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动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38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震动灸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带震动功能的灸头。



背景技术:

灸疗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疾病的方式,其治疗效果很好,为人们广泛接受,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灸疗时下日益盛行。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电子灸疗仪所使用的灸头功能单一,他们大都只具备热灸功能,有的虽然还具备有磁疗功能,但都不具备震动按摩功能。其中,热灸功能是指灸头内部设计有发热体(如发热电阻丝、MCH发热片、纳米发热丝,等)发热体通电后会产生红外线、发出热能。用发热灸头对附着在人体穴位上的灸材(艾绒、姜片等)加热产生的功能即为灸疗功能。磁疗功能是指灸头内部设计有磁铁,磁铁具备有磁场,当带磁场的灸头贴近人体穴位时则会产生磁疗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在施灸前、施灸后、或施灸过程中如能对施灸穴位进行物理震动按摩、能使灸疗效果大增;即使不施灸、单对穴位进行物理震动按摩、也是一种不错的中医的物理外治方法。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带震动功能的灸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震动灸头,对现有的灸头进行改进,增设震动单元,以实现物理震动按摩,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震动灸头,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多个按摩凸台,外壳内设有PCB板,PCB板上至少设有电源单元、控制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和震动单元,电源单元为该PCB板供电,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和震动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为了方便显示和信息输入,更进一步的,所述PCB板还包括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显示单元的输入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作为一个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板上还设有无线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与控制单元双向连接。可通过无线通讯单元和无线控制主机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即可通过无线控制主机对该震动灸头进行远程控制。

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用温度传感器实现。

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所述加热单元采用发热电阻丝、MCH发热片、纳米发热丝等发热体实现。

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所述震动单元采用震动马达实现。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内设有PCB板、电池、震动马达、隔热层、发热体和温度传感器,PCB板上设有电子线路,电池、震动马达、发热体和温度传感器均与该电子线路电性连接,电池位于PCB板的一侧,震动马达、隔热层、发热体和温度传感器均设于PCB板的另一侧,具体的,震动马达固定在PCB板上,发热体设于外壳内的底部,隔热层设于发热体和PCB板之间;其中,所述电子线路至少包括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增设震动单元,使灸头在原有灸疗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物理震动按摩的功能,这具有双层意义:1、单对穴位进行物理震动按摩、本身就是一种不错的中医的物理外治方法;2、在施灸前、施灸后、或施灸过程中对施灸穴位进行物理震动按摩、能使灸疗效果大增;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灸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灸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使现有的灸头在原有灸疗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物理震动按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适用于各种灸头,例如普通电子灸疗仪、无线灸疗仪灸头、无线灸灸头等均可。

实施例1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以普通电子灸疗仪为例来阐述具体实现方式。具体的,一种震动灸头,包括外壳,外壳上(在灸头靠近人体穴位的这一端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台,外壳内设有PCB板。参见图1,PCB板上设有电源单元、控制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震动单元、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电源单元为该PCB板供电,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和震动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单元的输入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灸头是无线灸疗仪的灸头。参见图2,该无线灸疗仪包括灸疗主机和无线控制主机,其中的灸疗主机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灸疗单元,灸疗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震动单元和加热物盛放单元,无线通讯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加热单元、震动单元和加热物盛放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电源单元为上述模块供电。无线控制主机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控制单元双向连接,显示单元的输入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接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灸疗主机和无线控制主机通过各自的无线通讯单元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灸头是无线灸灸头的灸头。参见图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震动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震动单元不再设置于灸疗单元内,而是设于灸疗单元外部。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单元用于整个灸头的信号收发和数据处理。

无线通讯单元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2G/3G/4G模块、ZigBee模块等无线通讯模块实现。

电源单元优选采用电池实现,可以是一次性电池,也可以是可充电的锂电池等;当然电源单元也可以是采用变压器将市电转换为合适的电压来实现。

温度检测单元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实现。

加热单元可采用发热电阻丝、MCH发热片、纳米发热丝等发热体实现。

加热物盛放单元用来盛放加热物、如艾绒、艾片、灸疗药包等。

震动单元采用震动马达实现。其中,震动马达可以是圆柱型的也可以是圆饼型的;震动马达的马达轴上面有一个偏心轮,当马达转动的时候,偏心轮的圆心质点不在电机的转心上,使得马达处于不断的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惯性作用从而引起震动。同时,震动单元还可以由马达带动其他机构部件运动进而产生震动。另外,震动单元也可以是除震动马达外的其他震动方式,只要能产生振动或激振力并将其传递给灸头的其他结构部件的振动发生装置均可。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和图5,一种震动灸头,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有多个按摩凸台10,外壳1内设有PCB板3、电池2、震动马达4、隔热层5、发热体6和温度传感器7,PCB板3上设有电子线路,电池2、震动马达4、发热体6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该电子线路电性连接,电池2位于PCB板3的一侧,震动马达4、隔热层5、发热体6和温度传感器7均设于PCB板3的另一侧,具体的,震动马达4固定在PCB板3上,发热体6设于外壳1内的底部,隔热层5设于发热体6和PCB板3之间;其中,电子线路至少包括控制单元,电池2为电子线路供电,震动马达4、隔热层5、发热体6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具体使用时,通电后,震动马达4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即可进行震动,带动整个灸头震动;隔热层用于隔热,防止发热体和其他电子器件接触导致整体的寿命缩短或者效率下降,除了保护其他单元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以外,该隔热层还可提高灸疗单元的热能利用率。隔热层可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毡、真空板等具有低导热系数和高热阻特性的材料实现。发热体用于通电后产生红外线,并发出热能;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灸头内部增加了一个震动马达(或者其他震动单元)来实现物理震动按摩。其中,在灸头靠近人体穴位的端面设计多个按摩凸台10(如图5所示),当灸头震动时按摩凸台会给人体穴位施按摩力。不同形状的按摩凸台震动后可以产生不同的按摩感觉,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来定制按摩凸台的形状。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