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耳温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66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耳温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耳温枪。



背景技术:

早些时候人们使用的普通温度计需要测量工具跟被测目标近距离接触,导致测量非常不方便并使用很不安全。后来,人们发明了耳温枪。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耳温枪,其普遍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侦测器侦测耳膜( 相当于下视丘) 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确定体温。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不同温度的物体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也不同,利用可以精准到0.1℃的温差电堆(Thermopile)红外线侦测器,再以单片机转换成测试温度值并在LCD 上显现出来,同时把测试温度值存放在RAM 里。如附图1 所示,现有的耳温枪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功能按键操作电路、单片机电路、红外侦测电路、LCD 显示电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只能存储数次测试温度值;不能对大面积群体所测量的温度值进行分析和管理;不能对具体某个人的体温进行长期跟踪和关注;不能实现网络化。这样,如果要面对数千人进行体温测量,并要求进行数据管理,依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耳温枪显然是无能为力。如今,我们正面对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 流感侵入,具有简单的温度测量功能的耳温枪已经满足不了群体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新型带数据传输功能的耳温枪来满足市场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以改正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耳温枪,该新型耳温枪测量方便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便于存储大量的温度测量值并可进行输出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温枪,其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红外测温模块、LED按键模组、声音播报模块、存储模块、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LED按键模组、声音播报模块、存储模块、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中央处理模块、红外测温模块、LED按键模组、声音播报模块、存储模块、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供电,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U1、负责提供脉冲信号的晶振输入电路、负责系统刷新的复位电路、负责信号频率相位同步的锁相环电路、负责电源跟睡眠的LED指示灯电路、电源输入电路,所述单片机U1采用型号为SPCE061A芯片;所述红外测温模块采用红外传感器TN9,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V引脚和G引脚分别接电源和地,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D引脚接SPCE061A芯片的IOA15引脚,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C引脚接SPCE061A芯片的IOA14引脚,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A接SPCE061A芯片的IOA13引脚;所述声音播报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器U2、可调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0、电容C23、电容C25、电容C26、极性电容C21、扬声器,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DAC音频功放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可调电阻R9的引脚3、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可调电阻R9的引脚1同时连接至单片机U1的DAC音频功放输出端,所述可调电阻R9的引脚2连接至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5,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至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4、6,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1、2同时连接至扬声器,所述电容C20的一端、极性电容C21的正极端、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7、8同时连接至电源VDDH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端同时连接至地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稳压器U3、二极管D3、D4、电阻R14至R17、电阻R19、电阻R21至R22、电容C34、电容C36、极性电容C33、极性电容C35,所述极性电容C33的正极端同时连接至5V电池正极端、电容C34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端、稳压器U3的引脚2,所述极性电容C33的负极端同时连接至5V电池负极端、地端、电容C34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稳压器U3的引脚1,极性电容C35的负极端、电容C36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3的引脚3同时连接至极性电容C35的正极端、电容C36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电阻R14至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4至R17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1至R22的另一端为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功率放大器U2采用型号为SPY0030芯片,所述稳压器U3采用型号为SPY0029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载体为安全数码卡或者U 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蓝牙模块、射频发射模块或者红外模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移动载体(如SD卡、USB、U盘)、无线发射模块(如蓝牙、RF、红外等)或者USB总线实现本耳温枪与PC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耳温枪可将其温度测量值传输到PC端进行分析整理,PC端也可对耳温枪内部的数据进行调整;

2)本实用新型设有语音提示功能,特别为盲人贴心设计,产品更具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处理模块的单片机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传感器TN9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按键模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声音播报模块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中央处理模块;

2—红外测温模块;

3—LED按键模组;

31—LED显示模块;

32—按键控制模块;

4—声音播报模块;

5—存储模块;

6—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

7—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耳温枪,其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红外测温模块2、LED按键模组3、声音播报模块4、存储模块5、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6、电源模块7,所述红外测温模块2、LED按键模组3、声音播报模块4、存储模块5、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6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1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7分别为中央处理模块1、红外测温模块2、LED按键模组3、声音播报模块4、存储模块5、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6供电。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包括单片机U1、负责提供脉冲信号的晶振输入电路OSC、负责系统刷新的复位电路RESET、负责信号频率相位同步的锁相环电路PLL、负责电源跟睡眠的LED指示灯电路、电源输入电路VREF,所述单片机U1采用型号为SPCE061A芯片;具体电子元件组成及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红外测温模块2采用红外传感器TN9,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V引脚和G引脚分别接电源和地,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D引脚接SPCE061A芯片的IOA15引脚,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C引脚接SPCE061A芯片的IOA14引脚,所述红外传感器TN9的A接SPCE061A芯片的IOA13引脚;具体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LED按键模组3包括LED显示模块31和按键控制模块32,其包括4个8位数码显示管、2个6位数码显示管、8个LED发光二极管、8个按键、段码接口SEG、位码接口DIG,按键接口为1*8KEY模式或2*4KEY模式;所述LED显示模块31和按键控制模块32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具体电子元件组成及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声音播报模块4包括功率放大器U2、可调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0、电容C23、电容C25、电容C26、极性电容C21、扬声器,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DAC音频功放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可调电阻R9的引脚3、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可调电阻R9的引脚1同时连接至单片机U1的DAC音频功放输出端,所述可调电阻R9的引脚2连接至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至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5,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至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4、6,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1、2同时连接至扬声器,所述电容C20的一端、极性电容C21的正极端、功率放大器U2的引脚7、8同时连接至电源VDDH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端同时连接至地端; 所述功率放大器U2采用型号为SPY0030芯片,具体电子元件组成及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存储模块5为现有技术,所述存储模块5具体电路及与中央处理模块1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载体/无线发射模块6包括移动载体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移动载体为安全数码卡或者U 盘;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蓝牙模块、射频发射模块或者红外模块。所述移动载体和无线发射模块都为现有技术,所述移动载体和无线发射模块的具体电路及与中央处理模块1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电源模块7包括稳压器U3、二极管D3、D4、电阻R14至R17、电阻R19、电阻R21至R22、电容C34、电容C36、极性电容C33、极性电容C35,所述极性电容C33的正极端同时连接至5V电池正极端、电容C34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端、稳压器U3的引脚2,所述极性电容C33的负极端同时连接至5V电池负极端、地端、电容C34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稳压器U3的引脚1,极性电容C35的负极端、电容C36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3的引脚3同时连接至极性电容C35的正极端、电容C36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电阻R14至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4至R17的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1至R22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稳压器U3采用型号为SPY0029稳压器。具体电子元件组成及连接关系如图6所示。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耳温枪的应用特点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单机功能模式:开机操作伴有语音提示功能,特别为盲人考虑设计,使得操作简单更具人性化。在当前测试完人体体温时,提示用户是否要保存当前测试值,如果选择保存,则把当前的日期、时间、温度测试值等参数同步保存到存储器中。由于该耳温枪配置有大容量SD卡存储器,因而可以存储大量的温度测试值可供用户查阅。该模式比较适合家庭个人用户。

第二、网络功能模式:在测试前,PC端可将各个测试者的姓名、编号、性别、年龄、测试时间日期等信息数据下载到耳温枪中;在测试过程中,各个用户在其测试完体温时通过功能键将其温度测试值保存至与其对应的表项中;在全部用户测试结束后,耳温枪可通过移动载体(如SD卡、U盘)、无线发射模块(如蓝牙、RF、红外等)或者USB总线将其内部的全部信息数据上传到PC端,然后在PC端对庞大的体温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再将数据通过Internet网络上传到相关网站,从而可以做到对测试人群的体温进行长期有效得跟踪管理,用户也可以通过登入网络查询自己的详细体温情况,从而得知身体状况;此模式特别适合于医院、大型企业、学校等具有大量人口的单位,例如:医院可应用该耳温枪来多次测量多个患者的体温并将其输出至PC端进行分析整理,在需要时,医生可方便地查看某位患者的历史体温情况,为进行有效的治疗提供了前提。

第三、校正温度补偿参数:可利用耳温枪的对外通讯功能,通过PC温度补偿软体与耳温枪通讯,对耳温枪的温度补偿参数进行定期维护和校正,从而使得耳温枪所测试的数据更加准确。

耳温枪与PC端的数据通讯方式主要有:A.移动载体,如内置SD卡和U盘等;B.通过USB总线连接;C.无线发射模块,如蓝牙、RF、红外等。

第四、对测试结果提供人性化的语音提示:当测试结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通过语音电路进行语音提示,告诉用户测试体温偏高;在测量出正常的温度值时,通过语音告知用户当前的温度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SPCE061A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启动,红外传感器TN9开始温度测量,SPCE061A单片机接收红外传感器TN9测量所得数据,并通过内置算法计算测得温度值,并根据键值的不同控制播放显示温度值,同时通过声音播报模块4播报温度值,并将温度值储存在存储模块5、移动载体中,还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向外发射。红外测温模组负责温度的测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SPCE061A单片机;LED按键模组3负责启动每一次测量的命令,模组上的数码管负责显示单片机传输过来的温度值,并跟声音播报模块4的温度播报实现同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移动载体(如SD卡、USB、U盘)、无线发射模块(如蓝牙、RF、红外等)或者USB总线实现本耳温枪与PC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耳温枪可将其温度测量值传输到PC端进行分析整理,PC端也可对耳温枪内部的数据进行调整;

2)本实用新型设有语音提示功能,特别为盲人贴心设计,产品更具人性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