,卡合结构为压袋环套外沿的弧形扣边,压袋环套与阀套配合时弧形扣边压入弧形圈槽内进行扣接,也可以是压袋环套后端面设置若干个钩槽,压袋环套上设置可插入钩槽的配合钩。凡是可实现上述快速卡合的结构都可应用于本申请。

手术时一般要在腹腔上开三个微创孔,一个用于插入套管,另外的用于插入辅助工具。将腹腔镜从一微创孔插入腹腔内,套管通过另一微创孔插入,用推送操作杆将连接盘连同撑架和取物袋从套管内推出,撑架展开,取物袋撑开,取物袋袋口处于腹腔内,用通过另外的微创孔插入的夹物工具将组织物夹到袋内,组织物装完后,腹腔镜通过辅助操作孔插入到取物袋内,取出推送操作杆连同撑架从套管后端拉出,并收紧袋口绳,通过收口绳将取物袋向套管后端拉,并将袋口拉出套管,袋口反扣在阀套上,通过压袋环套固定,由于套管内的袋子部分被挤压,形成一个袋体叠合的密封效果,保证腹腔内的袋体不会因气压差被压扁,保证袋内的压力,减少了现有的很多复杂的充气和密封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然后将粉碎器插入套管伸入取物袋,进行组织碎化,碎化完成后取物袋连同套管一并拉出,或先将套管拉出,再逐步清理碎片后再将袋体拉出。

本申请还可在推送操作杆和粉碎器的操作杆的外表面设置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套设弹性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

本申请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方便,手术操作方便,装物、粉碎都在腹腔内进行,用腔镜观察视野开阔,无死角,组织清除彻底,防止组织腹腔内播散残留。手术时间缩短,粉碎只需一人操作。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撑架通过套接固连于取物袋外表面上的若干连接环可调整地设置于罩设于所述取物袋外。即在取物袋外表面上设置环形的连接环套在弹性撑条或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上,当装物完成后无需先将撑架收回,推送操作杆从套管取出,收口绳直接对取物袋从连接盘的通孔往套管后端拉,连接环沿弹性撑条或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向套管靠拢,取物袋袋口在套管后端固定好后,直接插入粉碎器,本申请还包括适配的粉碎器,粉碎器包括位于前端的伸入段和位于后端的密封稳固段,所述伸入段直径小于连接盘的通孔直径,所述密封稳固段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粉碎完成后取出粉碎器,再从套管插入负压吸引管将粉碎物吸出,然后将推送操作杆伸入套管,将取物袋和撑架连同套管一并拉出,推送操作杆设计为中空可穿过取物袋的结构,这样便于推送操作杆回插入套管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