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抽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983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血抽血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用库血替换病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将血液中的病理产物置换 出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 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是挽救生命、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重要措施。该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典的换血方法是脐静脉置管单管交替抽注完成换血,但因抽注过程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导致患儿血压强烈波动,进而影响各个脏器的供血平衡。因此目前国内常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即从外周静脉输血,同时从外周动脉抽血,但是目前采用的抽血方式,血液需经过抽血泵等器械,难免会有部分残留,因此很难精确计量抽血量,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血抽血装置,能精确计量抽血量,降低医疗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换血抽血装置,包括留置针、血液计量器以及吸气泵,所述留置针通过输血管与血液计量器顶部连通,所述血液计量器表面设置有刻度,血液计量器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气防水膜,所述吸气泵通过气流管与通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血液计量器底部设置有集液槽,血液计量器通过漏液口与集液槽连通,所述漏液口处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集液槽内设置有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也有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留置针外套设有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换血抽血装置,包括留置针、血液计量器以及吸气泵,所述留置针通过输血管与血液计量器顶部连通,所述血液计量器表面设置有刻度,血液计量器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气防水膜,所述吸气泵通过气流管与通孔连通。该结构的换血抽血装置,能精确计量抽血量,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换血抽血装置,包括留置针1、血液计量器2以及吸气泵3,所述留置针通过输血管4与血液计量器顶部连通,所述血液计量器表面设置有刻度5,血液计量器底部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气防水膜7,所述吸气泵通过气流管8与通孔连通,所述留置针为新生儿浅表动脉留置针,在留置针外套设有保护套15,一是可以避免留置针针头伤人,二是可以避免留置针被污染,使用时,取下保护套即可。进行换血抽血时,留置针穿刺入患儿动脉,通常选择肘动脉,随后吸气泵工作,使输血管和血液计量器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血液抽出,血液经输血管后流入血液计量器内进行储存,血流速度通过吸气泵控制,可通过设置在血液计量器上的刻度直观精确显示抽血量。该结构的换血抽血装置,换血抽血过程中,血液不需要通过吸气泵,只需要通过一小段输血管即直接进入血液计量器中进行计量,大大提高了抽血量的计量精度,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血液计量器底部设置有集液槽9,血液计量器通过漏液口10与集液槽连通,所述漏液口处设置有压力开关11,所述集液槽内设置有传感器12,还包括控制器13和报警器14,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也有控制器电连接。当血液计量器内血液达到设定的容量,即给压力开关造成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大小,压力开关开启,小部分血液流入集液槽内,传感器为湿度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到血液湿度,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停止抽血,进一步降低了医疗风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