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胆汁入肠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98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胆汁入肠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常引起厌食、纳差、消化功能低下,容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肠源性感染。临床上通过PTBD术将体外胆汁辅助进入肠道,以恢复肠道功能,中和胃酸、乳化脂肪、增加肠内营养,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源性感染机会,维持肠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有利于肝功能恢复。目前,在采用PTBD术治疗的过程,医护人员需要将胆汁引流到患者体外,再通过注射器将胆汁回输至患者肠道,以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并为进一步的手术或其他治疗提供保证。然而,这种胆汁回输方式由于持续性较差,胆汁循环利用率低,治疗效果不是很显著,而且操作比较麻烦,容易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胆汁引流的同时将胆汁回输到肠道的体外胆汁入肠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体外胆汁入肠辅助装置,包括胆汁引流管以及胆汁入肠管,所述的胆汁引流管的一端与电动泵的输入端连接 ,胆汁入肠管的一端与电动泵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胆汁引流管上设置有储液球,在储液球上设置有胆汁加注口。

所述胆汁入肠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泵来实现胆汁引流以及回输的动力,在胆汁引流的同时立即将胆汁回输到肠道,治疗的持续性较好,胆汁循环利用率高,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一次性安装好后,无需医护人员反复操作,省时省力,避免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痛苦。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需长期留置胆道引流管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胆汁引流管,2-胆汁入肠管,3-储液球,4-胆汁加注口,5-电动泵,6-压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体外胆汁入肠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胆汁引流管1以及胆汁入肠管2,所述的胆汁引流管1的一端与电动泵5的输入端连接 ,胆汁入肠管2的一端与电动泵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胆汁引流管1上设置有储液球3,在储液球3上设置有胆汁加注口4。因此,当患者自身胆汁分泌较少时,可以通过胆汁加注口4向储液球3内加注胆汁,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在胆汁入肠管2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6,这样便可根据患者的病况,适当控制胆汁的回输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