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诊察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66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察用具,是一种将红外测温装置(这里主要指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组合形成的诊察用具。



背景技术:

有受凉或感冒征兆的病人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自己先测体温,其原因在于,现在仍然普遍使用的水银体温计反应速度太慢,测一次体温一般需要3分钟以上时间,因此,提前测体温在门诊量较大的医院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的情况下是必须的。

当婴幼儿就诊需要测体温时,如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婴幼儿测量体温则不是件容易事,往往也是要求家长提前进行,原因在于婴幼儿不仅不能自主配合反而会反抗。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耳孔测量婴幼儿体温的红外体温计诞生,它能够在0.5秒内测出并显示体温,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完全可以用于儿科医生对婴幼儿进行即时测量诊察。

除体温计外,在医院里很多科室在对病人进行诊察时都会使用到手电筒。特别是内科及儿科,医生在给病人(婴幼儿)诊察时,往往会首先使用手电筒查看病人(婴幼儿)的口腔及咽部,因此,手电筒就成为医生用于诊察的一种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LED灯泡及锂电池的出现,手持式照明装置(手电筒)已经完全能够小型化。

由于手电筒和体温计都是医疗系统诊察病情的必须品,由于目前两者仍然属于两件互不相干的物品,因此,医生在给病人诊察病情时需要一件一件地拿起放下,影响诊察效率,特别是在就诊人员比较多的大医院,提高诊察效率已经是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直至当前仍然未见有关将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电筒进行组合的报道,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进行组合的医疗诊察用具,以便于提高诊察效率,特别是提高儿科对婴幼儿的诊察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任务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进行组合的医疗诊察用具,以便于提高诊察效率,特别是提高儿科对婴幼儿的诊察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手持式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进行组合,主要由组合体、红外测温探头、温度显示窗、探头过渡段、测温按钮、LED灯泡、反光罩和照明开关按钮构成;红外测温探头通过探头过渡段与组合体连接,探头过渡段与反光罩并列布置在组合体的一端;在组合体上有温度显示窗、测温按钮和照明开关按钮;在组合体内有电池及测温显示用芯片和电路板等硬件;LED灯泡安装在反光罩内。

所述的红外测温探头要比反光罩或者是LED灯泡的前端再向前凸出5~20mm,以方便在耳孔测温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诊察用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组合为一体,以方便医生为病人诊察病情,并且节约诊察时间,提高诊察效率,特别是能够提高儿科对婴幼儿的诊察效率。将来按照本实用新型生产出产品还可以在家庭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等地方普及使用,为民众自我诊察身体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组合体,2、红外测温探头,3、温度显示窗,4、探头过渡段,5、测温按钮,6、LED灯泡,7、反光罩,8、照明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诊察用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诊察用具,它将手持式红外测温装置(红外体温计)与手持式照明装置(相当于手电筒)进行组合,主要由组合体(1),在组合体(1)上有红外测温探头(2)、温度显示窗(3)、探头过渡段(4)、测温按钮(5)、LED灯泡(6)、反光罩(7)和照明开关按钮(8)构成;红外测温探头(2)通过探头过渡段(4)与组合体(1)连接,探头过渡段(4)与反光罩(7)并列布置在组合体(1)的一端;在组合体(1)上有温度显示窗(3)、测温按钮(5)和照明开关按钮(8);在组合体(1)内有电池及测温显示用芯片和电路板;LED灯泡(6)安装在反光罩(7)内。

所述的红外测温探头(2)要比反光罩(7)或者是LED灯泡(6)的前端再向前(按照附图所示向左)凸出5~20mm,以便于耳孔测温。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可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红外测温装置及其与手持式照明装置(手电筒)组合后制作成什么形状,不管是否添加其它功能按钮,只要是将红外测温装置与手持式能够照明的装置(手电筒)进行组合的,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凡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